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教学反思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800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教学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风中影动 动中怡情课文画风 教学反思摘 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在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促进创造性人才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教学反思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五课,主要讲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形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纸上的故事。这篇课文以一个有趣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朋友的思考,也引起了我们的思考。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朋友一起画画,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用不同的办法画出了风。 画风一课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学生易于理解。本节课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

2、氛围,以情境、比赛贯穿教学的始终。 一、中肯之处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充分活动起来,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动手画一画。特别是在画风的时候能有自己的见地,从自己的生活认知着手,这就是一个提高。比如,有的画了一个小孩正在放风筝,风筝飞起来了,说明有风;有的画的是一个长头发的小女孩,她的头发被风吹起来了;有的画了自己家的窗帘被风吹起来的样子等等。同学们不仅能画、会画,还敢于展示自己、倾听别人,这对于今后的学习是有帮助的。通过实践,我认为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1、突出语文教学特点,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教学。语文就是研究语言文字的,语文姓语,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3、,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感受并通过朗读将对课文的理解表现出来。例如在教学课文2自然段时,以学生的读为主,在多样式、多次的阅读活动中,学生理解了宋涛、陈丹、赵小艺动脑筋学会画风的过程,认识到了风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懂得了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学会合作、勇于创造。在这一环节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朗读,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同时通过说一说等环节,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本课突出了“体验性学习、学科整合、读写结合”的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建构课内外联系、校

4、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在拓展延伸、启发联想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的“三个小朋友都能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画得那么好,真不简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画风呢?”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之中,以此激情、领悟、延伸、拓展,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把文章的理解想象与写作融为一体,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了学用结合、课内课外结合。同时在愉悦的气氛中,他们求新求异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使语文教学上得生动有趣。在课堂教学中让比赛贯穿教学的始终,抓住学生都想争当爱动脑筋的好孩子的特点,让学生进行朗读,引进竞争机制,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语文教学上得生动有趣。 4、多媒体辅助教

5、学,拓展了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以生动形象的多媒体画面,能够激活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动力。比如以课堂第四至八自然段的内容为载体,首先,生动直观的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通过可爱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让学生爱学、乐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课件的使用配合了重难点的突破,丰富了课堂内容,扩大了知识容量。 二、存在问题 31、抓住了重点,忽视了透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我用课件展示了他们的画,也让学生配了课文中的句子,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学得快乐。但是由于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深,教材该挖掘到的没有把握好,让人有一种

6、“走过场”的感觉,这样的课堂就缺乏了一些内涵。 2、重视了朗读,忽视了个性。在本堂课上,我采用指名读、分组读、分角色读、表演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但是,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如:学生都通过重读“弯弯的”等词语来表现风,现在想来,只要把表现风的那些重点词“斜斜的、弯弯的、呼呼地转”等再进一步挖掘下去,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他们就会有不同的感悟,那么朗读时就会有不同的味道了。 短短的四十分钟虽然过去了,但这节课给了我许多的启示,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学是功夫篇,需要老师用心一点一滴地去学习、去积累,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成长。同时从以上的教学点滴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语文的源头活水就在于生活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拓展启发学生,构建知识系统,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让课堂生动、精彩。这节课还让我明白了课上得有多深,关键在于教材研究得是否透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理念的更新刻不容缓。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各种形式,创造一个学生乐学的氛围,指导性地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