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773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教学中的操作学习探讨 操作学习又称动作性学习, “此类学习活动以对实际事物的操作或身体器官的动作为对象,如实验、实习、制作、游戏、音乐、绘画、舞蹈、体育活动等”1。它对于学生动作技能的掌握、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与动手操作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多素质的培养上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也占据着其它学习方式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操作学习的必要性分析 1、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主体性作为主要培养目标。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个体内在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教育部在 2001 年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文中明确指出,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

2、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在具体培养目标部分也提出应“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2。在语文学习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主体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学习。杜威主张“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3陶行知强调“教学做合一”,同时指出“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4。操作的过程是“动手做”的过程,是个体主动与客体相接近,能动地进行“经验”与“体验”的过程,它与杜威、陶行

3、知分别提出的“做中学”、 “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及学习主体性是一脉相承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2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5同时,“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6、 “语文课程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7。在语文学习中,操作学习能通过学生的肢体动作和行为,使其在“做”语文的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与个体经验联系起来,使他们在这种动手操作的实际活动中切实培养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激发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的兴趣,最终形成语文学习的主体性。 2、语文的“双基”培养依赖于学生动手操作。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

4、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如果用学习心理学上对知识的两分法加以归类,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指规定学生必须理解、识记与灵活运用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出来的语文基本材料)属于陈述性知识,语文基本技能(包括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则属于程序性知识。小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必须借用除纯粹的大脑加工之外的其它辅助学习方式,即:通过感官、动作体验等来加强对文字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小草的生命这一课文时,武汉市武昌区三角路小学一位青年教师让学生通过肢体表演来学习“冒”、 “强壮”这些生字词,并通过简单的肢体表演来加深对描写小草生长过程相关段落的理解。此外,

5、操作练习还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关键。在语文学习中,不论是写字、阅读、写作,还是基本的口语交际,都依赖于个体操作自身器官进行反复读、写、说。杜威指出,读、写必须进行肌肉的或动作的训练, “眼、手和发音器官的肌肉必须加以训练,作为把知识从大脑带回到外部的行动的管道”8。 3、语文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亲身活动与实际操作。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3素养”9。语文素养包括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语言和文字的感受性(简称语感)、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实践能力、语文情感和审美情趣等。相对于传统的“双基”来说,语文素养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更高层次的要求。为

6、达到这一要求,教育者不仅要对传统的课程目标、内容、评价模式等逐一进行改革,课程实施的过程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则是课程实施过程变革的核心。在这一改革背景下,一种为了适应新课程要求而产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始受到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10。它注重实践、探究过程以及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学习生活或社会生活中发现、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主动运用语文知识、丰富语文情感体验、提升语文能力,最终形成语文素养。一般来说,社会实践、搜集信息资料、表演、情境活动等都是典型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每一种具体活

7、动类型都需要个体亲自操作。可以说,操作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得以 成功开展必须以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操作学习的可行性分析1、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故事性、情感性、体验性。进行操作学习的目的,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其一,物理层面的目的,即是让学习者掌握动作技能技巧、增强身体素质。在学科教学中,体育学科的教学即是以此为主要目的;其二,能力层面的目的,即是让学习者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得到培养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多以此为主要目的;其三,情感层面的目的,即旨在让学习者在动手操作中进行实地感悟和体验,进

8、而生成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科采用操作学习的目的4大多在此。相对于其它学科,语文具有极强的故事性、情感性和体验性。故事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或模仿来加深理解、内在的情感往往依靠外在的活动去进行实地体验。在语文教材中,大量课文都是通过讲述一两个故事来向读者陈述特定道理、抒发特定情感,学生要能掌握这些道理、领会这种情感,往往可以通过情境表演、模仿、课堂游戏等活动进行辅助性操作体验。同时,学生还可以在课外通过制作板报、剪纸、种植作物、开展社会调查、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对课文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性体验。2、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天性活泼好动,思维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在知识的表征方式上以动作表征(en

9、active representation)和形象表征(iconic representation)为主。小学生的年龄处于 612 岁之间,他们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探究,热衷于发现创造。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来划分,他们的认知水平恰好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小学生“出现了逻辑思维和零散的可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11,这说明小学生在思维水平上虽然已经开始逐渐出现一些较为抽象的逻辑思维,但是仍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此外,从布鲁纳个体认知表征方式的三种类型来看,小学生以动作表征和形象表征为主,进行符号表征的能力相对较差。他们对间接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于一些

10、直观体验,这种直观体验的方式除了向学生直接呈现所要学习的实物或事实(以便让学生在看、听、闻、触摸等直观感知中进行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学生直接动手操作。此外,学生在直接操作的过程中往往形成相应的肌肉冲动,这种冲动能够通过肢体上的神经传达到大脑,并在大脑中加以编码。这样,所学知识得以以符号编码和动作编码的形式共同储存于头脑中。知识以这种“双编码”的形式储存于脑中,与仅仅通过单一的符号编码比较起来,往往使得小学生对知识的5理解更为深刻,记忆也更为持久。3、操作学习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操作学习的两大特点奠定了它在语文教学中的可行性,即:形式的灵活性及价值的多维性。一,操作形式灵活。操作性学

11、习并不像活动教学那样容易受到时间、场地和其它物质条件的限制。在工具上,它所使用的工具极为简便,通常是主体自身某些肢体器官或一些简单的外在实物;在时间上,它具有很大的弹性,有时可以短到一个小动作,有时也可能是长达几个课时甚至几个学期;在场地上,它没有特别的要求,既可以在教室开展,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社会开展。其二,操作学习的价值具有多元性。它并不像单纯的符号学习那样只具有单一的智力发展价值,相反,它既是锻炼身体、掌握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内化间接经验的辅助手段,同时还是体验情感、培养与动手操作相关的能力素质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不论是为了学习简单的读、写、说,还是培养语文能力或进行情感体验,都可以采用操作学习这种具有多维价值的学习方式。参考文献:1陈佑清.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及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3, (7):20-22.2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3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50.4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5679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8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56.11李晓东.小学生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吴慧,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