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687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谈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改实施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师问生答”变成了“畅所欲言”, “纹丝不动”变成了“自主探索”,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然而,凝眸反思,我们不难看出,华丽的“外衣”、热闹的“学习活动”掩饰不了形似神离的痕迹,放任而浮躁,也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创造宽松、和谐且便于学生思考、乐于探究的优质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中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更是关键。怎样才能实现课堂的高效呢? 一、准确解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

2、解读教材要做到“瞻前顾后”,既要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也应关注相关知识的后续学习任务及要求。同时,解读教材要做到“入木三分”,如果没有对教材的深入解读,也就不可能有对教材的正确解读、准确把握,留下的只是对教材的“背离”和“误读”。因此,唯有以审慎的态度解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对其进行合理的加工、重组、改造,才能真正做到超越教材,实现科学、有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有效用、有效率。比如,教学“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时,教材中出示的例题是:“彩电 2530 元,洗衣机 980 元,冰箱 2350 元,空调 3680 元,比较彩电和空调,哪一台的价格低一些,再任选两种商品比一比

3、价格。 ”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已有千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经验,并且基础扎实,因此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改造:出示彩电和冰箱的价格时,彩电的价格 2530 元,而冰箱的价格则以“50元”的形式出现,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彩电和冰箱的价格哪个低一些?”学生思考后,有的认为冰箱贵,有的认为彩电贵,还有的皱着眉头欲言又止。接下来我让2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什么情况下彩电贵?什么情况下冰箱贵?看哪一组考虑问题周密、回答问题有条理。 ”学生们在热烈的讨论中,明确了如何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教学效果很好。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活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无法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

4、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 ”教学情境对学生而言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促使其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在情境中产生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理解情境的情节与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与识别,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应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涉境体味,使学生乐此不疲地致力于学习。 新课程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目标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

5、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如在教学一年级“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朋友们,春天来了,你们最想到哪里去玩一玩?就让我们先去停车场看一看吧!”多媒体课件出示:停车场里相继开来了大客车、小客车和小轿车。接着追问:“谁来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找到了大客车有 45 个座位、小客车有 30 个座位、小轿车有 3 个座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活动创设情境,使学生清晰地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提出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引出加法算式。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

6、“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利用这一情境,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可以唤起3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三、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教师要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的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让学生学得轻松、自然。如在“千克的认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体验 1 千克的物体有多重,我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好一袋含有重量标签的物品,让他们用手掂一掂、拎一拎,感觉

7、一下它们的重量,再让学生把它们放到台秤上称一称。然后再请学生拿出从家里带来的生活用品(如水果、蔬菜、大米等),猜一猜多少个苹果重 1 千克、多少根香蕉重 1 千克等,再放在台秤上称一称。这样,学生在充分的实践操作过程中真正感受到了 1 千克到底有多重。 四、强化训练,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具有巩固、强化、反馈、提升、发展等重要作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有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较弱,有意注意差,对具体形象的实物、教具、学具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诱发学生利用旧概念去认识新概念,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元地进行练习。如在教学“认识钟表”时,我在学生探索时针、分针在半时的指向特点后,让学生参与不同的练习活动。1.说一说,说出画面上小朋友在上学的路上、上课、锻炼、看书几项活动的时间。2.互动游戏,听一方指令拨出钟面时刻,先由教师发指令,学生拨,再同桌合作,一个说时间,另一个拨。3.自由选择,在钟面上拨出自己最喜欢的时刻,告诉小伙伴,这个时刻自己在做什么。最后,每个学生自己设计一4个快乐的星期天,每项活动环环紧扣,并且富有生活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