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674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应收保户储金-1251 提现资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11 应收保户储金应收保户储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保险)应向投保人收取但尚未收到的以 储金利息作为保费收入的储金,以及投资型保险业务的投资本金。预收投保人储金和投资本金,也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投保人和险种进行明细核算。三、应收保户储金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应收投保人储金或投资本金时,借记本科目,贷记 “保户储金”科目。收到投保人储金或投资本金时,借记“银行存款”、 “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二)预收投保人储金或投资本金时,借记“银行存款”、“现金”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转作保户储金或投资本金时,借记本科 目,贷记“保户储金”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取的储

2、金或投资本 金。1221 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代位追偿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保险)按照原保险合同约定承担赔付保 险金责任确认的应收代位追偿款。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三、应收代位追偿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一)承担赔付保险金责任应当确认的代位追偿款,借记本科 目,贷记“赔付支出”科目。(二)收回应收代位追偿款时,应按收到的金额,借记“现金”、 “银行存款”等科目,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借记“坏账准备”科目,按其账面余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赔付支出”科目,(三)应收代位追偿款的核销和转回,应当比照“坏账准备”科 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

3、已确认但尚未收回的应收 代位追偿款。1222 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账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保险)从事再保险业务应收取但尚未收 到的款项。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再保险分出人或再保险接受人和再保险合 同进行明细核算。三、再保险分出人应收分保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在确认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相关再保险合同 约定计算确定的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分保费用,借记本科目, 贷记“摊回分保费用”科目。(二)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 保险合同相应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 准备金余额的当期,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应向再保险 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支出金额,借记本

4、科目,贷记“摊回赔付支出”科 目。(三)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的当期,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 计算确定璄摊回分保费用的调整金额,借记“摊回分保费用”科目, 贷记本科目。(四)在因取得和处置损余物资、确认和收到应收代位追偿款 等而调整原保险合同赔付成本的当期,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 确定的摊回赔付支出的调整金额,借记或贷记“摊回赔付支出”科目, 贷记或借记本科目。(五)在能够计算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收取纯益手续费时, 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纯益手续费,借记本科目,贷记 “摊回分保费用”科目。(六)对于超额赔款再保险等非比例再保险合同,在能够计算 确定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赔付成本时,按摊回

5、的赔付支出金额, 借记本科目,贷记“摊回赔付支出”科目。四、再保险接受人应收分保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一)确认分保费收入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分保费收入”科 目。(二)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按账单标明的金额对分保费收入 进行调整,按调整增加额,借记本科目,贷记“分保费收入”科目; 按调整减少额,借记“分保费收入”科目,贷记本科目。(三)收到分保业务账单时,按账单标明的再保险分出人扣存 本期分保保证金,借记“存出保证金”科目,贷记本科目;按账单标 明的再保险分出人返还上期扣存分保保证金,借记本科目,贷记“存 出保证金”科目。(四)计算存出分保保证金利息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利息收 入”科目。五、应收

6、分保账款结算的主要账务处理再保险分出人、再保险接受人收到或支付分保账款时,按相关 应付分保账款金额,借记“应付分保账款”科目,按相关应收分保账 款金额,贷记本科目,按收到或支付的分保账款金额,借记或贷记 “银行存款”科目。六、应收分保账款的核销和转回,应当比照“坏账准备”科目的 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七、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从事再保险业务应收取但 尚未收到的款项。1223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确认的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再保险接受人和再保险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三、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主要

7、账务处理(一)在确认非寿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的当期,按相关再保 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相关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金额,借 记本科目,贷记“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调整原保险合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额 时,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的调整金额,借记或贷记“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贷记或借 记本科目。(三)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而转销相关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余 额的当期,借记“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四)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核销和转回,应当比照“坏 账准备”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从事再保险业

8、务确认的应 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结余。1224 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 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 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企业(再保险分出人)也可以设置“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等 科目,分别核算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 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二、本科目应当按照保险责任准备金类别和再保险接受人、再 保险合同进行明细核算。三、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的主要账务处理(一)在提取原保险合同保

9、险责任准备金的当期,按相关再保 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应向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金 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二)在确定支付赔付款项金额或实际发生理赔费用而冲减原 保险合同相应未决赔款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 准备金余额的当期,按相关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的相应冲减金 额,借记“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三)在对原保险合同保险责任准备金进行充足性测试补提保 险责任准备金时,按相关再保险合同约定计算确定的应收分保保险 责任准备金的相应增加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科目。(四)在原保险合同提前解除而转销相关寿险责任准备金

10、、长 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余额的当期,按相关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 余额,借记“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科目,贷记本科目。(五)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核销和转回,应当比照“坏账 准备”科目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从事再保险业务应向再保 险接受人摊回的保险责任准备金结余。1231 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 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 收保户储金、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未到期责 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 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二、本科目应

11、当按照其他应收款的项目和对方单位(或个人) 进行明细核算。三、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时,借记本科目,贷记 有关科目;收回或转销各种款项时,借记“现金”、“银行存款”、“赔 付成本”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1241 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应收款项等发生减值时计提的减值准备。二、坏账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一)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 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 失”科目,贷记本科目。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 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

12、反的会 计分录。(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 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 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等科目。(三)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 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应收分保保 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 利息”、“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 等科目。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

13、企业也可以按照实际 收回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本科目。三、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已计提但尚未转销的坏账 准备。1251 贴现资产贴现资产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贴现、转贴现融 出资金等业务的款项。企业(银行)买入的即期外币票据,也通过本科目核算。企业(金融)通过买入返售方式办理的票据业务,在“买入返售 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二、本科目应当按照贴现类别和贴现申请人进行明细核算。三、贴现资产的主要账务处理(一)企业为客户办理贴现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 (贴现面值),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贴现交易费用

14、)。企业为其他金融机构办理转贴现时,按贴现票面金额,借记本 科目(转贴现面值),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存放中央银行 款项”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本科目(转贴现交易费用)。企业已将转贴现票据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转移给了对方的,应 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贴现面值、转贴现面值),按未摊销的交易费用,借记 本科目(贴现交易费用、转贴现交易费用),按其差额, 借记“利息支出”等科目。(二)资产负债表日,应按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收入 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贴现交易费用、转贴现交易费用), 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实际利率与合同约定的名义利率差异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合同 约定的名义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三)贴现、其他银行向企业的转贴现票据到期,收到委托收 款划回的款项时,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吸收存款”等科目, 按贴现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贴现面值、转贴现面值),按未摊销的交易费用,借记本科目(贴现交易费用、转贴现 交易费用),按其差额,贷记“利息收入”科目。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办理的贴现、转贴现融出 资金等业务的款项余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资产评估/会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