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生活与数学零距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659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进生活与数学零距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进生活与数学零距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进生活与数学零距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走进生活与数学零距离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小学生应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自己的数学”。自新课程实施以来,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一思想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并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经验出发,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那么,如何让学生走进生活,实施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呢?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结合生活背景创设情境,让学生真切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富有

2、情趣的、学生熟知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的桥梁,使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理解数学,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 二、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明白数学服务于生活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此数学学习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 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本人认为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与学的交融中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理念。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3、问题,培养应用意识 “数学很有用”,它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境,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把自己和数2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四、设计生活化的作业帮助学生升华知识,感受数学中的美 现在的作业被学生称为压力,主要是因为作业缺少趣味,脱离实际,忽视了学与用的关系。我们布置的作业应该联系现实生活,让作业生活化、社会化;让作业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而且具有生活的色彩,而不是让学生为了做题而做题。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能力水平,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学生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中的美。 陶行知先生在“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中指出: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需的数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只有让数学真正地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才能让数学教学大放异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