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591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让“学困生”在自信中学习数学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中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全民族素质,担负着极其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把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作为教好数学的首要任务。但差异是现实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尖子。有些孩子,往往惧怕数学,对这部分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困生”,怎样让他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成功。更是每个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做了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首先激发学习兴趣,树立其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

2、动力,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树立学生自信心、学好数学的基础。面对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改变观念,努力营造各科问题情景,练习情景,精心设计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条件,让学生真正地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学好数学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 二、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自信和成功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有学好数学的信心。首先要从心理上消除他们对数学的恐惧感,教师在教学中的语言应该委婉些,不要让学生感受自己学习数学就是“失败,失败,再失败”。其次,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的故事,如

3、:数学家欧拉,由于工作繁忙,生活条件不良,28 岁右眼失明,后来由于工作强度超出了他的身体承受能力,劳累过度使他的左眼也失明了。欧拉在数学、物理、天文、建筑以及音乐、哲学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数学课本上很2多符号都是他创立的,比如 sin、cos。让学生知道:工夫不负有心人,只要自己努力了,没有什么是可以难倒自己的。 三、特别关注“学困生”,建立其自信心 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不同,学习的起点就不同,教师要客观的对待这种差异。在数

4、学学习中,帮助“学困生”树立其自信心,还远远不够,由于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教师就要在课堂上特别关注“学困生”。因此,每节课我都特别关注他们在学习中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或者一个轻轻的抚摸,一次眼神的交流,及时提醒他们。在教学中,我还设计了针对性降低难度的问题,让他们都能在课堂上敢于发表见解,在学生的赞赏目光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能行。在反馈练习中,我总是设计两种题,要求“学困生”只做其中的一种就行了。在巡视学生做题时,我都特别关注他们,对他们的作业及时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在每节数学课上都有收获,建立起“我也能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及时给“学困生”查漏补缺

5、再好的老师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优生”吃饱,让所有的“学困生”消化好。因此就要求老师对“学困生”即时的进行查漏补缺。对当天没有消化的知识及时进行补课。另外,还帮助他们对要学的新知识进行预习。让他们对第二天的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的学习新知,内化新知。 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让“学困生”在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对“学困生”在学习数学中的点滴进步都不放过。特别是作为中学数学教师,一般都是教学两个班的数学,对于一百多学生,教师不可3能都能及时评价,那么“作业本”就成了师生之间“爱”的桥梁。如:“今天你上课回答的问题非常完整,继续发扬!”;“最近你的进步可真大啊!你的

6、每一点进步,老师都为你高兴。 ”;“你一直在努力,老师注意到了,也看到了, 无才出于勤奋,老师期待着!”一句句小小的评语,根据不同的孩子,老师及时把自己的“情”和“爱”传递到每个孩子的心中,让老师的关爱不断地激励学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六、精心设计问题,创造成功机会 在教学中我们尽可能提供一种“阶梯式”的问题串,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对后进生来说,他们连基本知识都掌握不了,怎么能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呢。比如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只需要三个条件就可以判定,但是这个问题对于学习困难学生来说,如果一出来就往三个条件走,那么学生接受不了,这样就可以先问学生,要全等需要几个条件,对于大部分学

7、生来说会回答六个,三个角,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首先应该给予鼓励,然后再问,需要那么多吗?最少需要几个呢?这样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学生跃跃欲试,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一表示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获得成功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最普遍的是在课堂上,回答对了问题,掌握了所学知识;在作业中,因为一种巧妙的解答方法;在课后,用数学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等等。 七、磨练意志,增强自信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制订计划、采取行动、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期目的和任务的心里过程。高尔基曾经说过“在培养意志的过程,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胜利,也能使人坚强许多。 ”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

8、意志品质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从而实现预定的目的。因此,锻炼学生的意志是个性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4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逐渐形成的,是自己经常克服各种困难使意志得到自我锻炼的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特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精心设计具有一定层次的探究活动和有趣味性的题目,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克服困难、不断获得成功,在克服困难中锻炼他们的意志。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对于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困生”,教师要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他们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