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518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解读高中体育教学及学生意志品质培养摘要:21 世纪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时代,高科技在生产和生活中的运用,不仅提高了生产率,节省了人力资源,同时也加大了国家间对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国家繁荣、民族振兴的决定性因素和最重要的资源。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知识创新的水平。在这种形势下,对教育培养人才有了不同以往的新的要求 因为知识的生产与科技的进步都来自入的创造性,而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机智灵活、勇敢果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等意志品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而且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尤

2、其是意志品质的培养。如何开展青少年意志品质教育是当前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关键词:高中学生 意志品质 体育 体育教学前言关于中学生意志品质问题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研究的时间短。有许多理论及实践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也意识到了意志品质何题的严重性.因此本文试图从中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对目前高中生存在的意志问题分析,探讨在体育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的万法和对策,使体育课能够在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一、高中生现意志品质问题及其成因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制造个性的工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制造师。2家庭教育是基础。现代家庭已经越来

3、越重视对孩子与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大多数父母以为综合素质等于艺木学习,因而对孩子的教育和投资,也大都围绕着考大学而展开,只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对孩子的影响,不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家庭结构的影响:由于“四二一”综合症的形成,长辈对孩子过于迁就,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允许千什么,甚至过分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的巳常琐事由家长包办代 9.能千的事,不让干,想千的事,不让尝试二如学校开展的体育运动会,学生为了给班集体争光,都争先恐后报项目,却受到部分家长阻碍,怕自己孩子跑坏了,更有甚者编一些理由,让孩子或自己去欺骗老师。孩子所有的事几乎都由父母代劳,不让接触社会,只

4、以父母,家庭为中心。进入高甲,这种现象日趋严重,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只重视孩子的分数、名次、考大学,而忽视或千涉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只是学习、再学习。随着考大学日子的临近,学业负担加重,家长把孩子的内务包于一身,怕孩子累坏 甚者有的孩子上了高中三年 RJ 衣、内裤都是父母包洗的。这样长期下去就形成了孩子认知能力退化,形成自我为中心,自我欣赏的态度,在遇到打击 挫折、处境不良时,缺乏一般的挫折耐受力,不能以忍耐力和意志力去战胜困难,不能客观分析是非、曲折,易怨天扰人、自暴目弃,重者轻率自残。(2)家庭抚养教育万式的影响。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 父母文化程度、行为举止 教育态

5、度与方式等因素对学生意志品质有较大的影响。如“教养相斥”, “纵容包庇”、 “以压力为主”等不良的教育方式是直接影响孩子的意志品质的重要因素 意志品质教育往往需要从简单的小事着手,如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培养,它是孩子接受意志力素质教育的基础,它可以让孩子从一个侧面接触社会以及学到怎样3应对的经验 家长事事巨细地代替孩子安排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就堵塞了孩子的这一学习的通道;其饮。家长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孩子的意志品质形成 在从怀孕,分娩到抚养、教育孩子的生活实跌中,女优程度较高的父母相对地能更多更快地接受和具有优生学、医学 心理学 教育学等方面知识并使之付诸于实践。由于重点高中家长与普通高中家长文化水

6、平存在着差异,促使生活水平、社会地位也存在差异性,因而对子女的 “养啥与“育,也存在不同的策重。有的家庭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对子女谈不上“育”,也只能充其量讲“养”孩子,相对来讲这样家庭的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小,意志力薄弱比例大。重点高中家长 qt 女化水平、言谈举止等方面要好于普通高中家长,因此对孩子的教育能够比较全面,靛够注重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注重困难的疏通,开导,根据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有意识进行挫折教育、磨炼意志,增强生存能力,因而其子女的自理能力强,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少一些。二)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人际交往、家庭交往的扩大,学生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成了交往中的纽带或媒介,这些交往有时在特殊的关

7、系下或特殊的气氛中进行的,一些言过其实的赞誉,言不由衷的捧场,失度的物质刺激 会使一些学生昏昏然 飘飘然,自傲自负。当易地或易境而处,不能随心所欲时,自我意识会恶性膨胀 据有的调查显示,我国的高中生意志品质呈下降的趋势。这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1)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意识逐渐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 iRi 中生所面 tk 的许多的 1a7 题是从前学生不会遇到的。如升字、就 压力:生存 87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紧迫感等对他们意志力提出了不同以往的 要求4(2)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如拉关系走后门、弄虚作假、请客送礼等现象对学生

8、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 这时期的学生对社会问题特别敏感。社会不良的现象,使有些同学甚至感到如果没有一个有权有势的家长自己怎么努力都没有用 因而,有的同学就失去了信心和意志力,觉得心理上不平衡,有时还会有过激的言行。3)社会上大众传媒的影响。广播、电视、电影和书刊等,大众媒体每天都在向亿万青少年学生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和广告,现今高中学生的知识总量中,有一半左右是通过学校以外的大众媒体获得的。尽管从总的来说,我国大众媒体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方向,在促进青少勺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条件下,传播的四各难免出现泥沙俱下,鱼龙馄杂的情况,有些宣

9、传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做出一些夸大的宣传,对人产生误导,不注意科学性和真实性。对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三)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是施加健康影响,培养健全人才的重要场所。但学校中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形成的因素。1、过重的学业负担是导致学生意志力下降的直接原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所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学科间的联系越来越大,为适应现存的高考形势,必须进行大量的知识储备,并能灵活地把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心理负担。被侧试的两个学校每天蛋生在校时间均为 8。8 小时,作业量在 2个小时左名,国 3T 统计局 1。 ,s 年在 la 个省的调查同样得以证实。学生每

10、天在校学习时间严重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s 小时)。大部分学生睡眠不足,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 (s 小时)。这极大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学习上的过大压5力使他们产生厌学、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会离家出走或自残来逃避过大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恐惧。2、教师教育观念和心理紊质也直接影响学生意志品质发展。由于部分教师教育思想还存在着片面化,使得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只重视知识灌输,轻能力训练;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往往不能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紊质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内答来给予足够的重视。有时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则动辄训斥,肆意讥讽,造成这部分学生的自卑和

11、逆反心理。而对学习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 “一俊遮百丑, ,养成了一些 “好”的学生骄傲自满,建立了“知识第一 11 意识,而忽视了自己身心的健康发展。结果进六高中阶段随着年级升高,学习成绩有,qr 提高,然而心理素质较差一特别是在人格方面有着明显的缺乏,表现为心胸狭y 意志薄弱,挫折耐受力、自制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劳动 I 念等都很缺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日益突 LH。因此,教师的教育 T 念、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影 OH 学土的身心成长。可以说一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基础一教师心理健康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在学校里,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够很好地为学生设

12、计或创设全面发展的良好的心理环境。二、通过体育教学加强意志品质培养的对策.(一)走出体育课教学巾存在的误区,树立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的思想体育教学存在重育体,轻育心现象。体育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育人不仅指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是身心都施加健康教育的一种社会性活动。体育教师要走出传统教育理念误区。社会越向前发展,对人的道德情操和适宜社会生活能力6的要求也越高。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社会生活要求的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具有符合时代精神的思想品德、文明修养、道德情操等。 体有与健康教学大 M教学总目标也指出了:“体有与健康教学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高中学

13、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它包括三方面内容全面锻炼身体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2 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3.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针对体育的特点,培养活泼愉快,顽强拼搏,主动迎接困难和挑战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加强人际交往,正确处理好入际关系,培养团队精神,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成功和失败,胜不骄,败不馁,能够与同学友好合作。 ”而从事体育教学工作者要清楚地认识到一种教育理念的更新是一本社会性的河题。

14、 “教师是学生阅读的道德书籍 ”我们知道,一本好书,能扬起学生理想的航帆,为学生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教师风范对学生的思想、品格 文化、心理、行为实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时体育教师忽视自身的榜样作用,不注重知识更新、学习先进思想、掌握边缘学科知识等。现代社会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科知识与先进思想、科学的思维方式融合在一起传授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谓 “文以载道,文道结合,潺潺细水,常流不懈,滋润学生的心田。 ”体育教师应具有广博知识及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体育学科是许多科学知识的综合体现,它不单指跑、跳、投等基本的技术技能,这是还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如为学、生物化学等,还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

15、体育教师要熟悉掌握边缘学科知识,熟悉现代先进的教学技术,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人类创造了文化,女化反过来不断影响着人类,创造了他们生存和发展独特环境。文化氛围的优与劣,好7与坏对人的成长、人格塑造的作用是不同的 体育教育的知识水平也是女化环境组成部分之一在实际中 入们常把体育与智育对立起来,认为“体育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差, 。由于时间对学生是常数 如用一部分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就会耽误学生学习,浪赞了学习时间。现代 T Y 会竞争力加大,人们把培养孩子的竞争能力放眼干智力的发展,未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意志品质的培养的重要性。体育教师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体育课被其它学科占用,也默然视之或把体

16、育课看做 “活动课”、“玩课 11,便体育教拿边缘化。确实有一些参加体育训练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但这并非全田体育造成的。不参加体育训练而学习差的学生也不少,而参加训练但学习成绩优秀也不占少数。这就是一个误区。 健康的身体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在教育上,实践必先于理论,而身体的训练须在智力训练之先。 ”毛泽东同志说 体育于吾人实占第一位置。体强壮而后学问道德之进修勇而收效远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 ”这些论述,都集中说明了智力的发展,必须以强壮的身体为基础。体育运动有助于增进大脑的功能,达到思维敏捷,保持良好的记忆力。这是由于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使长时间进行紧张思维状态的大脑供氧和供血不足的现象褥到了缓解,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从而增加记忆力。人们在锻炼中,可以请除紧张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劳,加速新陈代谢,使体力得到恢复。体育运动对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表现在时意志品质的培养,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坚韧性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 资本论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 “未来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