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313735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Vertex 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 早期并发症分析作者:康建平,王清,冯大雄,陈歌【关键词】 Vertex摘 要:目的分析 Vertex 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对 18 例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中的 5 例 6 项术中和术后早期发生的椎动脉损伤、失语、失明、大出血、置钉错误等并发症的原因进行分析,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结果所有发生的早期并发症都得到相应治疗,未遗留后遗症。结论Vertex 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早期并发症均可以预防,一旦发生及时治疗效果满意。关键词:Vertex; 寰枢椎脱位; 齿状突骨折; 手术; 并发症Abstrac

2、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ause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of early complications after using Vertes technique in treating dens axis fracture with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MethodEighteen cases performed Vertex technique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The early complications(postoperative or at surgery)

3、included vertebral artery injury (2 cases), logagnosia (1 case), anopsia(1 case), hematorrhea (1 case) and wrong instrumentation (1 case). The causes of these complications and how to prevent were analyzed.ResultAll these complications were treated in time, and no sequela was found.ConclusionThe ear

4、ly complications of Vertex technique in treating dens axis fracture with atlantoaxial joint dislocation can be prevented. The timely treatment must be performed when it occurs, and the effect would be satisfactory.Key words:Vertex;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Axis fracture; Surgery; Complications2齿状突骨

5、折伴寰枢椎脱位的治疗经多年的探索和方法的不断更新,Vertex 以其三维的坚强且短节段固定等优点被脊柱外科认可。本院从 2004 年始用 Vertex治疗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 18 例,其中 5 例术中和术后早期发生了椎动脉损伤、失语、失明、大出血、置钉错误等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本组 18 例,男 13 例,女 4 例;车祸伤 8 例,坠落伤 5 例,跌伤 3 例,重物砸伤2 例;18 例均为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3 例伴枢椎椎体裂纹骨折。入院时行 X线片,寰枢椎 CT 重建,颈椎 MRI 检查;入院后行颅骨牵引复位,术前复位失败者,术中再撬拨复位。手术采用插管全

6、麻,俯卧位颅骨牵引下进行。从枕骨结节至 C4棘突切口,逐层切开,显露颅底、寰椎后弓、寰枢关节、C24 棘突及椎板。C 型臂 X 线片监视下,分别置入寰椎侧块螺钉和枢椎椎弓根螺钉,然后撬拨复位、固定、植骨寰枢融合(图 1)。其中,1 例出现失语,摄片见过度复位,齿状突后移,脊髓受压。立即给以再手术,调整复位,患者恢复语言功能;2 例在置入枢椎椎弓根定位针时发生椎动脉损伤、喷血,立即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出血停止;1 例术后X 线片提示枢椎一螺钉位置不佳,进入椎间隙,术后用颈围保护 3 个月,患者无不良反应;1 例损伤伴行 C2 神经根的静脉丛大出血,给予明胶海绵外加纱球压迫,10 min 后出血停

7、止。该患者于术后 8 d 突然双目失明,MRI 发现额叶有梗塞灶(图 2),行 DSA 下溶栓,3 h 后视力逐渐恢复,72 h 恢复正常。该患者于术后 12 d大便时引流口出血约 300 ml,立即平卧位,压迫颈部,给予静脉止血药;出血停止。2 结 果3全部病例都得到 615 个月随访,平均 76 个月。椎动脉损伤者不伴有椎动脉缺血的症状,失语、失明者均完全恢复,无复发。置钉错误者无不良反应。瘫痪病人 Frankel 分级均提高 13 级。全部病例寰枢椎都融合成功。MRI 提示无椎动脉中断征象(图 3)。图 1 术后侧位片示复位良好,固定可靠(略) 图 2 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术后 8 d

8、出现失明。MRI 提示:双侧额叶脑梗塞(略)图 3 术中发生椎动脉损伤,术后 MRI 示双侧椎动脉无栓塞变形(略)3 讨 论31 寰椎的稳定性取决于寰椎横韧带和枢椎齿状突的完整1。虽然 Magerl 和Seemann 介绍的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固定技术比 Gallie、Brooks、Jenuns 钢丝固定以及 Halifixs 椎板夹固定融合技术有更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23,但 Vertex 固定系统是经后路椎弓根的三维的固定系统,有着不可挑剔的稳定性和术中复位功能。由于寰枢椎解剖的特殊性,要求熟练的医生进行操作,才能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2 寰椎椎动脉沟的后弓骨质较薄,解剖结构重要,上方有椎

9、动脉横行穿过,下方为 C2 脊神经根从神经根管穿出,外为椎静脉丛和椎动脉孔,内为延髓生命中枢。解剖显露寰椎后弓时,从后结节向外 10 mm 时必须小心5,于骨膜下剥离且绝不能超过 20 mm,避免椎动脉的损伤6,寰椎侧块螺钉进针点为后弓和侧块交点寰枢关节面中点上方 5 mm 处,头侧倾斜 10,内侧倾斜 5。本组病例于显露寰椎后弓时无 1 例损伤椎动脉。进针时亦无神经和脊髓损伤。1 例损伤静脉丛大出血,损伤原因为该病人静脉丛变异,剥离至寰椎后弓稍外侧而引发出血。该4患者给予明胶海绵外加纱球压迫,10 min 后出血停止。作者的体会是:剥离寰椎后弓的技巧是10 mm 时只钝性骨膜下剥离侧块的下缘

10、,而上缘不用剥离,不要超过 20 mm,确保椎动脉不受损伤。进针时方向宁可略偏向外上,可避免损伤神经和脊髓和椎动脉。33 枢椎属于非典型椎骨,椎体上方有齿状突,椎弓根短而粗,椎板较长较宽脊突较大,椎弓的的上、下关节突呈前后位,上关节突在前,下关节突位于上关节突的后下方。两关节突之间为一狭窄的骨连接,称为峡部,其间有椎动脉的横突孔穿越。其中,峡部和横突孔的大小及位置关系与螺钉轨道密切关系。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针点为枢椎侧块内上象限,寰枢关节面中点下方 5 mm。进针方向为向内倾斜 25,向上倾斜 2530。本组 1 例发生 1 枚螺钉进入 C2,3 椎间隙,定位正确,但置钉时方向发生偏差进入椎间隙。

11、经验是:定位针取出后应用椎弓捎子扩大针道,拧入螺钉时不能用暴力,以免螺钉偏移。本组 2 例椎动脉损伤者,均因为进针的方向内倾不够,术中担心损伤脊髓所致。2 例均立即置入椎弓根螺钉,出血停止。因为椎动脉于横突孔内,损伤只要堵住出血口,出血就会停止。没有发现影响椎动脉向大脑的供血。但其中 1 例于手术后 8 d 突然出现双侧额叶梗塞而失明。考虑为静脉丛血栓脱落吸收所致。溶栓治疗后视力逐渐恢复正常;该患者于术后 12 d大便时出现引流口出血约 300 ml,立即平卧位,压迫颈部,给予静脉止血药,出血停止。作者的经验是:椎动脉、颈后静脉丛损伤虽然置入螺钉、压迫可以立即止血,不危及生命,但出现的血栓所致

12、的并发症和腹压增高再出血无法估量,术中保护椎动脉和颈后静脉丛是非常重要的。34 齿状突骨折伴寰枢椎脱位在手术复位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复位标准,不5要过度复位。1 例患者术毕出现失语,为过度复位所致,为双侧椎动脉扭曲所致的脑供血不足和脊髓受压有关。立即给予再手术,将寰枢椎复位于解剖位置,患者立即恢复说话。故在应用 Vertex 作内固定时,术中要用 C 型臂 X 线机监视螺钉的方向和位置,同时也要监视寰枢椎复位的情况。参考文献:1 Toussaint P,Desenclos C,et alTransarticular atlantoaxial screw fixtion for treatmen

13、t of C12 instabilityJNeurochirurgie,2003,49(5):519-526.2 闫命,王超,党耕町,等经寰椎侧块和枢椎峡部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263 崔学文,田纪伟,袁文,等后路寰枢椎经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陈旧性齿状突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174 王冰,吕国华,马泽民,等齿状突骨折并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9(6):532-5355 朱海波,贾连顺,孙启全,等寰椎测量及临床意义J解剖学杂志,1997,20(6):5716 曹正霖,钟世镇,徐达传,等寰枢椎的解剖测量及临床意义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0,18(4):299-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