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042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解析试题:2010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学年温州市高三八校联考历史试卷1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选项 A宗法制 选项 B郡县制 选项 C君主专制 选项 D中央集权答案:分数:2 分提示一:如何解答本题?理解“家国一体”、 忠孝观念的特点,结合宗法制的特点来分析思考。提示二:“家国一体”、 忠孝观念是以什么为纽带?“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强调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体现政治制度与血缘关系紧密结合。提示三:宗法制的重要特征是什么?宗法制是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故忠孝观念源头是宗法制。提示

2、四:郡县制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君主专制强调的是权力集中于君主,中央集权强调的是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故 B、C、D 没有明显体现出照血缘宗族关系。试题结束:本题考查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宗法制的特征。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易题型:选择题主题: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选项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选项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选项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选项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答案: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所列

3、的中枢权力。 提示二:选项所列的中枢权力哪些是错误的?“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建立的。唐朝由中书省 起草诏令,交门下省审核,再由皇帝裁决,最后交尚书省具体执行。内阁是明成祖时设立 的,故 A、B、C 错误。提示三:军机大臣对国家政务无决策权,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军机处设置标志着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试题结束: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中枢权力的演变。3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政府一面让出洋幼童学习西方语言、文化、科技等知识,一面要求幼童学习汉语和四书五经、圜朝例律、圣谕广训,向他们

4、灌输三 纲五常等中国传统道德观念。这表明政府主张选项 A西学中源 选项 B中体西用 选项 C君民共主 选项 D道德救国答案:B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理解材料反映的现象,结合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特点来分析。 提示二:如何认识材料反映的现象?政府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但又同时坚持灌输中国 传统道德观念,这说明政府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体现的是 中体西 用。 提示三:A 项材料无法说明西学源于中国,C、D 项不能说明政府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故 A、C、D 说法错误。 试题结束:本题考查材料解读与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特点。4年级:高三

5、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选项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选项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选项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选项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A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结合辛亥革命的意义,对梁启超所说的两点意义逐一分析。提示二:如何理解梁启超所说的两点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 人的事”说明辛亥革命沉重打击帝国主

6、义统治,反映了辛亥革命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意识。 “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说明辛亥革命提倡主权在民的思想,增 强了国民的民主意识。故 A 正确。 提示三:B、D 项只能反映梁启超的第二点意义,C 项只能反映梁启超的第一点意义,故都 不全面。 试题结束:本题考查材料解读与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意义。5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易题型:选择题主题:“比较”是历史学习、研究一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宪法或宪法性文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或评价共同纲领确

7、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1954 年宪法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 年宪法改革开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规定了我国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确定了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选项 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选项 B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选项 C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 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选项 D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 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答案:C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

8、键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提示二: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用排除法。 共同纲领是 1949 年 9 月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而三大战役取得胜利 是在1948年,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在 1949 年10 月 1 日;1954 年宪法体现的社会主义原则,故 B、D 可以排除。1982 年宪法之后,我国还制定许多法律,故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的说法不正确,1982 年宪法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故A错误,C正确。试题结束: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主要考查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6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观察上图,这是 1942

9、 年 7 月 7 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邮标上的人物 Sun Yat-Sen 和 Lincoln 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 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选项 A选项 B选项 C选项 D 答案:C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根据邮票设计的时间“1942 年”以及图片提供的信息,分析各组合项。提示二:解答本

10、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用排除法。孙中山是中国“国父” ,而美国“国父”是华盛顿,不是林肯,故可以排除含的选项。 开罗宣言是 1943 年发表的,与邮票时间不符,故又可排除含的选项。提示三:1942 年世界处于反法西斯战争时期,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即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所以 C 项正确。试题结束: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考查选修 20 世纪战争与和平种世界反法 西斯战争相关内容。7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易题型:选择题主题:下列改革措施中,不是梭伦改革内容的是选项 A让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选项 B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选项 C组建陪审法庭 选

11、项 D限制第四等级公民的部分政治权利答案:B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提示二:为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津贴是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内容,故选 B 项。 试题结束:本题考查知识的再认与再现的能力,主要考查梭伦改革内容。8.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难题型:选择题主题:美国 1787 年联邦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 个黑人折合 3 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选项 A权益平衡思想选项 B民主共和思想 选项 C民族平等思想选项 D主权在民思想答案

12、:A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美国 1787 年宪法制衡原则来思考;理 解各选项思想的内容。 提示二:解答本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可以用排除法。 “5 个黑人折合 3 个人来计算南方各 州的人口总数”说明存在种族歧视现象,故 C 项先容易排除。提示三:选项 A、B、D 思想内容分别是什么?权益平衡思想突出体现的是权力之间相互平衡;民主共和思想突出体现的是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是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的;主权在民思想突出体现的是“天赋人权”,即每个公民享有平等的权利。从材料反映内容看,黑人与白人没有同等的公民权利,故 B、D 项不符合题意。提示四:材料反映的是协调了

13、大小州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是权益平衡思想。试题结束:本题考查材料分析与理解能力,主要考查美国 1787 年宪法。9.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马克思在一部著作的序言中指出:“这部著作是我 1859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又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下列对这一著作的重大价值论述正确的是,它选项 A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 选项 B阐明了唯物主义史观选项 C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 选项 D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答案:C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14、这部著作是我 1859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提示二:从材料看该著作研究方向应该是什么?从材料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说明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由此可以判断是资本论。提示三:资本论重大价值在于揭示出了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即“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A、B 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D 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C 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试题结束:本题考查从材料获取信息和分

15、析的能力,主要考查历史人物评说马克思。10.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难题型:选择题主题:观察下列图片,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图一 骨耜 图二 石犁 图三 铁锄选项 A. 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 选项 B. 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选项 C. 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 选项 D. 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答案:C分数:2 分提示一:解答本题关键是什么?根据图片反映的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分析。提示二: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怎样的信息?图一到图三的变化反映出农业生产工具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因此 C 项表述正确。提示三:图一、二同属于“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图三是铁犁牛耕,故 D 项表述不正确。提示四:图一到图三只是反映出生产工具不断更新进步,并未反映出铁农具的使用范围和在生产中的地位,故 A、B 与图片信息不符。试题结束:本题考查从图片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11.年级:高三地区:温州市年代:2010 学年类型:八校联考难度:中题型:选择题主题: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 “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 自是家业大饶” ;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