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10167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教学设计李耀军 盂县第三中学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国家课程标准,落实课程的四条基本理念,即提高生物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本节课重点落实两个理念,即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免疫调节的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疫苗等知识,学生在生活中也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兴趣,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和调查身边有关免疫的应用和例子;上课时合理分配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比例,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概念图等手段使得抽象的问题直观化生动化,并通过列表、设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对比和总结。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

2、教版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又一个调节机制,尤其对于人体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节中重点是第三道防线的两种作用方式、三种免疫细胞协同作用机制,艾滋病的死因与免疫系统的受损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正确看待强化麻疹疫苗接种问题,提升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中出示相关配套的图片,培养学生识图、析图能力,采用图解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对比法梳理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培养学生获得信息和分析、概括、表达能力。最终使学生理解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逐步形成生命活动平衡协调的观点。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

3、已学过人体三道防线的具体内容,虽然知道一些诸如淋巴细胞、抗体、艾滋病等生物学术语,但知识整体比较抽象,过程复杂,本节课在重温三道防线的防卫机制的基础上,重点学习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理解免疫细胞在维持人体稳态中所发挥的协同作用,解释艾滋病的死因。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人体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2)概述第三道防线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和协同作用。(3)区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以全面“抗击麻疹病毒”为线索,通过阅读、梳理、比较、概括、表述等方法,构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辨别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关联性,理解人

4、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热点问题,强调疫苗接种和预防艾滋病问题,提升分析判断、防范疾病的意识。(2)立足生活习惯的实际,设置增强免疫力的“头脑风暴”活动,提升自觉增强免疫力的意识。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六、教学流程示意情境导入情境导入展示:麻疹患者的照片介绍:麻疹的症状、危害。麻疹的症状、危害。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的组成及作用特点 抗原、抗体的简单介绍 体液免疫介绍及学生的归纳 细胞免疫过程介绍及归纳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教

5、师活动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预设学生行为教学意图教学意图情境引入展示:麻疹患者的照片。介绍:麻疹的症状、危害。提问:我们预防麻疹的方法是什么?提问:我们预防麻疹的方法是什么?统计:打预防针的学生人数。统计:打预防针的学生人数。引入课题: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过渡提问: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各种病原体,但我们一般不生病,为什么呢?观看、引发思考思考回答: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接种麻疹疫苗为什么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呢?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呢?回答:人体有防卫病原体入侵的功能。人体有防卫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热点,联系自己,为后续学习设置了铺垫。案例分析、强化总

6、结,案例分析、强化总结, 练习、布置作业练习、布置作业一、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三道防线路径(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 方式: 体液免疫问:人体防卫病原体一般有哪些路径呢?以抗击麻疹病毒为例,引导学生梳理:举例引导:举例引导:分析生活中的免疫现象。医生常用什么方法抵御患者的病原体医生常用什么方法抵御患者的病原体呢?皮肤划破后,伤口感染后会怎么呢?皮肤划破后,伤口感染后会怎么样?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淋巴结会怎样?人体免疫力下降时,淋巴结会怎么样?么样?提问:第三道防线中的 B、T 细胞是如何抗击疫苗中的麻疹病毒呢?(1)出示问题、组织学生看书、看图(P、37 第五段、图 2-15)问题:麻疹疫苗的生

7、物学术语叫什么?问题:麻疹疫苗的生物学术语叫什么?麻疹病毒会促使麻疹病毒会促使 B B 细胞发生什么变化?细胞发生什么变化?形成什么物质?通过什么方法消除麻形成什么物质?通过什么方法消除麻疹病毒?疹病毒?(2)Flash:B 细胞的免疫过程(3)请学生表述 B 细胞参与的免疫反应过程。(4)板书梳理过程:吞噬细胞和 T细胞协助 增殖分化麻疹病毒 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抗原抗体结合 吞噬麻疹病学生回忆、说出初中学习的三道防线。麻疹病毒麻疹病毒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吞噬细胞第二道防线:溶菌酶、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细胞看书、看图:

8、观看区分: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感应、反应和效应三个阶段段表述(同伴补充):B B 细胞受到麻疹病细胞受到麻疹病毒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毒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独立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培养学生文字转变成图像的能力、识图析图和表达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构建图解,培细胞免疫毒记忆B细胞 新的浆细胞新的记忆 B细胞(5)图示提问:如何解释抗体特异性结合图、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比较图?(6)引出:终身免疫、体液免疫概念过渡:麻疹病毒营寄生生活,一旦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后,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怎么办呢?靠细胞免疫。引导:构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之间构建细胞免疫

9、和体液免疫之间的关系;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的关系;区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出示:引入时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接种麻疹疫苗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呢?介绍:我国政府强化麻疹接种的做法。提问:如果你是十四岁以下的青少年,提问:如果你是十四岁以下的青少年,你会选择强化接种吗?为什么?你会选择强化接种吗?为什么?点评分析:点评分析:面对学生的观点,可以引导学生从个体差异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探究,进一步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强化接种的原因。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强调: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最有效的做法。的做法。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麻疹病毒结合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麻疹病毒结合后,抑制病原体繁殖,再

10、被吞噬细胞后,抑制病原体繁殖,再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吞噬消化。识图分析,说出抗体的特异性特点抗体的特异性特点识图比较,说出二次免疫的特点:快快速、大量速、大量对照体液免疫过程,阅读、理解、梳理细胞免疫的三个阶段:寄生,宿主细胞成靶细胞 增殖分化麻疹病毒 T细胞 效应T细胞 破坏靶细胞 释放抗原 体液免疫记忆T细胞 新的效应 T细胞新的记忆 T细胞回答学生判断:一种观点认为:需要强化,因为可以增加抗体;另一种观点认为:小时候已接种过麻疹疫苗了,B 细胞在产生浆细胞的同时产生了记忆 B 细胞,它能对相同的麻疹病毒终身记忆,产生终身免疫,就没有必要强化了。理解:强化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理解:强化疫苗接

11、种的重要性。养学生获取信息、比较分析能力。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理性判断,树立疫苗接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意识。过渡:正常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能有效抵挡各种病原体,但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就会引发某些疾病,如艾滋病。三、案例分析提问:艾滋病患者的死不是直接由大量的 HIV 引起,而是念珠菌、肺囊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试根据下面关系图分析原因?看图分析:HIVHIV 与与 T T 细胞的关系、细胞的关系、T T 细细胞的减少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胞的减少影响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导致患者因缺乏免疫力而死于功能,导致患者因缺乏免疫力而死于学会用免疫反应的原理解释艾滋

12、病的致病机理,展示:HIV 浓度与 T 细胞的数量关系图表德育教育:艾滋病的病因在于病毒寄生在 T 细胞内,使人的免疫功能大大减弱,因此,控制艾滋病的传播,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每一位学生应该怎么做呢?病菌感染和癌症。病菌感染和癌症。回答: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的生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要培育关爱他人,参活方式,同时也要培育关爱他人,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中去。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工作中去。突出免疫细胞的协同作用。引导学生加强防范艾滋病的意识。四、归纳、总结归纳:根据吞噬细胞、B 细胞和 T 细胞三种免疫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能否说出它们间相互协同的关系?总结:能否从

13、组成和功能角度,描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归纳:B B 细胞的体液免疫常需细胞的体液免疫常需 T T 细胞和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协助;吞噬细胞的协助;B B 细胞控制或增强细胞控制或增强 T T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总结:三道防线相互补充、三种免疫三道防线相互补充、三种免疫细胞相互协同,构建了坚实的防御系细胞相互协同,构建了坚实的防御系统,实现了它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统,实现了它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作用。培养学生归纳能力。树立从现象抓本质,从局部到整体理念。五、练习反馈巴斯德在研究动物炭疽病时进行了一个科学实验,实验于 1881 年 5 月 5 日开始。把 24 只绵羊,用毒性已

14、经削弱的病原菌进行注射感染,用另外 24 只绵羊不注射作为对照。5 月 17 日,注射过病原菌的绵羊又再一次注射了毒性比较强的病菌,绵羊仍很健康。5月 23 日,巴斯德当众用毒性很强的病原菌来注射所有的绵羊,6 月 2 日实验见分晓了,实验结果:两次受到病原菌感染的 24 只绵羊都很正常,而做对照的 24 只绵羊都死了。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此实验的原理是_。思考,交流回答问题通过适量的习题,反馈教学效果,巩固新知。六、作业布置(2)实验中 5 月 5 日和 5 月 17 日注射的病原菌属于_,这些病原菌起到了_的作用。(3)实验组绵羊不死是因为 。(4)若对实验组绵羊注射破伤风菌,结果将是_,因为 。1、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接种过哪些疫苗;2、社会调查:校园中过敏反应患病情况的;3、收集有关艾滋病的材料,比如:目前我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以及采取措施;历届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等。课下实施布置社会调查性质的作业,锻炼学生收集汇总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和形成“关爱生命”的价值观,八、板书设计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一)防卫功能1.人体第三道防线的作用2.第三道防线的作用过程(1)体液免疫(2)细胞免疫3.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异常及过敏反应(二)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三)免疫学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