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24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7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级建筑力学复习题(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填空题:一、填空题:1、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_。 2、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_。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 _和_。 3、力的三要素是_、_、_。 4、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_效果成立。 5、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_。 6、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_。 7、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_。 8、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_点,其方向沿着柔体_线的拉力。 9、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_。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 的_。 10、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_。 11、X表示力系

2、中所有的力在_轴上的投影的_为零。 12、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_。 13、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_。 1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_表示。 15、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_。力偶矩等于_对 新作用点之矩。 16、力偶的三要素是_、_、_。 17、杆件的五种基本变形是_、_、_ 、 _ 、 _。 18、建筑力学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_和_。 19、由于外力作用,构件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_。 20、内力在一点处的集度值称为_。 21、轴向拉压时与轴线相重合的内力称_。 22、轴向拉压时正应力计算公式的应用条件是_ 和_ _。 23、轴向拉(压)时,用虎克

3、定律求变形时,应用条件是_和 _。答案:或杆内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在 l 长度内 E、A、N 均为常数24、低碳钢拉伸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_ 、_ _、_、_。 25、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各种物理性质的数据称材料的_。 26、对其它塑性材料,卸载后试件残留的塑性应变达到 0.2时, 对应的应力值作为材 料的_ 极限。 27、塑性材料以_极限作为极限应力,脆性材料以_极限 作为极限应力。 28、单位长度上的纵向变形称_。 29、强度条件有三方面的力学计算分别是_ 、 _ 、 _ 。 30、由于杆件外形的突然变化而引起局部应力急剧增大的现象称_。231、对直径为 d 的圆形截面,它的

4、惯性半径为_。 32、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_。 33、梁的内力正负号规定弯矩使梁_为正。 34、结构计算简图选取的两大原则是(1)_(2)_ 35、荷载按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可分_和_。 36、梁和刚架的主要内力是_;桁架的主要内力是_ 37、桁架计算简图选取的基本假设是_ 、 _ 、_。 38、桁架从几何组成角度上来分类。可分为_、 _和 _三大类 39、刚结点的两大特征是(1)_;(2)_ 40、一次截取一个结点为研究对象,来计算杆件内力的方法称_。 41、计算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是_。 42、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的三大步骤是 _、_、_。 43、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有_个,分别是_

5、。 44、梁截面内力有如下特点:在集中力作用处,_有突变,_无影 响;在集中力偶作用处,_有突变,_无影响。 45、二力平衡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区别是_ _。二、判断题:二、判断题:1、物体相对于地球保持静止状态称平衡。( ) 2、作用与反作用总是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力。( ) 3、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可以沿作用线移动,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不变。( ) 4、合力一定比分力大。( ) 5、二分力的夹角越小,合力也越小。( ) 6、光滑接触面的约束反力一定通过接触点,垂直于光滑面的压力。( ) 7、约束是限制物体运动的装置。( ) 8、二个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相等,则二个力一定相等。( ) 9、力的作用线通过

6、矩心,力矩为零。( ) 10、力沿作用线移动,力对点之矩不变。( ) 11、力偶可以用一个合力来平衡。( ) 12、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果是主矢和主矩,主矢的计算与简化中心无关。( ) 13、平面一般力系简化中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则该主矩的计算与简化中心有关。( ) 14、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共有三组九个方程,但独立方程只有三个。 15、变形是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改变。( ) 16、抗拉刚度只与材料有关。( ) 17、应力集中对构件强度的影响与组成构件的材料无关。( ) 18、材料的三个弹性系数 E、u、G 不存在相互关系。( ) 19、图形面积 A 与该图形形心到某轴坐标的乘积称图形对该轴

7、的静矩。( ) 20、图形对形心轴的静矩恒为零。( ) 21、只要平面有图形存在,该图形对某轴的惯性矩大于零。( ) 22、形心主惯性轴是通过形心的坐标轴。( ) 23、平面弯曲时,轴线一定在荷载作用平面内弯成曲线。( )324、“左上右下剪力正”是剪力的正负号规定。( ) 25、M 图应画在梁受拉一侧。( ) 26、简支梁在跨中受集中力 P 作用时,跨中弯矩一定最大。( ) 27、梁上任一截面上的弯矩对 X 的一阶导数等于该截面的剪力。( ) 28、有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点。( ) 29、抗弯刚度只与材料有关。( ) 30、当弯矩不为零时,离中性轴越远,弯曲正应力的绝对值越

8、大。( )三、选择题:(单选题)三、选择题:(单选题)1、只限物体任何方向移动,不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 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2、只限物体垂直于支承面方向的移动,不限制物体其它方向运动的支座称( )支座。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3、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支座。A:固定铰 B:可动铰 C:固定端 D:光滑面 4、力的作用线都相互平行的平面力系称( )力系。A:空间平行 B:空间一般 C:平面一般 D:平面平行 5、力的作用线都汇交于一点的平面力系称( )力系。A:空间汇交 B:空间一般 C:平面汇交 D:

9、平面一般 6、力的作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又不相互平行的力系称( )力系。A:空间汇交 B:空间一般 C:平面汇交 D:平面一般 7、下图中 AB 两物体光滑接触,受力 P 作用,则 AB 两物体( )。 A:平衡 B:不一定 C:不平衡 8、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 )为零。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矢 D:主矢和主矩 9、平面力偶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10、平面平行力系合成的结果是( )。A:合力 B:合力偶 C:主矩 D:主矢和主矩 11、图示力 F=2KN 对点之矩为( )kNm。 4A:2 B:4 C:2 D:4

10、 12、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分布。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13、剪切变形时,名义剪切应力在剪切面上( )分布。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14、弯曲变形时,弯曲剪应力在横截面上( )分布。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15、弯曲变形时,弯曲正应力在横截面上( )分布。A:均匀 B:线性 C:假设均匀 D:抛物线 16、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称(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 17、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A:刚度 B: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 18、构件保持原来平衡状态的能力称( )。A:刚度 B:

11、强度 C:稳定性 D:极限强度 19、材料的强度指标是( )。A:和 B: 和 C:E 和 20、材料的特征常数是( )。A:和 B: 和 C:E 和 21、材料的塑性指标是( )。A:和 B: 和 C:E 和 22、两根相同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相同的外力作用,它们的纵向绝对变形( )。A:相同 B:不一定 C:不相同 23、两根相同截面、不同材料的杆件,受相同的外力作用,它们的应力( )。A:相同 B:不一定 C:不相同 24、园轴受外力偶作用如图,园轴的最大扭矩为( )kN.m。 5A:11 B:5 C:4 D:6 25、图示矩形截面 bh 对 Y 轴的惯性矩为( )。 A:bh3/1

12、2 B:hb3/3 C:bh3/3 D:hb3/12 26、梁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的梁称( )梁。A:简支 B:外伸 C:多跨 D:悬臂 27、梁的一端用固定铰,另一端用可动铰支座支承的梁称( )梁。A:简支 B:外伸 C:多跨 D:悬臂 28、简支梁的一端或二端伸出支座外的梁称( )梁。A:简支 B:外伸 C:多跨 D:悬臂 29、梁受力如图,梁 1-1 截面的剪力为( )kN,弯矩为( )kNm。 :A:2 B:2 C:1 D:3 E:3 :A:2 B:2 C:1 D:3 E:3 30、图示梁 1-1 截面的剪力( )kN,弯矩( )kNm。 A:2 B:8 C:2 D:8 E:18 A:2 B:8 C:2 D:8 E:18 四、作图题:四、作图题:61、画出梁 ABC 的受力图。2、画出三铰拱 ABC 整体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3、画梁 AB 的受力图。4、画出构件 ABC 的受力图。(用三力汇交定理)5、画出 AB 梁的受力图。6、用三力汇交定理画图示刚架整体的受力图。77、画出图示指定物体 ABC 的受力图。8、作 AB 梁的剪力和弯矩图。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