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11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中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西高教育中心入学测试卷西高教育中心入学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 2007 年 10 月 24 日, “嫦峨一号”绕月探测卫星搭载长江三号甲运载火箭, 在细雨后的天穹腾空而起。中国人进发星空的维幕正式拉开。11 月 5 日,它成 功飞入月球怀抱,与蔚蓝色的地球完成而不可分割地形成了一个整体,在指控 大厅的屏幕上构成了一幅“星月交会”的状观景象。 (1)给加点字注音。 (2 分)载( ) 穹( )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改为 改为 (3)文中划横线语句的内容,可用成语 代替。 (2 分) 2仿写。 (2 分)一棵小草以

2、它卑微的绿色,丰富着季节的内涵; ,;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3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 分)A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我们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B “唱红歌、读经典”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新格局的局面正在我市形成。C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D世博会已经闭幕了,但志愿者笑容却总是回荡在我们耳边。 4古诗(词)文默写。 (10 分) (1) ,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 (2)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庭重用的一句是, 。 ”(4)春望一诗中写战火不断、家书难求的诗句是“ , 。

3、(5)论语十则中“ , 。 ”体 现了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的思想。 (6)古诗中有许多含有“鸟”字的诗句,请写出上下连续的两句:, _。5.名著阅读:(4 分) 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 请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 按下面两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征)(2 分) (2)“读书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 会)(2 分) 二、二、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8 分)分) 1.近日,学校组织一次“走近新词语”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活

4、动一:活动一:写出下列新词语的通常说法。(任选两个)(2 分) 另类 菜鸟 迷你 草根 热卖 活动二:活动二:探究下列材料,写出你的发现。(请至少写出两点发现,2 分) 材料 1:爷爷一提到“粮票”、“烟票”、“人民公社”就感慨不已。,而这些词语 对他的孙女来说是非常的陌生,她经常说的是“上网”、“粉丝”、“低碳”等新词语。 材料 2:某个娱乐节目搞“海选”,不久到处都“海选”;电视台刚播蜗居,老 百姓全在说“蜗居”。这些名称一出现,就成了各大媒体报道中的热闹词汇。 材料 3:李老师在批改学生日记时,看到了天书般的一段话:“偶灰常稀饭周杰伦, 那天偶拿他的片片到班里亮骚,被老斑发现收了去,真是

5、 7456”李老师当场“晕倒”。探究发现: 活动三:活动三:下面是老师与学生的一段对话,请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2 分) 学生:老师,现代汉语词典怎么把“包装”、“下课”作为新词语了? 老师:因为这些词语在发展过程中,增加了新的意义和用法。举例说,“下课”,原 指上课结束,现在又有了被解职的意思。如,某男篮主教练执教不力而下课。 学生:哦,我明白了! 老师:那你能不能参照老师的说法,从“包装”“充电”“山寨”三个词语中选择一 个来说明这种情况呢? 学生: 老师:这个例子举得好,看来你是真的明白了。2.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但在应试教育和电脑普及的背 景下,中小学

6、生写字的水平普遍下降。前段时间,中央电视台大家看法“我建议”节 目就“我们的字怎么了”展开讨论。建议人意见:由教育行政部门采取措施,强化中小学 生的书法教育,并在中考和高考中对书写较好的考卷酌情加 15 分。现场嘉宾中赞成者和 反对者各抒己见。针对建议人意见,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三、阅读(三、阅读(共 30 分) (一)古诗词鉴赏。(4 分)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 分) 2.“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 分) (二)阅读下列两段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2 分) (甲)(

7、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 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 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 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 爱莲说) (乙)(乙)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余,而名之不 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 不可得而疏者耶?(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8、氲氲(yn yn)无所:弥漫 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 分) (1)出淤泥而不染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陶后鲜有闻 (4)而名之不可 4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莲,花之君子者也。 译文: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3)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译文: (4)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译文: 5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 分)6阅读本文,许多同学喜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为这两句写 出了莲的高洁、质朴,比喻君子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

9、你还喜欢本文中描写莲的那些语句?为什么?(2 分) 7某市在确定市花的活动中,居于民意调查前三名的是兰花、梅花、桂花。如 果让你从这三种花中选择兰花,请你说说赞成它的理由。(2 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无边的回忆无边的回忆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 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条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 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好几次, 有爱管闲事的,或者好心的女孩子劝我:“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爷了。”或 者:“阿蓉

10、,你该换拖鞋啦!”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这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 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变一个话题。 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告诉她:“你 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的原因吗?” 而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课比较少, 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 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有时候我可以一直走下去,走上一两 个钟头的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 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我的下

11、午都是 排得满满,别有用处的。晚上回家后赶快洗个澡就睡了。 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 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 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里没有动静。再往客 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那时 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就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 阵子再走。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 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 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

12、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 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我 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 子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 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钱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 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 次接触到它的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 手。便会想起那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那么遥 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

13、不返。 8.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 分) (1)因伤心而泪眼模糊。( ) (2)文中因兴奋而没有限制。( ) 9.本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记叙性文章,其写作的线索是什么?(2 分) 10.“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2 分) 11.“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 话,说说你的理解。(3 分) 答:_ 12.读完本文,我们读出了一个 的女孩形象,一位的外婆形象。(2 分) 13.文章的标题“无边的回忆”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请你谈谈自己的理解。(3 分) 四、作文四、作文(50 分)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更

14、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带着微笑上路,人 生的路上就多一份幸运,少一分困难。带着微笑上路,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烦恼, 赢得的则是整个美好的世界。 请以“带着微笑上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 体不限。 附:参考答案:附:参考答案:一、1 (1)zi (2)qing 评分标准:(2 分)每个注音正确得 1 分 (2) “维”改为“帷” , “状”改为“壮” 评分标准:(2 分)每一组为 1 分,只找出为改正不得分。 (3)浑然一体 评分标准:(2 分)有错字不得分。2示例:一之小鸟以它柔弱的翅膀展现着蓝天的广阔。 3C(2 分)4古诗(词)文默写。 (1)所谓伊人 (2)浅草才能没马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