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10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口市2008政府工作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政政 府府 工工 作作 报报 告告2007 年 12 月 12 日在营口市鲅鱼圈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人民政府区长 王延东各位代表: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恳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 出意见。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一、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过去的五年,是全区开发力度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发展势头最好,群众实惠 最多的五年。五年来,区人民政府在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的依 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下,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奋进, 埋头苦干,乘势发展,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新成果,开创了社会繁荣的新局面。五年来,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实现统筹协调

2、发展五年来,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城乡实现统筹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推进。按照开发区统筹城乡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以工 促农,以城带乡”原则,围绕亿吨大港建设,鞍钢新厂等大项目的落户开工,以及 城市组团开发和“四大工程”的快速推进,以盐场大动迁为标志,拉开了全区大规 模动迁改造的序幕。五年来,动迁涉及村屯 50 多个,整体搬迁村屯 13 个,动迁居 民 1.8 万户,动迁总面积 3070 万平方米。其中,2007 年共涉及全区各镇、办事处的 44 个村居,动迁群众 7000 余户,动迁面积 954 万平方米。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实现了阳光动迁、和谐动迁,加快了农村向城市,农民向市民的转

3、变,保证了重大 项目、重点工程的建设。在进行大规模动迁的同时,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了红海小区、绿色时代、神井 子新村等一批居民回迁小区,回迁面积 169 万平方米。2007 年,在熊岳、芦屯、红 海、望海等区域,规划建设了现代化、多功能的居民回迁小区,有力推进了城乡一 体化进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坚持“优化一产、做精农业”,不断加快传 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的转变。五年来,全区农业总产值累计实现 47.5 亿元, 年均增长 23.3%,粮经比例达到 3.1:6.9。2007 年,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 10.5 亿元, 是 2002 年的 3 倍。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初步建成了蔬

4、菜种植、水果生产、海 产品养殖和禽畜养殖为主的四大农产品基地。水利、林业、农机、海洋渔业以及农 业技术推广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2007 年,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 6 户,形成农产品深加工企业 16 户,进入市级龙头企业 9 户,带动农户 3.8 万户。 红旗果品、芦屯蔬菜基地,熊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在抓紧建设。五年来,社会各项事业空前繁荣,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五年来,社会各项事业空前繁荣,和谐社会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五年累计完成教育投入 2.3 亿元,新建各类学校 10 所。目 前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已达 50 所,在校学生 5.2 万人,初步形成了体系完善、功

5、能齐 全、颇具影响力的教育新格局。教育示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高考升学率始终位于 全市先进行列,五年累计为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 1.4 万人。开发区一高中、熊 岳高中进入辽宁省示范高中行列,职教中心迈入全省标准化行列,实验中学被评为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民办教育进一步规范,全区拥有各类民办教育单位 112 个。 我区被评为省依法治教示范区、省艺术教育示范区、省德育教育示范区、省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区。2007 年,“双高普九”工作取得新成果,义务教育阶段办2学质量不断提高,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顺利结束。高考、中考工作圆满完成,实现 了严格监考、公平竞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职业教育

6、培训工作不断加强,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实现新突破。群众性文体活动扎实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建设和谐开发区”为主题, 开展了法律咨询、娱乐健身、学习读书和大型文艺演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系列 活动,举办大型广场文艺演出 200 多场次,参与观众累计达到 100 多万人次。2007 年,文化体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成功举办了望儿山母亲节、广场文化月、职工运 动会、首届职工男子篮球赛,以及鞍钢新厂和大路网、大园区建设慰问演出等活动。 承办了 CBA 辽宁男篮主场比赛、辽宁汽车越野大赛等赛事。我区举办重大演出活动, 承办重要体育赛事的能力显著增强,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提高。五年累计投

7、资 3.2 亿元,进行区新中心医院、熊岳二 院等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以重点医院、重点专科为示范,覆盖城乡的医疗卫 生网络,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迈上新台阶,我区被评为全 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2007 年,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扎实推进。医 疗保险参保人数 5.9 万人,覆盖率达 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 13.6 万人, 参合率达 79%。食品药品和饮用水安全监督力度不断加大,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整治 活动,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有力保证。计划生育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均达到省 市标准要求。应对重大事件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动员,全民参与,取得了防控非典、禽流感、

8、 动物口蹄疫等疫病的重大胜利。海蜇资源保护管理按照省市要求,连续五年实现按 期开捕的目标。2007 年,取得抗击特大暴风雪的全面胜利。为受灾农户提供贴息贷 款 738 万元,受益农户 980 户。成功救助 10 艘海上遇险渔船,为渔民挽回经济损失 近 300 万元。五年来,社会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五年来,社会保障能力日益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五年累计安置就业再就业 5.3 万人,培训农村 剩余劳动力 1.5 万人,实名转移就业 1.4 万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五险” 保 障金累计收缴 5.5 亿元,支付 4.1 亿元。2007 年,举办各类

9、招聘会近 100 次,达成 就业意向 1.2 万人次,实现就业再就业 1.17 万人。企业养老保险扩面 1.03 万人, 机关事业养老保险扩面 2563 人,医疗保险扩面 5900 人,失业保险扩面 2.42 万人, 各项社会保险金全部按时足额发放。建立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农民工的合法 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五年累计接收捐款 810 万元,物资 10 万余件。拨付救 济款 780 万元,发放保障金 3200 多万元。全区 1.1 万名城乡困难群众享受了最低生 活保障,救助覆盖率达到 100%。投入扶贫帮困、险房维修等资金物资折款 200 余万 元,使 2000 多名城乡生

10、活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采取政府补贴、供热单位减免 的办法,解决了 1780 户城市困难居民的冬季供暖问题。五年来,先后 3 次提高优抚 优待标准,为 516 名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了医疗保险,累计安置退伍军人 408 名,安 置率达到 100%,连续五年实现无责任退兵。累计安置残疾职工就业 125 人,残疾职 工参保率达到 100%。“阳光助学”活动有效开展,为 1200 名学生提供资助 90 万元, 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就学问题。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五年来,全区人口增长 20.1 万人,农转非 15.4 万人。 2007 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 58 亿元,是 2002 年的 3.4 倍,年

11、均递增 27.8%。 农民人均纯收入 6800 元,是 2002 年的 1.8 倍,年均递增 12.3%。城市人均可支配收3入 1.15 万元,是 2002 年的 1.8 倍,年均递增 14.2 %。五年来,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夯实,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五年来,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夯实,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得到加强。社区建设取得实效,采取政府拨付专款和镇处、社区 自筹相结合的办法,投入资金 1700 余万元,按省级标准建设社区办公及活动用房 20 个,社区硬件配备水平全面提高,社区办公条件明显改善。选聘了一批优秀人员充 实到社区工作,社区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12、, 村级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得到明显发挥。依法治区成果显著。坚持向区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制度,自觉接受区人大 的依法监督和区政协的民主监督,五年累计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350 余件,政 协提案 260 余件,办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达到 100%。其中,2007 年办理人大代 表议案、建议 116 件,政协提案 69 件,有效推进了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 制化。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清理行政审批事项 439 项,废止 74 项,简化 了办事程序,优化了发展环境。社会环境稳定和谐。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13、机制,精心组织严打斗争。2007 年现案破案率达到 96.2%,治安案件下降 18.8%,司 法队伍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建立了“一站式”信访接待大厅(群众之家),开展了 “春风行动”和“解决三大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活动,及时化解矛盾,有力维护了 社会稳定。各位代表,经过五年的发展,今天的营口开发区,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环 境日新月异,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处处洋溢着无限的生机和活 力,正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朝着“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阔步迈进。这些 成绩的取得,是党工委、管委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的结 果,是区政府历任领导打下良好基础的结果,是驻区中省市直单

14、位、区直各部门、 中外企业界通力合作的结果,更是全区 40 万人民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 代表区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城乡二 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社会事业对经济的 支撑作用有待强化,在发展名牌教育、高等教育上仍需努力,人才引进和就业培训 工作仍需加强;失地、失渔农民的就业压力加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亟待加强,城乡群众文明素质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 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二、今后五年及二、今后五年及 20082008 年

15、的工作安排年的工作安排未来五年,新一届政府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工委(扩大)会议 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始终不渝地坚持科学发展、全面发展。通过五年的不 懈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优美、文化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 会目标,真正发展成为背靠东北腹地,立足环渤海经济圈的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 市。经济发展,就是对外开放和新型工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 著提升,整体竞争力大大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出口创汇三项主要 经济指标占全市的一半。环境优美,就是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加快,生态化环境进一步改善,现代化 水平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城市的新形象充分展现。到 20

16、12 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4到 80 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 45%,呈现出高楼林立、灯明路畅、山清水秀的新 面貌。文化繁荣,就是文化机构、队伍俱全,文化设施完备,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富裕,就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大幅提升,社会保 障体系基本完善。到 2012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 2.1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到 1.5 万元。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以下。社会和谐,就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民主法 制更加健全,社会更加文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高。为实现上述目标和任务,2008 年,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以“亲民”为出发点,重办实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新一届政府肩负着继往开来、改善民生的历史重任,肩负着全区 40 万人民的深 情重托。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 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让人民满意。着力建设执政为民的务实型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