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908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方法技巧(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高考现代文阅读散文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活泼、形象具体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或自然景观,深 入挖掘其中的真谛、哲理,真挚表达对社会、人生、自然的感悟的一种文体。文体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形散: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神不散: 主题、意境集中。分三类:托物言志类,记叙抒怀类,议论明理类。文意=形式(结构和手法)+ 内容(材料)+主旨(志向,情怀和哲理)纵观 09 年高考试卷考查到散文的试卷有:全国卷 1、2、北京卷、天津卷、江苏卷、江西 卷、山东卷、重庆卷、湖北卷、湖南卷、上海卷、广东卷,共 12 套,可见,随着高考语文 试卷文学性的强化,散文这种文体越来越受到

2、命题者的青睐。许多感情真挚、文学色彩浓 郁、富有时代气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题者的首选材料。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类考的大多 是散文,题型变化不大,难度逐步降低。但从学生的解题情况看,得分率普遍较低,结果 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两个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测试要求,学生并不 完全明确,以致训练无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学生未能熟练掌握,以 致解题跟着感觉走。 筛选整合信息,答题策略: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要信 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 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

3、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 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 相并关系取其”和” ;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 主要内容; 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 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思

4、;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 手法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 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用了手法(技巧) ,表达了(内容) ,有效果。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 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 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2、铺垫: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

5、, 卒章明志等。、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描写:、正面描写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特点。考查行文思路结构,注意,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回答,解题提示: 答“用意”可从 三方面考虑:内容上,为表达某种意

6、思;结构上,为铺垫照应、推动行文发展;艺术手法 上,为更加强烈突出,富于表现力。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答题策略:要有文体特征意识: 论述文,论题、论点(分论点)是主 要信息,论据和论证是次要信息;说明文,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和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主 要信息,说明的方法及运用到的材料是次要信息。要有切层分层意识: 研究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 其一; 相属关系取其”属” ; 相并关系取其”和” ; 主次关系(偏正关系)取其”主” 。要有全文整体意识: 分析归纳时,要从全文出发、整体把握,才能全面准确。语言组织方法主要有:(1) 采用摘句法: 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

7、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采用合并法: 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采用提炼法: 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 主要内容;鉴赏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题提示:思路:判断手法,文中具体语句,表达效果。运 用了手法(技巧) ,表达了(内容) ,有效果。解题思路:快速读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记叙、议论了哪些方面的事)跳 出文章外,整体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会问题?)舍末逐本,归纳要点,把握 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图是什么)按照题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内涵丰富,富有哲理。2、铺垫:显示事物发

8、生的原因或基础,显示其发展的必然。3、结构上:总领全文、制造悬念,线索分明,前后呼应,过渡自然,结构严谨,先抑后扬, 卒章明志等。、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烘托、渲染、联想、想象、浪漫色彩、写实手法、正反对比、以小见大等。、描写:、正面描写A、渲染: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感染读者。B、白描: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侧面衬托(烘托、烘云托月):A、正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B、反衬: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 特点。

9、高考散文阅读题的解题技巧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旨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 “神” ,指文章的主旨,即贯穿文章始终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散文的材料虽散,但万变不离其宗,它必须围绕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因此,阅读 散文,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宏观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从而读懂作 者的感悟,领会文章的主旨。高考试卷中的散文阅读几乎每年都有这方面的命题。2、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叶圣陶先生说过:“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 是决不乱走的。 ”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组织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结构就是它的思路 的具体展现。高考试题常常通过对作品的结构进行设

10、题,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 力。阅读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更要把握文 章的脉络。3、仔细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语言描写细腻,表达深刻,内涵丰富。高考散文阅读命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 散文中负载信息量大、内容含蓄、意义深刻、表现力强的语言进行鉴赏。鉴赏散文的语言, 只有联系文章的主旨,根据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细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确理解其中的含 义。这也是阅读散文的基础。4、正确鉴赏散文的表达技巧散文的写作,一般都很讲究表现手法的恰当运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 扬先抑、烘托对比、虚实相生、象征手法、修辞技法等等,这些手法的巧妙运用,常使作

11、品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更加鲜明突出。高考试题通过对这些技巧的鉴赏,可以直接透视学生 的阅读品位。所以,阅读散文还要注意鉴赏常见表达技巧的表达效果。5、精心组织符合要求的答案。高考散文阅读试题,一直以主观性测试为主,题型基本不变,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识点上 略有不同。从试题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问题看,难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多 数问题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应、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这就告诉我们,回答问题要善 于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语句,并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适当整合,这样才有可能写出精练确切的、 符合要求的答案。解题方法点拨(一) “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类【命题角度】1体现作者立场、观点,表现文章思想的

12、词语(语境义)答题步骤为: 本义入手,追根溯源。根据词语的本义,从上文中找到相关语境。关键句子寻线索。从相关语境中找出包含该词或其近义词的句子,体验其情感。思路延伸得情感。通过类比联想,借鉴同类文章的写作特点找到答案。【命题角度】2与本文主旨相关的词语【答题思路】明确词语地位。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词一般是文章的核心概念,看清它是文章的标题,还 是主旨词。分析结构抓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看清作者写了几个层面。抓关键词句,概括要点。从体现几个层面的关键句子入手,抓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3表达段中、文中核心概念的词语【答题思路】 审清题意明区域。看清答案从段中找,还是从全文找。整体把握,分清层次。

13、给段落或文章分层次,找全词语的内涵层面。锁定关键词。由体现词语层面的关键词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4含义特殊、反映深层意义的词语【答题思路】结合文意定层面。结合文意,分清该词语包括几个层面的意思。立足全文,锁定区域。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各个区域,锁定关键句。归纳概括。从关键句中找出体现词语层面意思的关键词,归纳概括出答案。【命题角度】5需要概括含义要点的词语【答题思路】明确地位,审清题意。分析题干要求,看清需要概括含义的词语是文章的标题,还是段 落中心词。分清层面,概括信息。立足全文,分清词语包含的层面意思,总结概括出含义要点。【命题角度】6有特殊指代义的词语(指代义)【答题思路】理解词语本

14、义。所谓词语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理解其本义,才有可能进 一步理解其临时含义。圈定特殊语境。圈定特殊语境,即圈定该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如此,方可能便捷地 理解词语的临时含义产生的环境。联系语境分析。联系特殊语境中所写的内容,如背景、目的等,进而分析其“潜台词” , 恰当解释词语的临时含义。【命题角度】7运用了修辞的词语(修辞义)【答题思路】理解词语的本义,即词语在词典中的本来意思。联系语境析修辞。任何修辞离开了具体语境,便不能发生作用,显出功能。故而,联系 题干中要求解释的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有效阅读区间) ,分析它运用了何种修辞格。瞻前顾后断深意。在有效阅读区间内,在该词语的前或

15、后皆有对其进行直接阐释的句子、 段落。抓住了这些阐释性语句、语段,便找到了打开词语修辞义大门的钥匙。概览全文看表里。若在有效阅读区间内没有对须释义的词语的阐释性语句、语段,可联 系全文主旨,分析文章表面上(表)写什么,实际上(里)写什么,而后由表及里,联系 修辞方法分析该词的修辞义。【命题角度】8文中反复强调的词语【答题思路】锁定有效阅读区间。根据题干提示,找到需要解释的词语在文中对应的位置,从而缩小 搜索答案的范围。抓住关键词句分析。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文本中的相关区间中,一般都有与试题答案 相对应的阐述性、表述性词语、句子。抓住它们,便找到了答案的核心内容。(二) “表达技巧”鉴赏1.从审

16、题入手,善于从题干及选项中获得答题的信息要善于揣摩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准确地找到答题的切入口,从而比较准确地找到文中 的相关信息区间。在题干中,常常会指明问题的区间和考查目的及要求。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平时的知 识积累和经验,很快找到答题的切入口。阅读解题的核心是“提取信息” ,这些“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的内容上,还表现在 试题题干上,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是正确解题的 重要途径。2.掌握答题技巧,从内容上把握答题的要领 认真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这仅仅是答好题的必要前提。要进一步找准答题的信息区 间,筛选并整合答题的内容,还需学会答题技巧,善于借助原文内容,把握答题的要领。 命题所涉及到的信息区间,它可以是一个小节,可以是两个小节,也可以散见于全文 的相关区域。 “概括”就是根据命题要求,运用求同思维从不同的信息区间,抽象出相同点。 这是一个分析综合的过程。有些考生由于寻找相关信息的失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