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8996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头刨床导杆课程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组员:贺蒙 200800160101 4 分郭琦 200800160096 4 分郝洋 200800160098 4 分曾印平 200800180284 3 分2010-7-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1一、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一、课程设计的任务要求1、对已知牛头刨床导杆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及动力分析,画出位移线图、速 度线图、加速度线图、平衡力矩线图、各个运动副的反力图及指定构件的角速 度和角加速度。 2、自己设计可实现近似运动的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画位移线图、速度线图、加速 度线图、平衡力矩线图,并于上述机构进行比较

2、。二、课程设计的方法二、课程设计的方法使用 Adams 软件绘制机构简图,并对机构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生成各个线 图。三、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三、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设计与分析1、已知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简图图 12、已知参数 L1=0.12m, L3=L4=0.6m, Lac=0.38m; 原动件杆 1 转速 n1=172r/min; 构件质量 m3=20kg, m4=15kg, m5=62kg,构件 1、2 的质量忽略不计;质心位置 S3、S4 在 3,4 杆中点,构件 5 质心 S5 和 E 点重合;构件 3,4 绕质心的转动惯量 Js3=0.11kg*,Js4=0.18kg

3、*;滑块 5 受生产阻力 Fx=110N。3、使用 Adams 软件设计及分析已知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2(1) 、机构模拟图图 2(2) 、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图 3 构件 5 的位移线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3图 4 构件 5 的速度线图图 5 构件 5 的加速度线图图 6 原动件 AB 上的平衡力矩线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4图 7 滑块 5 受生产阻力 Fx 线图图 8 构件 3 的角速度线图 图 9 构件 3 的角加速度线图图 10 构件 4 的角速度线图 图 11 构件 4 的角加速度线图图 12 铰链 A 支座反力线图 图 13 铰链 C 支座反力线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5图 14 铰链 D 支

4、座反力线图 图 15 铰链 E 支座反力线图图 16 移动副 B 反力线图 图 17 移动副 E 反力线图4、新设计机构运动简图图 1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65、新机构参数原动件 1 的转速 172r/min; Lac=380mm,L1=L4=112mm,L3=540mm;各个杆均为匀 质杆,质心位于杆中点处 G3=200N,G4=700N;杆 3 的转动惯量 J3=1.1kgm2,工 作阻力 Fx=110N。 6、使用 Adams 软件模拟分析新机构(1) 、Adams 模拟机构图图 19(2) 、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图 20 新机构位移线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7图 21 新机构速度线图图 22 新机

5、构加速度线图图 23 新机构平衡力矩线图7、已知机构与新机构设计方案优缺点比较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8图 24 原机构压力角 图 25 新机构压力角原机构的压力角较小,传力特性好,但是机构所占空间较大。由上面的速度线图 (图 4,图 21)和加速度线图(图 5,图 22)新机构速度变化可知,新机构的速度 变化相对比较平缓,加速度较小;由位移线图(图 3,图 20)可知,新机构的行程 较小。四、小组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本小组四人(郝洋,郭琦,曾印平,贺蒙)团结合作,整个设 计通过了软件和硬件上的调试。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次设计中遇到了很多实际性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才发现,

6、书本上已掌握的理 论性的东西在实际运用中的还是会感到陌生,所以有些问题不但要深入地理解,而 且要不断地更正以前的错误思维。一切问题必须要靠自己一点一滴的解决,而在解 决的过程当中你会发现自己在飞速的提升。在设计过程中,由于我们不熟悉 Adams 软件的全英文操作界面给我们的设计过程造成了极大的障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和 询问老师和同学逐步掌握了软件的操作方法,并完成了本次的课程设计。比如在使 用 Adams 软件过程中使用函数设置生产阻力的方向大小时遇到的问题,我们几人多 方查找资料,终于通过 IF 函数解决了问题。图 26 IF 函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9图 27 IF 函数输入界面在这几天的课程

7、设计中小组成员间的相互配合不仅使我们顺利的完成了课程设 计,而且这其中我们的配合相处也对我们平时的学习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总而言之本次课程设计虽然碰到了软件使用上的小麻烦,但是我们在这个 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都使我们受益匪浅。五五、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东南大学机械学学科组 郑文纬 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1997 年第七版.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程崇恭 杜锡珩 黄志辉主编.机械运动简图设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北京:机 械工业出版社,1994.53、周明溥 曹志奎 金孟浩主编.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 社,19874、来自网络的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天涯问答 各个论坛等PS:参考文献与本报告提到组员是的排名不分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