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30899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应急预案(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临床上常见几大问题的 应急预案目录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1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2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3输液反应的应急预案1输液反应v定义静脉输液是药物通过静脉血管内给药,使药 物在体内达到快速吸收,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手段 和方法。输液反应是输液引起的或输液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总称输液的分类v 体液平衡类输液v 营养用输液: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v 血溶性扩张性输液:左旋糖酐、明胶v 治疗用药输液输液反应的类型发热反应1循环负荷过重2静脉炎3空气栓塞4(一)发热反应发热发热 反应应v临床表现:多发生于输液后数分钟至一小时,主要表现为发 冷、寒战及发热,轻症病人体温在38恢复正常体温;严重病人寒战,

2、体温可达41,伴有恶心、呕吐、头痛、脉速等全身不适症状。发热发热 反应应v原因:l输入致热物质l输入的药物或液体制剂不纯、消毒灭菌不彻底或已经过期l输液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发热发热 反应应v 护理措施:v预防:严格执行查对 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v反应轻 的病人可减慢输液速度或停止输液,严重的病人应 立即停止输液,立即与医生联系 v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体温变化v对症处理v遵医嘱给予抗过敏或激素治疗v保留剩余药液及输液器,以便进行检测 ,查找原因(二)循环负荷过重循环负环负 荷过过重v临床表现:在输液过程中,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感到胸闷 、气促,咳粉红色泡沫样痰,严重时痰液可从口鼻涌出, 肺部

3、可闻及湿啰音,心率快,心律不齐。循环负环负 荷过过重v原因:由于输液速度过快,在短时间内输入液体量过多, 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增高,心脏负荷过重。循环负环负 荷过过重v 护理措施:v输液时应严 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v发现肺水肿症状,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告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v协助病人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回流,减轻心 脏负担v给予高流量吸氧,同时,可将湿化瓶内放入20%30%乙醇,再 进行吸氧v遵医嘱给予扩血管药、平喘药、强心剂、利尿等v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三)静脉炎静脉炎v临床表现:炎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出现发红 、 肿胀、灼热、疼痛,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静

4、脉炎v原因:由于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强的留置管,或导管放置时间过长 ,引起局部静 脉壁的化学性炎症反应;也可因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 ,引起的局部静脉感染静脉炎v 护理措施:v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减少液体刺激,保护血管v立即停止局部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 v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外敷v超短波理疗v如同时合并感染,可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四)空气栓塞空气栓塞v临床表现:输液过程中,病人感觉胸部异常不适或胸骨后疼痛 ,随即出现呼吸困难、严重发绀,伴濒死感,心前区听 诊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 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空气栓塞v原因: 输液

5、前管内空气未排尽,输液导管链接不紧密或有裂缝 联系输液中,未及时添加药液或添加后未及时排尽空气 加压输 液或输血时,无专人看守 空气进入静脉,可随血流先进入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如空气量少,则随着心脏的收缩被右心室压入肺动脉,并分散到肺小动脉内, 最后经毛细血管吸收,因而损害较小;如空气量大,则空气在右心室内 阻塞肺动脉入口,使血液不能进入肺内进行空气交换,引起机体严重缺 氧,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空气栓塞v 护理措施:v预防:输液前,排尽空气;输液中,加强巡视,及时添加药液;加压输液,专人看守v发现栓塞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抢救,立即是病人取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v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v密切观察,

6、发现问题 及时处理输输液反应应的应应急预预案v 患者发生输液反应时,应该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 换液体和输液器。v 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药。v 情况严重者应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v 建立护理记录,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v 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护理部,感染管理科 和药剂科。v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 射器分别送检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2输血反应的类型TEXTTEXTTEXTTEXT发热 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临床表现:多发生在输血过程中 或输血后12小时内, 开始病人有发冷、寒战 ,继而体温升高,可达 3841以上,持续时

7、 间由30分钟至数小时不 等;可伴有皮肤潮红、 头痛、恶心、呕吐等全 身症状,严重的可出现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 甚至昏迷发热反应原因:1)主要与致热原有关 ;2)输液过程中,违反 无菌操作原则;3)多次输血后,病人 血液中产生白细胞抗体 和血小板抗体,当再次 输血,可发生抗原抗体 反应,从而引起发热反 应发热发热 反应应v 护理措施:v预防:去除致热原,严格管理血液制品及输血器,严格执行无菌操v出现输 血反应时 ,症状轻的病人可减慢输血速度或暂停输血,一般症状可以缓解;症状较严 重的病人应立即停止输血,维持静脉通道,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处 理v对症处理v严密观察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的变化v

8、遵医嘱给予解热镇 痛药,抗过敏药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等v保留余血及输血器,以便查明原因v临床表现:大多数病人的过敏反应发 生在输血后期或即将结束时,其表现轻重不一,一般症状出现越早,反应越严重;轻者表现为 皮肤瘙痒、 荨麻疹,可在局部或全身出现,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表现为 眼 睑、口唇水肿;严重者可因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 而导致呼吸困难 ,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v原因: 病人为过 敏体质 所输入血液中含有致敏物质 多次输血的病人,体内已产生过敏性抗体,当再次输血时,此抗 体和抗原发生相互作用,而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 过敏反应过过敏反应应v 护理措施:v预防:加强对供血者的

9、选择 ,管理及教育v发生过敏反应时轻 者可减慢滴速,重者应立即停止输血,及时通知医生v对症处理v严密观察病情,监测 生命体征的变化v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等v保留余血及输血器,以便查明原因溶血反应黄疸和血红蛋白 尿(酱油色), 并伴有寒战、高 热、呼吸急促、 血压下降等头胀痛、四肢麻 木、胸闷、腰背 部剧烈疼痛等急性肾衰竭症 状,表现为少 尿、无尿,严 重者可致死亡开始阶段中间阶段最后阶段临临床表现现:溶血反应是输血中最严重的一种反应,通常输入10 15ml血后,病人即可出现症状原因原因输入变质血输入变质血输入异型血输入异型血RhRh血型不合血型不合溶血反应的原因溶血反应应v 护理措施:v 预防:

10、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血型鉴定、交叉配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严格执行采血、保存的要求,以防血液变质 。v 发现 症状立即停止输血,并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保留余血,并采集血液标本,重新做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 。v 维持静脉通路,以便急救时静脉给药 。v 保护肾脏 :可行双侧腰部封闭,或用热水袋在双侧肾 区进行热敷,以解除肾血管痉挛 ,保护肾脏 。v 碱化尿液:遵医嘱口服或静脉注射碳酸氢钠 溶液使尿液碱化,增加血红蛋白的溶解度,以减少结晶,防止阻塞肾小管。v 密切观察并记录 病人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一旦发现 少尿,尿闭,应按急性肾衰竭处理,如出现休克症状,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抗休克抢救。大量

11、输血后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肺水肿肺水肿酸中毒和酸中毒和 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出血倾向出血倾向枸橼酸钠枸橼酸钠 中毒中毒出血倾向临床表现在输血过程中, 或输血后,病人 皮肤、黏膜出现 瘀点、瘀斑,如 静脉穿刺的皮肤 出现大块瘀斑等原因由于长期反复 输入库存血或 短期内大量输 入库存血所引 起的护理措施1)预防:如大量 输入库存血,应 间隔输入新鲜血 液、血小板或凝 血因子; 2)密切观察出血 倾向枸橼酸钠中毒反应临床表现临床表现病人出现手足抽搐、出血倾向、心率缓 慢、血压下降,甚至心脏骤停等原因原因当大量输入库存血时 ,进入日内的枸橼酸钠也过 量,如病人肝功能不全,枸橼酸钠未能完全氧化, 即可与血中游

12、离钙结合,使血钙下降,导致凝血功 能障碍、毛细血管张力下降,血管收缩不良,心肌 收缩无力等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预防:每输入库存血超过1000ml时, 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10ml 2)燕麦米观察病情变化及病人输血后的 反应输输血反应应的应应急预预案v 若患者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血器 ,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 v 报告医生及病房护士长,并且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 验。 v 病情紧急的患者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 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 v 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 录,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焦虑。 v 按要求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v 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 送输血科。 v 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患者跌倒/坠床的应急预案3LOG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