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651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考物理大二轮 第15讲 振动和波动 光学考前适考素能特训(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42014 高考物理大二轮考前适考素能特训:第高考物理大二轮考前适考素能特训:第 1515 讲讲 振动和波动振动和波动 光学光学1.2013泰州二模(12 分)(1)某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为f0,在周期性驱动力的作用下做受迫振动,驱动力的频率为f.若驱动力的振幅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C.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0D. 该振动系统的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f(2)在t0 时刻,质点A开始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所示质点A振动的周期是_s;t8 s 时,质点A的运动沿y轴的_方向(选填“正”或“负”);质点B在波

2、动的传播方向上与A相距 16 m,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 2 m/s,在t9 s 时,质点B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是_cm.解析:(1)受迫振动的物体,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振动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幅最大,当驱动力的频率越远离物体的固有频率时,振幅越小,故当ff0时,该振动系统的振幅随f减小而增大,B 正确;受迫振动的物体,振动稳定后,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C 错误,D 正确(2)题图为质点的振动图象,由图象可知周期为 4 s,波源的起振方向与波头的振动方向相同且向上,t6 s 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故 8 s 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振动;波传播到B点,需要时间t1 s8 s,故t9 s 时,质点

3、又振动了 1 s( 个周期),x v16 21 4处于正向最大位移处,位移为 10 cm.答案:(1)BD (2)4 正 10222013豫北三校联考(12 分)(1)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由a向b传播,相距 10.5 m 的a、b两处的质点振动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该波的波长为_m,该波的波速为_m/s.(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以 60的入射角射到一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反射后在上方与平面镜平行的光屏上留下一光点P,现在将一块上下两面平行的透明体平放在平面镜上,则进入透明体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再从透明体的上表面射出,打在光屏上的P点,P点在P点的左侧 3.46 cm 处,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

4、为 1.73.作出放上玻璃砖后的光路示意图,标出P位置;透明体的厚度为多大?光在透明体里传播的时间多长?解析:(2)如图所示令透明体的厚度为h,则有n,即30sin sinsin60 sin所以放上透明体后出射点与入射点间距离为s1h2 33不放透明体时在虚线处这两点距离为s22h3而 ss2s1 代入数值得h1.5 cm光在透明体中传播速度为v ,传播距离为sh,所以光在透明体中c n2h cos304 33的传播时间为t 21010s.s v4 33hc n4 3hn3c3答案:(1)(n0,1,2) (n0,1,2)42 4n342 44n3(2)见解析 1.5 cm 21010 s32

5、013咸阳四校质检(12 分)(1)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从真空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经过玻璃砖折射后,从O点分别沿Oa、Ob方向射出,则在玻璃砖中a光传播的时间比b光_(填“长”或“短”),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干涉条纹间距比a光_(填“大”或“小”)(2)如图所示,实线是某时刻的波形图象,虚线是 0.2 s 后的波形图象,质点P位于实线波的波峰处若波向右以最小速度传播,求经过t4 s 质点P所通过的路程;若波速为 35 m/s,求波的传播方向解析:(2)若波向右传播:nTT0.2 s(n0,1,2,3,)3 4由v可知周期最大波速最小,当n0 时T最大值为 s. T4 15经过时

6、间t4 s,即经过 15 个整周期,所以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154A1.2 m若波向右传播:nTT0.2 s(n0,1,2,3,)3 4v T联立当n1 时,波速为 35 m/s,所以向右传播若波向左传播:nTT0.2 s1 44联立当n取 0 或其他任何正整数时,波速都不为 35 m/s,所以波不会向左传播答案:(1)长 大 (2)1.2 m 见解析4(12 分)(1)下面有关光纤及光纤通信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小B. 光在光纤中传输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C. 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介质的通信方式,光波按其波长长短,依次可分为红外线光、可见光和

7、紫外线光,但红外线光和紫外线光属不可见光,它们都不可用来传输信息D. 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低,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大小都约为 3.0108 m/s(2)如图所示,一束截面为圆形(半径R1 m)的平行紫光垂直射向一半径也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经折射后在屏幕S上形成一个圆形亮区屏幕S至球心的距离为D(1) m,不考虑光的干涉和衍射,试问:2若玻璃半球对紫色光的折射率为n,请你求出圆形亮区的半径2若将题干中紫光改为白光,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边缘是什么颜色?解析:(1)光在光纤中的传输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要求光线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则光纤

8、内芯的折射率比外套的大,A 错,B 对;只要是光波,就能够在光导纤维中传播,不管是可见光还是不可见光,都可以用来传输信息,C 错;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D 错5(2)如图,紫光刚要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光线射在屏幕S上的点E,E点到亮区中心G的距离r就是所求最大半径设紫光临界角为C,由全反射的知识:sinC1 n由几何知识可知:ABRsinCR nOBRcosCRn21nBFABtanCRn n21GFD(OBBF)D,nRn21GE ABGF FB所以有:rmGEABDnR1 mGF FBn21由于白色光中紫光的折射率最大,临界角最小,故在屏幕S上形成的圆形亮区的

9、边缘应是紫色光答案:(1)B (2)1 m 紫色52013泰州二模(12 分)(1)如图所示,a、b为两束不同频率的单色光,以 45的入射角射到玻璃砖的上表面,直线OO与玻璃砖垂直且与其上表面交于N点,入射点A、B到N点的距离相等,经玻璃砖上表面折射后两束光相交于图中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6A. 在真空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B.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C. 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D. 同时增大入射角,则b光在下表面先发生全反射E. 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a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比b光的相邻亮条纹间距宽(2)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

10、动图象,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x4.0 m,波长大于 3.0 m,求这列波的传播速度解析:(2)由振动图象可知,质点振动周期T0.4 s若该波从质点A传到质点B,取t0 时刻分析,质点A经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质点B处于波谷,则 xn(n0、1、2、3)1 4所以该波波长为 m4x 4n116.0 4n1因为有3.0 m 的条件,所以取n0,1当n0 时,116.0 m,波速v140.0 m/s1 T当n1 时,23.2 m,波速v28.0 m/s2 T若该波从质点B传到质点A,取t0 时刻分析,质点A经平衡位置向上振动,质点7B处于波谷,xn(n0、1、2、3)3 4所以该波波长为 m(n0、1

11、、2、3)4x 4n316.0 4n3因为有3.0 m 的条件,所以取n0当n0 时,3 m,波速v3 m/s16.0 33 T40.0 3答案:(1)BCE (2)见解析62013海淀模拟(6 分)如图,一束白光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在O点发生反射和折射,折射光照在光屏上,a、b为折射光的上下边界,c为反射光若入射点由A向B缓慢移动,并保持白光沿半径方向入射到O点,可以观察到各色光在光屏上陆续消失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c光逐渐变暗B. ab光带逐渐变亮C. a光与b光相比,a光先消失D. 单色光a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b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解析

12、:在光带未完全消失之前,折射光线(ab光带)强度减弱,反射光线c的强度加强,AB 均错a光与b光相比,b光偏折的程度大、其折射率大,临界角小,故b光先消失,C错b光折射率大,由nc/v,知单色光b在玻璃砖中的速度小,通过玻璃砖所需的时间长,D 对答案:D72013武昌调研(17 分)(1)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波在t0 时的波形图象,波速为v10 m/s,此时波恰传到I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8A. 此列波的周期为T0.4 sB. 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C. 质点I的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D. 当t5.1 s 时,x10 m 的质点处于平衡位置处E. 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

13、移总是相同(2)一根摆长为 2 m 的单摆,在地球上某地振动时,测得完成 100 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为 284 s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m/s2;该单摆拿到月球上去,已知月球的重力加速度是 1.60 m/s2,单摆振动周期为_s.(3)半径为R的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如图所示,O为圆心,光线沿半径方向从a点射入玻璃砖后,恰好在O点发生全反射,另一条光线平行于光线从最高点b射入玻璃砖后,在底边MN上的d点射出若测得Od ,则该玻璃砖的折射率为多少?R 4解析:(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波长为4 m,周期T0.4 s,A 对;质点 vB、F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B 对;各点的起

14、振方向都一样,此时I点刚起振且起振方向沿y轴负方向,C 对;当t5.1 s 时,x10 m 的质点处于负的最大位移处,D 错;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E 错(2)周期Tt/n s2.84 s284 1009由周期公式T2 得l gg m/s29.78 m/s242l T24 3.142 2 2.842T2 23.14 s7.02 sl g2 1.60(3)该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和r,在bOd中,bdR,sinrOb2Od

15、2174Od bd1717由折射定律有n,即 sininsini sinr1717又因为光线与光线平行,有sini ,所以n ,从而得到n2.03.1 n17171 n417答案:(1)ABC (2)9.78 7.02 (3)约为 2.038(17 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 在双缝干涉实验里,把入射光由红光换成紫光,相邻两个明条纹的间距变窄B. 摄影师在拍摄池中的游鱼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C. 电磁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D. 火车以接近光速行驶,其内站立着一个中等身材的人,站在路旁的人觉得车里的人瘦但不高(2)如图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为 0.1 m 的 13 个质点:a,b,c,d,e,f,g,h,i,j,k,l,m,它们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一列横波向右传播,在t0 时刻到达质点a,且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经 0.3 s 质点a第一次到达波谷,g点恰好开始振动则这列波的波速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