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基础技术知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3658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电基础技术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电基础技术知识(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篇:风电基础技术知识第一章第一章 风能资源概述风能资源概述第一节:风向与风速第一节:风向与风速风是大气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气象学上一般把垂直方向的大气运动称为气流气流,水平方向的大气运动称为风风 大气的运动本质上是由太阳热辐射引起的。因此,风能风能是太阳能太阳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地球表面上,受太阳加热的空气较轻,上升到高空;冷却的空气较重,倾向于去补充上升的空气。 这就导致了空气的空气的 流动流动风风。全球性气流、海风与陆风、山谷风的形成大致都如此。 风向风向与风速风速是确定风况的两个重要参数 一、风向 风向来风的方向来风的方向。通常说的西北风西北风、南风南风等即表明的就是风向。陆地上的风

2、向一般用16个方位观测。即以正北为零度,顺时针每转过22.5为一个方位。风向的方位图图示如下。二、风速 风速风速风流动的速度,用空气在单位时间内流经的距离表示 ,单位:m/s或km/h。风速是表示气 流强度和风能的一个重要物理量。风速和风向都是不断变化的。 瞬时风速瞬时风速任意时刻风的速度。具有随机性因而不可控制。测量时选用极短的采样间隔,如V1。而由伯努利方程,必使:P2 Ct时,CL将下降。 当=0(Recr 紊流雷诺数的物理意义: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雷诺数的影响雷诺数的影响考虑对NACA翼型升力曲线和阻力曲线的影响。随着雷诺数的增加:升力曲线斜率,最大升力系数与失速攻角均增加;最小阻力

3、系数减小;升阻比增加。第二节:叶轮空气动力学基础第二节:叶轮空气动力学基础一、几何描述一、几何描述叶轮轴线:叶轮旋转的轴线。旋转平面:桨叶扫过的垂直于叶轮轴线的平面。叶片轴线:叶片绕其旋转以改变相对于旋转平面的偏转角安装角(重要概念)。半径r处的桨叶剖面:距叶轮轴线r处用垂直于叶片轴线的平面切出的叶片截面。安装角:桨叶剖面上的翼弦线与旋转平面的夹角,又称桨距角,记为。半径r处叶片截面的几何桨距:在r处几何螺旋线的螺距。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1几何螺旋线的描述:半径r,螺旋升角。此处的螺旋升角为该半径处的安装角r。该几何螺旋线与r处翼剖面的弦线相切。桨距值:H=2r tg r二、贝兹理论二、贝

4、兹理论1 1、贝兹理论中的假设、贝兹理论中的假设叶轮是理想的;气流在整个叶轮扫略面上是均匀的;气流始终沿着叶轮轴线;叶轮处在单元流管模型中,如图。流体连续性条件:S1V1 = SV = S2V22.2. 应用气流冲量原理应用气流冲量原理叶轮所受的轴向推力:F=m(V1-V2)式中m=SV,为单位时间内的流量质量。叶轮单位时间内吸收的风能叶轮吸收的功率为:P=FV= SV2(V1-V2)123 3、动能定理的应用、动能定理的应用基本公式:E=1/2 mV2 (m同上) 单位时间内气流所做的功功率:P=1/2 mV2= =1/2 SV V2在 叶轮前后,单位时间内气流动能的改变量:P= 1/2 S

5、V (V21_ V22)此既气流穿越叶轮时,被叶轮吸收的功率。因此: SV2(V1-V2)= 1/2 SV (V21_ V22)整理得: V=1/2 (V1+V2) 即穿越叶轮的风速为叶轮远前方与远后方风速的均值。4 4、贝兹极限、贝兹极限引入轴向干扰因子进一步讨论。令: V = V1( 1- a ) = V1 U 则有:V2 =V1 ( 1- 2a )其中: a轴向干扰因子,又称入流因子;U=V1a轴向诱导速度。讨论:当a=1/2时,V2=0,因此aa0。a的范围: a 0 由于叶轮吸收的功率为P=P= 1/2 SV (V21_ V22)= 2 S V13a( 1- a )2 令dP/da=

6、0,可得吸收功率最大时的入流因子。解得:a=1和a=1/3。取a=1/3,得Pmax =16/27 (1/2 SV13 )注意到1/2 SV13 是远前方单位时间内气流的动能功率,并定义风能利用系数Cp为:Cp=P/(1/2 SV13 )于是最大风能利用系数Cpmax为:Cpmax=Pmax/(1/2 SV13 )=16/270.593,此乃贝兹极限。三、叶素理论1、基本思想将叶片沿展向分成若干微段叶片元素叶素;视叶素为二元翼型,即不考虑展向的变化;13作用在每个叶素上的力互不干扰;将作用在叶素上的气动力元沿展向积分,求得作用在叶轮上的气动扭矩与轴向推力。2、叶素模型端面:桨叶的径向距离r处取

7、微段,展向长度dr。在旋转平面内的线速度:U=r。翼型剖面:弦长 C,安装角。设V为来流的风速,由于U的影响,气流相对于桨叶的速度应是两者的合成,记为W。旋转 平面定义W与叶轮旋转平面的夹角为入流角,记为,则有叶片翼型的攻角为:=-。3、叶素上的受力分析、叶素上的受力分析在W的作用下,叶素受到一个气动合力dR,可分解为平行于W的阻力元dD和垂直于W的升力元dL。另一方面,dR还可分解推力元阻力元dF和扭矩元dT,由几何关系可得:dFdLcos + dDsin dTr(dLsin - dD cos )由于可利用阻力系数CD和升力系数Cl 分别求得dD和dL:dL =1/2 CLW 2C drdD

8、=1/2 CD W2C dr, 故dF和dT可求。将叶素上的力元沿展向积分,得:14作用在叶轮上的推力:F= dF作用在叶轮上的扭矩:T= dT叶轮的输出功率:P= dT= T第三章风力机的机械设计第一节:叶轮第一节:叶轮由轮毂和相连接的叶片组成。讨论要点:轮毂与桨叶的连接型式轮毂材料与检验桨叶的强度计算一、轮毂与桨叶的连接型式1、固定连接(刚性连接)三叶片叶轮大多用此连接方式。制造成本低,较少维护,无磨损。但要承受所有来自叶片的载荷。连接用螺栓的材质要好,外加防松装置。为产生锥角效应,最好使锥角 满足: tg= 气动推力/ 离心力 2、铰链式连接(柔性连接)15常用于两叶片叶轮。铰链轴分别垂

9、直于叶片轴和叶轮转轴挥舞运动不受约束。如果两个叶片固连成一体,特称为跷跷板铰链,可使桨叶在旋转平面前后几度(如5度)的范围内自由摆动,以便更利于锥角效应。变桨距叶轮中的桨叶转轴另行介绍。但扭转力矩变化较大,叶轮躁声大,结构复杂。二、轮毂材料与检验轮毂可用铸钢铸造或由钢板焊接而成。铸件不能有铸造缺陷(夹渣、缩孔、砂眼、裂纹等),否则重新浇铸。对焊接件的焊缝要进行超声波检查。大型风力机叶轮的轮毂可用加延长节的方式,简化轮毂的制造,减少出现各种缺陷的可能。对轮毂(和延长节)要进行静强度和疲劳强度分析。三、桨叶的强度计算桨叶的危险剖面:桨叶根部。 考虑桨叶处于水平和垂直两个特殊方位时的强度计算。1、桨

10、叶处于水平位置叶根载荷:重力矩(最大);气动推力产生的弯矩; 弯曲应力扭转力矩产生的弯矩;离心力: 拉应力2、桨叶处于垂直位置偏航时的陀螺力矩为:M=2J sint 当t 为0 (即处于水平位置)时,M 为0 ; 当t 为 90 时,M 最大。 外加其它正常作用的载荷,桨叶根部应力最大。 16第二节:第二节: 齿轮箱与刹车齿轮箱与刹车大型风力机的转速大多在3050rpm之间,也有更低的(考虑桨叶离心力与叶尖线速度),与发电机之间存在较大的转速差。故设置传动装置齿轮箱。传动装置包括:增速器、联轴器等。一、齿轮箱基本要求:重量轻、效率高(尤其对大型风力机)、承载能力大、躁声小、起动力矩小。类别:定

11、轴齿轮传动齿轮传动 行星齿轮传动混合轮系传动600600kwkw风力机用的齿轮箱风力机用的齿轮箱二、机械刹车二、机械刹车一般有两种刹车装置:运行刹车:正常情况下反复使用。紧急刹车:出现运行故障时使用。18安置位置:低速端或高速端。三、空气动力刹车用途:常用于失速型风力机的超速保护,作为机械刹车的补充。原理:通过改变桨叶的升阻比。实现:常通过超速时的离心作用。 第三节:第三节: 对风装置对风装置为了使风力机有效地捕捉风能,应保证叶轮始终基本上处于迎风状态。这里简单介绍电动对风装电动对风装置置。大中型风力机中普遍使用电动对风装置。一、系统组成风向标,控制电路,偏航齿轮,伺服电机,刹车等。二、对风原

12、理19三、其它问题偏航角速度: 0.0260.035rad/s(1/4r/m1/3r/m) 回转制动器的应用: 保证对风可靠。第四节:第四节: 塔架塔架 型式有拉索式无拉索式 桁架式圆筒式塔架高度第五节:调速(限速)方式第五节:调速(限速)方式在一定的风速变化范围内自动限制转速和功率。调速原理:叶轮输出功率:P=1/2CpSV13 改变S: 叶轮侧偏 改变Cp: 变 桨距、失速 。一、变桨距调节一、变桨距调节1、调节原理佳与CL 及Cp 关系; 利用= - (桨距角 ) 202 、实现方式 全桨叶变桨距,叶尖局部变桨距。 全桨叶变桨距方式 1)离心式 2)风压式:利用风压中心与转轴中心不重合的

13、特点。3)伺服机构式二、失速调节 1、失速现象当桨叶上的攻角增大到一定数值时,在翼型上翼面流动的气流产生偏离而不能附着在上面(称为脱落或分离)的现象。W V额定风速 V 正常气流 -UW V额定风速 V 失速 -U几点说明:正常流动时,流线平滑且流过上翼面。这种流动从翼型前缘邻近到剖面的最大压力点处是加速进行的,然后沿着上翼面的其余部分到后缘缓慢减速。对于保持附着在上翼面的流动来说,这种减速必定是非常缓慢的。当攻角足够大(大于失速攻角)时,上述的“减速”加大而使附面层无法保持,使气流从翼型表面分离失速。21一般来说,失速攻角在12左右(大致相当于升力系数为1. 2)。同时,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

14、于翼型形状和雷诺(Reynolds)数。未失速的翼型具有低阻力且升力系数随攻角线性增加的特性。而失速的翼型阻力加大,升力大大降低。2、失速调节根据翼型上升力L、阻力D与驱动力矩T、推力F之间的关系以及叶轮输出功率P=T,失速时的驱动力矩不再增加,使叶轮的转速维持近似的恒定,而功率也不再增加。由于叶尖处的安装角 较小,其攻角较大而接近失速状态。一旦风速超过额定值,叶尖首先进入失速状态。叶轮输出的最大功率对叶片的安装角的变化很敏感,大体上是安装角越大,开始失速时的风速越大,而最大功率也越高。采用失速调节时的安装角应该相当准确,以免不必要的空气动力损失而影响出力。3、失速调节的特点优点无变桨距调节时的运动机构,轮毂结构简化,生产成本降低,维护费用减少。失速后,阵风对叶轮的输出功率影响不大,即该功率不会随阵风出现太大的波动。因此风力机无需进行功率调节,进而省去功率调节系统的费用。 缺点需可靠的刹车以免在风速过大失速消失后出现飞车,这导致了额外的费用。由于随风速的增加,气动推力加大,即便功率恒定或稍有下降。此时叶片、机舱和塔架上将承受较高的动态载荷。在频繁的刹车过程中,使叶片与传动系统产生较大的动载荷。起动风速较高,使起动性较差。在低空气密度地区难以达到额定功率。 第六节:桨叶设计中的若干问题第六节:桨叶设计中的若干问题22一、 叶轮的总体参数一台设计良好的风力机必须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