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301604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农学院毕 业 论 文中文题目: :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英文题目: Anatipestifer in ducks infected identification and susceptibility testing 学生姓名 玉苏普卡迪尔.阿卜杜拉 系 别 动物科学系 专业班级 2010 级动物医学专业升本班 指导教师 贾 英 科 成绩评定 2012 年 6 月1目 录1.前言.41.1 分类41.2 血清型41.3 诊断.42 试验材料.52.1 试验设备522 试验用具.52.3 试验试剂.52.4 试验用病料.53 试验方法53.1 细菌分离鉴定.53.2 触片染色镜检63.

2、3 菌落观察63.4 肉汤增菌培养基 .63.5 生化试验.63.6 药敏试验.64 试验结果.64.1 染色镜检结果64.2 菌落观察结果64.3 生化试验结果724.4MIC 测定结果.85 讨论分析.85.1 生化鉴定试验注意内容.85.2 形态学坚定地意义95.3 药物筛选与治疗.96 总结12参考文献13致谢13附录1:外文文献14附录2:外文文献中文译文223摘 要从天津不同地区临床疑似鸭疫里氏杆茵感染病死鸭中分离到12 株鸭疫里氏 杆菌,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怔、生化试验,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采用 微量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了14 种常用抗菌药物对12 株鸭疫里氏杆菌的 抗菌活性,结

3、果表明,有2 个菌株均对14 种药物高度敏感,其MIC值均 1g/ mL,其它菌株MIC值差异较大,所有抗菌药对Y4 菌株的最小抑菌 浓度较高,其MIC值均32g/ mL。 关键词:鸭疫里氏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ABSTRACTAbstract: Twelve bacteria strains were separated from dead ducks in different areas of Tianjin Province. They were identified as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by bacteria morphology, cultur

4、al characteristic and biochemical test. Using the micro liquid two-fold dilution metho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14 antibiotics against 12 Riemerella anatipestifer strains was determin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 of 12 strains were sensitiveto all the 14 antibiotics and all the MIC values were eq

5、ual or less than 1g/mL. There were significantdifferences among the MIC values of other strains. The MIC values of Y4 strainto all the drugs were very high and all the MIC values were equal or greater than 32g/mL.Keywords:Riemerellaanatipestifer;isolation;identification;drugsensitivitytes4t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

6、及药敏试验玉苏普卡迪尔.阿卜杜拉(天津农学院 动物科学系 )1 前言鸭疫里氏杆菌( r iemer ella anat ip estif er , RA ) 是引起雏鸭、雏火鸡以及雏鹅等多种禽类感染发 病的病原, 对18 周龄的鸭危害最大, 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 病变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 囊炎、脑膜炎以及部分病例出现干酪性输卵管炎、结膜炎、关节炎为特征, 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 过去一直认为该病原早由Hendrickson 等报道于1932 年, 但德国学者Seg er s 等( 1993) 认为该病 原最早由Riemer 首次报道于1904 年, 引起鹅群发生败血症。本病曾先后被称之为

7、“新鸭病”、 “鸭败血症”、“传染性浆膜炎”、“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感染”。目前, 在世界各养 鸭国家和地区, RA 是造成肉鸭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之一。目前该病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菌的分 类、血清型和疫苗研究方面。 1.1 分类 Hendrickso n 等( 1932) 将本菌命名为鸭疫斐佛氏菌。Bruner 等( 1954) 将本菌命名为鸭疫莫拉克 氏 菌( 共同) 和鸭疫巴氏杆菌( 形态) 。Bang un 等( 1981,1987) 认为本菌不属上述2 种。Rossau ( 1991) 将本菌划归黄杆菌/ 噬纤维菌rRNA 同源群。在第九版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中, 将其列为位置

8、 未定的种。德国学者Seg er 等( 1993) 在Rossau 基础上, 通过对16S rRNA 序列和DNA-rRNA 杂 交结果以及细胞内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 指出: 引起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细菌不应为莫拉 克氏菌和巴氏杆菌。提出将本菌归列为黄杆菌/ 噬纤维rRNA 同源菌群,同时将其划为独立的一属, 并将本菌的命名由鸭疫巴氏杆菌更改为鸭疫里氏杆菌。 1.2 血清型 目前, RA 血清型分类都是基于凝集试验和琼脂凝胶试验。按照Sandbu 等( 1991) 建议形成的分型 系统, RA 共21 个血清型, 由此前的17 个血清型, 加上Lo h 等( 1992) 报道的18、1

9、9 Pathanasophon 等( 1995) 报道的20、21 型。但Ry ll 等( 2000) 认为20型参考菌株670/ 89 不属于RA, 故实际上RA 只有20个血清型。我国自1982 年郭玉璞等在北京确定血清1 型鸭疫里氏杆菌的存在后, 全国各地相 继有本病的报道, 直到1987 年仍然认为我国仅有血清1 型鸭疫里氏杆菌存在, 但据张大丙等( 1999) 报道, 从北京、河南、上海分离并鉴定了1、2、6、10、11、13、14 等7 个血清型, 血清10 型更易感 染3周龄以内的小鸭。此外张大丙等( 2002a, 2002b) 还报道, 6 和12 型、1 2 和16 型存在交

10、叉凝集反 应, 2 和17型有单向或双向交叉凝集反应。2002 年又报道从河北分离鉴定了1 5型。汪铭书等( 2 001 , 2 002 ) 先后在全国28 和25 个省( 市、自治区) 分离到血清3型和血清5 型鸭疫里氏杆菌, 因此我国 至少有1、2、3、5、6、10、1 1、13、14、15 等10 个血清型。由于地域差异性, 鸭疫里氏杆菌在不同 国家的流行情况不一。 1.3 诊断 本病的诊断仅仅靠临床症状是不可靠的, 必须依靠RA 的分离, 以便与其他引起相似症状或损伤的病5原区别, 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或沙门氏菌。然而由于其它细菌的优势生长或是刚好在败血 症时期, 从病料中分离往

11、往是困难的( Hig gins 等,2000) , 因此, 在诊断上要注意。适于分离的组织 有: 心血、脑、气囊、肝和病变中的渗出物等, 此外还有骨髓。从骨髓中分离病原, 简单易行, 不易 污染。用于分离培养RA 的培养基有胰酶大豆琼脂( T SA ) 、血液琼脂、巧克力琼脂、P-L 培养基 等固体培养基以及相应的液体培养基和胰蛋白胨肉汤( TB) 、胰蛋白胨葡萄糖硫胺素肉汤( TGT )等。 鸭疫里氏杆菌的鉴定方法, 最常用的有生理生化试验, 但由于本菌营养要求较高, 用商用生化管做生 化试验产生的结果往往不稳定、不一致, 因此采用自制生化管, 试验结果往往更可靠、典型。 血清 型的确定对选

12、用适当的疫苗预防该病有重要意义。平板( 试管) 凝集反应和琼脂扩散试验可用来鉴 定血清型, 但要考虑某些血清型间的交叉凝集反应。必要时可测定细菌DNA 的G+ C 百分含量以及 未定型菌与定型菌进行DNA 同源性比较, 以便从基因组水平上归类或鉴定) 本试验通过细菌形态、培养特征和生化试验鉴定所分离菌株,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 阿莫西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米卡星、庆大 霉素、黏菌素和亚胺培南等14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对12 株临床分离的鸭疫里氏杆菌的 最低抑菌浓度,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提供重要依据。近日从某个养殖厂采取病料,遂将剖解后采取的

13、病料,用于实验室鸭疫里氏杆菌检验和药敏实验。现将具体方法、操作过程、结果分析等介绍如下。2 试验材料2.1 试验设备超净工作台、恒温箱、高压蒸汽灭菌器、冰箱、干热灭菌器、电子天平。2.2 试验用具锥形瓶、试管、烧杯、平皿、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棉塞、纱布、擦镜纸、酒精灯、微量移液器、火柴、接种针、量筒、染缸、 细菌涂布棒、钥匙、游标卡尺、镊子、洗瓶.2.3 试验试剂普通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巧克力平板、伊红美蓝平板、麦康凯平板、TSA及TSB培养基、香柏油、 二甲苯、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革兰氏碘液、95%酒精脱色液、沙皇染色液、75%酒精、 蒸馏水、乳糖发酵管、麦芽糖发酵管、甘露醇发酵管、蔗糖发酵管、甘露糖发酵管、木 胶糖发酵管、尿素发酵管、蕈糖发酵管、N乙酰葡糖胺发酵管、硝酸盐发酵管、药敏 片(阿莫西林、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多西环素、阿米卡星、 庆大霉素、黏菌素和亚胺培南)2.4 试验用病料天津市某养殖厂病死鸭采集病料3 试验方法3.1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采取病死鸭心血、肝脏和脑组织等病料分别接种于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巧6克力琼脂平板、鲜血琼脂平板和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置烛缸内37培养2448 h。观察 菌落形态,挑取单个疑似菌接种于巧克力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汽车维修/保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