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7415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及其化合物模拟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09 安徽师大附中期中)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以及生产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下列关于金属的一些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B.工业上金属 Mg、Al 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C.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D.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金属冶炼的有关知识。合金的性质优越于成分金属的性质,A 对;金属镁的制备是通过 电解熔融的氯化镁,而金属铝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因为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B 错;金属冶 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C 对;越活泼的金属形成的阳离子越稳定,越难得电子被还原, D 对。

2、 答案:答案:B 2.(2009 丰台区统考)关于镁和铝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镁、铝在常温下都能被氧气氧化 B镁、铝均须密封保存 CMgO 和 Al2O3都是碱性氧化物 D镁铝合金的硬度比镁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镁铝都是活泼金属,常温下都能被氧气氧化,A 对;镁铝被氧 气氧化成致密的薄膜后能稳定存在,不用密闭保存,B 错;Al2O3是两性氧化物,C 错;合金的硬度一般 比原来的成分金属大,D 错。 答案:答案:A3. (2010 安徽调研)2009 年 10 月 1 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国庆阅兵仪式,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 国力,其中坦克的展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亮

3、点。坦克的制造材料主要是各种金属的合金,铁便是其中十 分重要的一种。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单质只具有还原性,其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 B常温下,单质铁与浓硫酸不反应 C铁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其原子序数为 26 D比较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纯铁比生铁的快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铁的化学性质。+2 价铁能表现还原性,A 错;常温下,铁能与浓硫酸反应而钝化,B 错; 因构成原电池,生铁与盐酸反应快,D 错。 答案:答案:C 4.(2009重庆市调研)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三的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 A熔点很高 B与铁在高温下发生放热反应 C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熔融

4、后可以导电学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氧化铝的性质。地壳中含量第一和第三的两元素分别为氧和铝,该化合物为氧化铝。氧 化铝的熔点很高,A正确;铝的金属性比铁强,铁不能置换出氧化铝中的铝,B错;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能够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C正确;氧化铝为离子化合物,熔融后完全电离,可以导电,D正确。 答案:答案:B 5.(2009 惠州市模拟)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由于铝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可以通过铝热反应冶炼某些高熔点金属 B由于铝在空气中容易锈蚀,所以铝制品的使用寿命都很短 C常温下,由于铝与浓硫酸钝化时不反应,所以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硫酸 D由于铝的导电性比铜、银都强,所以常用其制

5、造电线、电缆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铝的性质及应用。铝的还原性很强,可用于冶炼金属,A 对;铝在空气中易生成氧化膜, 从而起保护作用,B 错;钝化并非不反应,而是反应形成了氧化膜,C 错;导电性 Al 没有 Cu、Ag 强,但 是铝比铜、银价格低,用其制造电线电缆是为了节约成本,D 错。 答案:答案:A A6.(2010 西安市质检)合金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溶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分析下表数据,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钠铜铝铁熔点 /oC97 .810 3866 0153 5沸点 / oC88 325 6724 67275 0A.铜和铝 B.铁和钠 C.铁和铜 D.铝

6、和钠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形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知,铁融化时,钠已经汽化,故铁和 钠不能形成合金。 答案:答案:B7. ( 2010 陕西渭南质检)化学反应的进行往往需要特定的条件或定量关系,下列情况最终产物种类或质量 不受影响的是 ( ) A金属钠在常温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 B金属铜与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 C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氯化铝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顺序不同 D等量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或用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置换氧化铜来制取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用量对反应产物的影响。金属钠与氧气常温、加热条件下分别生成 氧化钠、过氧化钠,A 不正确;金属铜与

7、浓硝酸或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别是 NO2、NO,B 不正确; C 项反应的过程中现象不同,但是从总量的角度分析最终产物相同,正确;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前 需要消耗氢气排净置换装置中的空气,反应后需用氢气氛围冷却铜粉从而导致最终得到的铜少,并且最 终得到的产物中有水,D 错。 答案:答案:C 8. (2010 湖北钟祥六中检测)纳米材料是指由极细晶粒组成,特征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nm)的固态材 料。纳米技术所带动的技术革命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远远超过电子技术。下列关于纳米技术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将纳米材料分散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用纳米级金属颗粒粉剂作催化剂可加

8、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C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但并不能说明“纳米铜”比铜 片更易失电子 D银器能抑菌、杀菌,纳米银粒子植入内衣织物中,有奇异的抑菌、杀菌效果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纳米材料的应用及金属单质的性质。纳米材料的维度尺寸在纳米量级(1100nm),因此具 有胶体的性质,A 正确;催化剂可加快反应速率,但不能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B 错;“纳米铜”颗粒小, 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可燃烧,但原子结构没变,C 正确;纳米材料具有优于普通材料的特殊性能,如 耐磨、耐高温、抗腐蚀、杀菌等,D 正确。 答案:答案:B 9.(2010 浙江金华十校模

9、拟)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内容实验目的A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B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制取氢氧化铝C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发制氯化铁晶体D把铜和银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验证铜比银活泼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及实验中的基础知识。A 项,钠投入 CuSO4 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 然后生成 Cu(OH)2沉淀,而不是置换反应,故错。B 项为实验制取 Al(OH)3的正确操作。C 项,FeCl3溶液 在加热过程中,Fe3水解生成 Fe(OH)3胶体和 HCl,在加热过程中 HCl 挥发,导致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 多的 Fe(OH)3而无法得

10、到氯化铁晶体,故错;D 项,铜与银插在稀 H2SO4中,不能形成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构成原电池,所以无法判断。 答案:答案:B B10. (2010 江西新余一中模拟)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

11、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镁与溴水反应的实验探究。根据中题中的四组实验知,镁粉与冷水不反应,与液溴不反 应,与溴水中的 HBr 发生微弱的反应,但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 去,说明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答案:答案:B11. (2010 潍坊市期末)科学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宣布发现了铝的超原子结构 Al13和 Al14,当这类 超原子具有 40 个价电子(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又称为价电子)时最稳定,在质谱仪上可检测 到稳定的 Al13-和 Al1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l14与 Al 化学性质相似,都具有较强的还

12、原性 BAl13超原子中 Al 原子间是通过共价键结合的 CAl14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l14+2HCl=Al14Cl2+H2 DAl13表示质子数为 13 的铝原子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铝单质的结构、性质及反应。表示质子数为 13 的铝原子的是13Al,故 D 错;Al14与 Al 均易失电子形成稳定的 Al142+与 Al3+,具有较强的还原性,A 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超原子,原子之 间通过共价键相连,B 正确;因为 Al142+稳定,故 C 正确。 答案:答案:D 12. (2010 福建宁德期末统考)下列实验中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 ) A1 mol 铜片与

13、含 2 molH2SO4的浓硫酸共热 B1 mol MnO2粉末与含 2 mol H2O2的溶液共热 C常温下 1 mol 铝片投入足量的浓硫酸中 D常温下 1 mol 铜片投人含 4 mol HNO3的浓硝酸中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反应。因浓硫酸变稀后不会继续与铜反应,所以 A 中铜片不能完全溶 解;B 中 MnO2作催化剂,不溶解;C 中铝片与浓硫酸常温下钝化,不溶解;铜与浓、稀硝酸均能反应, D 中铜片可完全溶解。 答案:答案:D 13. (2010 潍坊市期末)研究发现铜具有独特的杀菌功能,能较好地抑制病菌的生长。在工业上铜的冶炼大 致可分为:富集:将硫化物矿石进行浮选

14、;焙烧,主要反应为:2CuFeS2+4O2=Cu2S+3SO2+2FeO(炉 渣);制粗铜,在 1200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Cu2S+3O2=2Cu2O+2SO2;2Cu2O+Cu2S=6Cu+SO2;电 解精炼。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述生产过程中的尾气可以通入氨水中,生产氮肥 B每生产 6mol Cu,理论上需消耗 11mol O2 C反应 2Cu2O+Cu2S=6Cu+SO2中的还原剂是 Cu2S D电解精炼时,粗铜应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单质铜的冶炼及有关反应的分析。SO2的尾气处理方法之一就是通入氨水中,生成亚硫酸氢铵,进一步生成硫酸铵化肥,A 正确;由方程

15、式可知,生产 6mol Cu,共需 3mol Cu2S,则共需 O2为: 12 mol +3 mol =15 mol,B 错;硫元素化合价升高,Cu2S 为还原剂,C 正确;电解精练时,粗铜作阳极, 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 正确。 答案:答案:B14. (2010 江苏盐城调研)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物质 编号物质转化关系甲乙丙丁CuCuOCuCl2Cu(NO3)2Na2CO3NaOHNaHCO3CO2(NH4)2SO3CaSO3SO2NH4HSO3Al(OH)3Al2O3NaAlO2AlCl3A B C D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分别四个选项中的四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都成立。 答案:答案:A15. (2010 福建三校联考)将质量为 m g 的铁粉与铜粉的混合物,溶于 100mL 4molL1 HNO3溶液(过量), 充分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为 0.05mol NO,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NaOH 溶液至沉淀完全,则沉淀质 量为 ( ) A 5.52g B (m+6.8)g C (m+2.55)g D (m+12.0)g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金属与酸反应的有关计算。沉淀的质量就是铁粉和铜粉的质量加上“OH-的质量” ,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