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5480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 科学 上 第二章 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初三科学科学第二章笔记大全第二章笔记大全2-1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物质的分类和利用一、物质分类的方法: 一) 根据纯净物的物理性质不同,如颜色颜色、状态状态、气味气味、硬度硬度、密度密度、溶解溶解 性性等,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二)根据纯净物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同,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对纯净物 进行分类。 根据已知物质和未知物质的特性,如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可燃性等 可运用实验实验方法,通过对比也可以对物质进行分门别类。 (一)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根据元素组成的不同,可分为单质和化合物两 大类。 (1)单质单质:由

2、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N2、Fe、S 等 A.特征特征:同种元素组成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C.分类分类:按性质不同 金属 Cu Fe Mg 等非金属 O2 C S 等D.注意点注意点: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O2和 O3 (2)化合物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H2O、P2O5、 、烧碱、纯碱等A.特征特征:不同种元素组成是纯净物 B.判别依据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纯净物是否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C.分类分类: 按元素组成 金属氧化物 CuO Fe2O3 CaO MgO 等非金属氧化物 CO2 CO

3、 H2O SO2等(3)氧化物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如:H2O、P2O5、Fe2O3、CuO 等 A.特征特征: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必含氧元素 B.判别依据判别依据:先确定是不是属于化合物 是否由“二元一氧”组成金属氧化物 CuO Fe2O3 CaO MgO 等 C.分类分类:按元素组成非金属氧化物 CO2 CO H2O SO2等(二)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化合物根据其组成中是否含碳元素,可分 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1)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A.定义定义:由碳以外的其它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组成特征:一般不含碳元素(除碳的氧

4、化物、碳酸及碳酸盐外) C.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少数含碳的化合物如 CO、CO2、H2CO3、碳酸盐属于无机化合 物。 (2)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A.定义定义:含碳的化合物。 B.组成特征组成特征:一定含有碳元素 C.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具可燃性,燃烧时生成 CO2和 H2O。 加热时易炭化:加热或不完全燃烧时有黑色的炭生成。二、区别金属与非金属名称外观名称外观铝银白色的固体汞银白色的液体金金黄色的固体溴红棕色的液体铁银白色的固体硫淡黄色的固体碳黑色固体磷白色或红色的固体注意点:注意点:(1)金属一定能导电、导热,但能导电导热的单质不一定是金属。 如非金属石墨也能导电,也能导热。 (2)金属在

5、常温下,除汞是液态外, 一般都是固态。非金属在常温,除溴 是液态外,一般都是气态或固态 。 【讨论】现有一种单质,要分辨它是金属还是非金属,应用什么方法? (1)放在光照处,根据颜色可分辨,具有特殊金属光泽的是金属单质,反之 是非金属单质。 (2)手拿单质在火边烤,根据导热性可分辩,手感到单质发烫的,具有导热性是金属,反之是非金属。 (3)用硬物单击单质,可根据可锻性来分辨,可锻的是金属,重击后碎裂的 是非金属。 (4)用力拉单质,可根据延展性来分辨,伸长的是金属,发生折断的是非金 属。属。 【讨论讨论】1、银是最佳的导热体,为什么银不宜用来制造煮食器皿?试举出二 种原因。 银器煮食回产生银器

6、煮食回产生 Ag+,Ag+会对人体有害,会对人体有害,银太贵,银太软。银太贵,银太软。 2、为什么装食品的罐头一般用镀锡的铁制造,而不用锡制造? 锡太软不能制造罐头壳,而镀锡的铁片却能防止铁生锈。锡太软不能制造罐头壳,而镀锡的铁片却能防止铁生锈。2-2物质转化的规律物质转化的规律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实验一实验一】:1.取一药匙硫黄,观察其外观: 淡黄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2.将硫黄放到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点燃硫黄,观察现象: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把燃烧着的硫黄放进盛的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现象:明亮的蓝紫色

7、火焰,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热,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点燃点燃 用化学方程式: S +O2 = SO2。 【实验二实验二】:取2杯蒸馏水,向其中1杯蒸馏水中吹气或通二氧化碳。然后,分 别向2只烧杯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比较2只烧杯中液体出现的现象并说明 原因。 1、 分别搅拌2只2烧杯中的液体,3分钟后,静置片刻,你发现了什么?吹 气或通二氧化碳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2、 将盛有液体的烧杯分别放到热水中,搅拌3分钟,你又发现了什么? 现象:加热后,红色变成紫色。加热后,红色变成紫色。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讨论讨论】: 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

8、物质的转化? CCO2H2CO3Na2CO31)C + O2 = CO2 2)CO2 + H2O = H2CO3 3)H2CO3 + 2NaOH = Na2CO3 + H2O 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非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酸酸 二、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 【实验一实验一】:O2H2O1.用磁铁接近混合物,你看到什么现象:铁粉被吸出。铁粉被吸出。 2.将混合物放进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生成黑色固体生成黑色固体 3.生成物外观如何?黑色固体黑色固体磁铁能否吸引生成物?不能吸引不能吸引4.用化学方程式:S + Fe =

9、FeS。 【实验二实验二】:在蒸发皿中放1小块生石灰,加水,搅拌,有什么现象? 变成白色粉末,放出大量热变成白色粉末,放出大量热。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O + H2O = Ca(OH)2 。 【讨论讨论】: 怎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转化?CaCaOCa(OH)2CaCO31)2Ca + O2 = 2CaO 2)CaO + H2O = Ca(OH)23)Ca(OH)2 + CO2 = CaCO3+ H2O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 水水 碱碱 (只有只有4种种:CaO Na2O K2O BaO )自然界中仅有少量金属是以单质(游离态

10、)单质(游离态)形式存在;大多数都是以化合化合 物(化合态)物(化合态)形式存在。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从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金属氧化物中夺取氧元素。【实验一实验一】: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加热后发现试管黑色粉末变成红色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生成 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铜和二氧化碳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C 2CuO = 2Cu + CO2 炽热的碳还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炽热的碳还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一氧化碳、氢气也可以夺取氧化物中的氧一氧化碳、氢气也可以夺取氧化物中的氧。 【实验实验二】: 1、孔雀石颜色绿色绿色 2、气体的水溶液pH值大约是6.5(显酸性显酸

11、性) 3、孔雀石在加热时什么变化?绿色粉末变成黑色绿色粉末变成黑色 4、以上变化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 2CuO H2O CO2 5、黑色粉末变成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红色,试管口有,试管口有小水珠小水珠6、化学方程式:CuO H2 H2O Cu【讨论讨论】: 1、由氧化铜制取铜还有什么方法? 还可以用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还可以用氢气、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 2、为什么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开始时,要先通氢气,再加热氧化铜?防止加热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导致爆炸防止加热氢气和空气混合气,导致爆炸 3、铜在空气中加热容易氧化变成氧化铜,你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反应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

12、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反应结束后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被氧化 【实验三实验三】: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 现象:红色的铁锈变成黑,红色的铁锈变成黑,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3COFe2O3 = 2Fe + 3CO2三、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实验】:鸡蛋的变化 1. 将一只鸡蛋放到盛的稀盐酸的容器中,观察现象是:鸡蛋不断地上浮和下沉鸡蛋不断地上浮和下沉。2. 两分钟后,将生鸡蛋从酸中取出,用水冲洗干净,蛋壳发生什么变化? 蛋壳凹凸不平蛋壳凹凸不平。 3. 将鸡蛋继续放置盐酸中,10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鸡蛋又发生什么变化? 变成软

13、壳蛋变成软壳蛋。4.解释变化的原因:CaCO3 + 2HCl = CaCl2 + CO2 +H2O。【探究一】:根据下列表格,讨论各类物质间的互相转化规律:A.两条纵线:两条纵线:1. 金属金属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碱碱 盐盐2. 非金属非金属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酸酸 盐盐B.四条横线:四条横线:金属金属 + 非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无氧酸盐2Fe + 3Cl2 = 2FeCl3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含氧酸盐金属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碱碱盐盐盐盐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酸盐盐+ O2+ H2O+ 酸酸+ O2+ H2O+ 酸酸CaO

14、 + SiO2 = CaSiO3酸酸 + 碱碱 盐盐 + H2OHCl + NaOH = NaCl + H2O盐盐 + 盐盐 新盐新盐 + 新盐新盐AgNO3 + NaCl = NaNO3 + AgClC.两条交叉线:两条交叉线:1.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 酸酸 盐盐 + H2O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2.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碱 盐盐 + H2OSO2+ 2NaOH= 2Na2SO3 + H2O D.两条弯线:两条弯线:1. 金属金属 + 盐盐 新金属新金属 + 盐盐Fe + CuSO4= Cu + FeSO42. 金属金属 + 酸酸 盐盐 +

15、H2Zn + H2SO4= ZnSO4 + H2【探究二探究二】:根据下列表格,查找各类物质主要的化学性质:如:酸的性质交叉线:酸交叉线:酸 + 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盐盐 + H2O横线:酸横线:酸 + 碱碱 盐盐 + H2O弯线:酸弯线:酸 + 金属金属 盐盐 + H2竖线:酸竖线:酸 + 盐盐 新酸新酸 + 新盐新盐【探究三探究三】:根据下列表格,查找制取各类物质的可能途径:如:制取盐的可能途径:(8条)1.金属金属 + 非金属非金属 无氧酸盐无氧酸盐2.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含氧酸盐含氧酸盐3.酸酸 + 碱碱 盐盐 + H2O4.盐盐 + 盐盐 新盐新盐 + 新盐新盐5.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 酸酸 盐盐 + H2O6.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碱 盐盐 + H2O7.金属金属 + 盐盐 新金属新金属 + 盐盐8.金属金属 + 酸酸 盐盐 + 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