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5451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青少年犯罪问题及安全防范知识讲座(2014年12月)各位老师、同学们:下午好,很高兴今天有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青少年犯罪、如何保障人身安全的话题,开展这个讲座目的是为了让在座各位增强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增加安全防范知识,保障人身安全。第一部分:青少年犯罪问题第一部分:青少年犯罪问题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逐年攀升,不仅人数增多,而且涉及面广,已成为各界注目的社会问题。全国未成年人犯罪表现出以下特点:1、是犯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向低龄化发展;2、多为合伙作案,并以抢劫、盗窃、故意伤害、寻衅滋事、强奸五类犯罪最为常见;3、犯罪动机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可控性。有效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尤其是在校学生的

2、犯罪行为,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今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之一。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包括本人、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一、犯罪原因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因素主要有:1、生理特点、知识阅历、认知能力等是主观原因,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多数青少年具有好奇、利己、攀比、逆反、模仿、寻求刺激等倾向,而且容易冲动,2自我克制能力差,做事不计后果。由于青少年固有的生理和性格特点,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很容易由于一念之差走上犯罪的道路。如:2010年4月,九江中学发生一起杀人案。该案犯罪嫌疑人梁演滨(男,18岁,南海区金沙镇)与被害人曾产生矛盾,有较大的作案嫌疑。案件起因由于死者黄靖敏

3、之前对其展开追求,但梁演滨拒绝了黄,黄因爱生恨,在同学间说其不喜欢女孩,是同性恋。2010年4月5日20时许,为报复死者黄靖敏对其进行侮辱,梁将死者相约至九江中学奇山山腰处,两人见面后,梁演滨持水果刀刺向死者黄靖敏的背部、腹部及颈部,致黄靖敏当场受伤流血,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审讯的民警讲,案发后,梁某悔恨不已,无法相信自己杀死同学的事实。2、青少年法律知识匮乏,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认知能力差。青少年虽然在年龄上已接近或达到成年人,但人生阅历浅,普遍缺乏法律知识,并且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区分是非善恶的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和诱惑。(二)、学校方面的因素国家

4、虽然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但是社会流浪生还是大量存在,而社会对这些流浪生的管理也是个盲区,这也是犯罪主体低龄化的重要原因。31、有的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学生的法制道德教育;2、学生家长普遍反映,学生任务重、压力大,无暇学习法律知识;3、个别老师对学习差的学生不是耐心的教育帮助,而是人格侮辱,甚至为了不拉自己的后腿而排斥,对后进生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导致部分学生中途辍学而走上犯罪道路,甚至产生对社会的极度报复心理;(三)社会环境的问题。1、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文化来自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其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疾恶如仇,生活洒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的青睐,如果缺乏引导,容易使

5、青少年对其中的部分不良因素片面模仿,成为现代校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二是社会腐朽生活方式和丑恶现象的影响。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生活上讲究享受,追求高消费,讲排场,摆阔气等腐朽生活方式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影响,很容易侵蚀青少年人群。三是社会违法犯罪团伙和犯罪分子的诱骗、教唆、威胁,对缺乏分辨力的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诱惑力和侵蚀性。犯罪分子往往抓住青少年的性格方面的弱点和犯罪后判罪量刑轻等特点,教唆、胁迫、诱骗青少年实施犯罪。42、法制建设的多方面不完善。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或伤害致死、抢劫、强奸、贩毒、投毒、爆炸等

6、罪行的,负刑事责任。除此之外的其他犯罪行为不负刑事责任。行政法规对少年管教的对象和条件限制也非常严格,这样好多未成年人因不是治安处罚的对象,只能抓了放放了抓。这种法制的盲区使得好多未成年人被释放后,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没有人能把我怎么样,藐视法律的权威。法律本来是用来保护人的,现在却成为犯罪的加速器。(四)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1、学习法律、法规,特别是多学习刑法、刑诉法,培养自己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感情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使自己养成良好的守法习惯。增强法制观念,使自己知法、懂法、守法,远离犯罪。2、慎交朋友。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年轻人喜欢结交朋友,如果朋友中有品德不良、行为不

7、轨者应该立即与其断绝来往。3、不涉足不健康场所。一些舞厅、迪吧、录像厅、网吧等容易藏污纳垢公共娱乐场所给青少年身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青少年文化素质低,涉世不深,自身素质不高,分辨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较差,很难抵制各种侵蚀,一旦受到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影响,5就争相仿效江湖义气和哥们义气等封建糟粕,拉帮结伙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割据势力,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4、心理预防。青少年处在身体发育生长、不成熟向成熟转化的时期,身心发展尚未定型,认识能力有限,而情绪则比较强烈带有很大的冲动性,其行为常受感情或情绪的左右,经常产生“理智与感情之间的矛盾”,在个人情绪激愤时的理解力和自制力

8、都明显降低,往往做出人们意料不到的行为。所以同学们在遇到问题时要及时与老师、同学、家长沟通,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要一时冲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第二部分:安全防范知识第二部分:安全防范知识下面讲一讲安全防范问题,最近,发生在学校、学生身上的安全事件很多,如某高一级女学生在XX广场路段被持刀男子抢劫,致该同学受伤流血过多死亡;一名女学生骑车放学回家时,被一名男子徒步从身后拉跌在地上,该男子抢走事主身上的挂包。事主被抢过程中造成左腿、右膝盖后背受伤。学生XX为报复同班女同学黄某先前对其进行侮辱,持水果刀刺伤黄某,并将其身上的伙食费取走。如何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抵御不法侵害的能力呢?下面我讲

9、一讲安全防范的内容。一、消防防火类6学校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有:1、不注意用电安全,在教室、宿舍乱拉私接电线。2在教室、宿舍及公共场所吸烟,乱丢烟头、火种引发火灾。3、在宿舍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或在楼道堆放杂物引发火灾。要防止发生火灾,关键是做好火灾的预防。学生在教室、实验室、学习和工作时,要严格遵照各项安全管理规定、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涉及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时,一定要注意防火安全规定,按照规定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在宿舍,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或有关部门报告;要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能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一)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

10、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1)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7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

11、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8)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二)煤气泄漏怎么办?若发现家里有煤气味,首先要关闭煤气的总阀门,停止煤气的继续泄漏,这是最简单易行、又十分有效的处理方法。一旦发现煤气泄漏,不能开灯、不能打开抽油烟

12、机和排风扇,不能点火,也不能在室内拨打电话,要打开家里所有的门窗,彻底通风换气,及时告之家长。当感到轻微中毒时,应该到室外呼吸,但要注意保温。如果感到中8毒比较严重,应立刻打电话向医院求救,把上衣扣、裤子皮带解开,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顺畅。若是看见别人煤气中毒,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并尽快给120急救中心打电话。二、交通安全类 1、马路上骑自行车要注意什么?(1)骑自行车要遵守交通法规,不可以起机动车道,在没有划分中心线和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道路上,要靠右行驶,行驶中不能蛇行,不闯红灯,行经交叉路口时须注意转弯来车,同时要伸手示意并减速慢行。(2)经常检查车铃,车闸能否

13、正常使用。(3)骑自行车不可攀扶车辆行驶,带人带物要遵守当地交通部门的规定。(4)不可以在马路上表演车技,如双手离把,追逐赛车或相互别车,骑车时不准一手打伞,一手扶把。2 、学生能开摩托车上学吗?在日常巡逻中,我有时发现有个别学生开摩托车上学,他们通常把摩托车停放在对面小区,从小区后门进入学校。经查这些学生都是未取得驾驶证开机动车的,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9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

14、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所以在校学生在未取得驾驶证前不能贪一时之快而开摩托车上学。三、使用电器知识类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以防触电,并将触电者迅速移到通风干燥处仰卧,放松其上衣和裤带,观察

15、呼吸和脉搏;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打电话呼叫救护车,并尽快送往医院。106)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四、安全防御类1、远离毒品毒品是人类的大敌、世界的公害,染上它,小则家破人亡,大则祸国殃民。规定每年 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我们要拒绝毒品、远离毒品,做到:提高防范意识,坚决不吸第一口,自觉接受禁毒教育;增强法制观念,自觉抵制毒品;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克服寻求刺激等不良心理和习惯;要创造一个远离毒品的生活空间,不要吸烟,不进舞厅、赌场、游戏厅,洁身自好。2、路上被人抢劫、

16、抢夺、敲诈勒索怎么办?抢劫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施行将公私财物据为己有的一种犯罪行为。抢夺则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乘人不备公然夺取他人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这两类犯罪行为都会侵害他人的人身权利,且容易转化为凶杀、伤害、强奸等恶性案件,经盗窃犯罪更具有社会危害性。遇到抢劫,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去博斗(举列:孔斯炜同学与喜悦会女服务员遇劫的情况),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 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11)采用间接反抗法。是指趁其不注意时在作案人身上留下记号,如在其衣服上擦点泥土、血迹,在其口袋中装点有标记的小物件,在作案人得逞后悄悄尾随其后注意逃跑去向等。2)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体态、发型、衣着、胡须、语言、行为等特征。如果他们继续坚持要钱,就跟他们说回家取钱,趁机跑掉,并向你认识的人求助。3)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遇到抢劫时只要有可能就要大声呼救,或故意高声与作案人说话。4)如果一个人遭挟持,不要反抗,不要“硬碰硬”,可以给钱,但要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千万不要拉住欲跑的持刀歹徒不放,这样容易造成歹徒狗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