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4932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5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一、单项选择题:1、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C、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A、人才 B、创新 C、科学技术 D、中共产党3、建国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结底在于没有完全搞清楚( )A、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的关系 B、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

2、设社会主义 D、计划与市场的关系4、毛泽东论述中国工业化道路基本思想的著作是( )A、 论十大关系 B、 改造我们的学习 C、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5、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B、发展科技和教育C、发展生产力 D、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6、江泽民提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GDP 总量 B、科学技术C、生产关系 D、科学知识7、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实行同产量联系起来的责任制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8、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

3、路问题上,提出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 表大会制等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9、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提出我国知识分子绝大多数已经是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科学技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关键性作用观点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10、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问题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概念的是( )A、刘少奇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11、1956 年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 )A、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B、只有按照苏联的模式才能建设社会主义 C、要独立思考,

4、 “以苏为鉴” ,探索自己的道路D、要全盘否定苏联的经验,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12、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 )A、高速发展生产力 B、共同富裕 C、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D、让一部分人富起来13、社会主义本质论把我们对( )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水平。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社会主义 D、共产主义14、20 世纪 50 年代代表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口号的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5、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 。A、刘少奇 B、毛泽东 C、陈云 D、周恩来16、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最初主要是照搬了( )A、美国

5、经验 B、西欧经验 C、苏联经验 D、南斯拉夫经验1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人民当家作主C、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8、1980 年 5 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 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 )A、社会主义的本质 B、社会主义的特征 C、社会主义的目标 D、社会主义的原则1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0、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劳动对象 B、人 C、劳动

6、工具 D、科学技术 21、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B、实现共同富裕 C、发展生产力 D、解放生产力22、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 )A、党的十三大 B、1992 年南巡谈话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党的十三大23、十六大报告指出,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创新 B、实事求是 C、发展 D、廉洁24、在中共八大的报告和决议中,中共中央提出了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反对个人崇拜 D、正确区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2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

7、问题是( )A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27、消灭剥削的物质条件是( )A、 实行公有制 B、 实行按劳分配 C、 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D、 生产力高度发达28、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论断( )A、 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B、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 明确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 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29、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 )A、 它的政治民主化程度比资本主义更高,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 它的经济计划性比资本主义更强,

8、更能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 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更高,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得物质文化生活D、 它的社会精神文明水平更高,并能够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30、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 稳定得国内政治环境 B、 四项基本原则C、 和平安定得国际环境 D、 自己的发展31、邓小平曾说过:“现在我们虽说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 ”这说明( )A、 我国实际上还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得时期 B、 我国搞的社会主义事实上是在补资本主义的课C、 我国的生产力不发达,还没有摆脱贫困,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D、 我国还存在着封建残余、小生产习惯势力和资本主义腐朽

9、思想的影响32、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是( )A 、号召人民生活节俭,抑制社会需求 B、 用发购物票的方法计划分配社会产品C、 发展生产力 D、 要求企业增加产品的数量,减少花色品种33、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改革 B、发展 C、依法治国 D、 以德治国3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35、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个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的是(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 邓小平36、社会主义本质把( )摆到了首要位置

10、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改革开放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共同富裕37、邓小平在领导全党解放思想,重新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过程中,理论上最大的贡献是揭示了 ( )的本质A 、社会主义 B、市场经济 C、实事求是 D、 马克思主义38、毛泽东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 的。 ”这段话说明了( )A、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坚持以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C、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落后生产

11、力的历史进程D、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3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 )A、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B、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C、依靠科技进步上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D、发展生产力上来40、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和( )两个阶段 A、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C、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二、多项选择题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多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1957 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讲话中阐述的主要思想有(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的学说 B、从全体人民

12、出发, “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C、发展工业必须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的工业化方针 D、要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特别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邓小平在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所作的重要论断有( )A、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B、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C、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 D、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E、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根本原则是( )A、公有制占主体 B、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 D、共同富裕 E、解放生产力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论断指明了(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C、社会主义的本质 D、社会主

13、义的优越性 5、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主要是因为( )A、科学地把握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B、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总结C、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准确把握了时代的要求 6、毛泽东在总结“大跃进”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时提出( )A、不能剥夺农民,不能超越阶段 B、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反对平均主义 C、要重视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D、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E、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7、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时,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以分为( )A、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 B、高级形式的社会主义阶段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E、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毛泽东从世界范围内两种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的角度,提出了要 ( )A、防止和反对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 B、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C、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性 D、保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永不变质E、坚持四项基本原则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要一切从实现出发,走自己的路C、没有固定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