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39293283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板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板书)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2.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提出的重大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自学阅读教学时间:教学时间:1 学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板书)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板书)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那里没有,列宁、斯大林那里没有,毛泽东那里没有。虽然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中的思想在他们那里都可以找到,但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理论概念,他们更多的是讲社会主义特征。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

2、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现实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在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主义做出了一些预测:在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实高度发展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商品和货币交换,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实行各尽所能、行生产资料公有制;没有商品和货币交换,实行有计划的生产;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原则。但是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又以极其谨慎的态度告戒人们,不要教条地预测未来,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未来实施社会主义的具体措施将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特定的历史环

3、境。列宁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初期,列宁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聚集力量,打败了内外敌人,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当他发现用直接过渡的办法搞经济建设困难重重时,没有机械地照搬本本,而是从实际出发,实行“新经济政策” ,充分运用商品、市场和经济手段,取得了成功,为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创造比资本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建立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民主。主义更高的生产率,建立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民主。斯大林否定了新经济政策,建立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苏联模式” ,其主要特征:第一,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全民所有制(国有制)和集体所有制(集体农庄)占

4、绝对优势。第二,实行国家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执行国家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第三,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采取行政手段管理生产。第四,实际执行“级别工资制”和相同级别条件下的平均分配。第五,实行高度集中的一党领导制度和党内领导体制。第六,不断强化无产阶级专政的镇压职能。第七高度集中的一元化意识形态模式。苏联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曾起过积极的作用,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但是这种模式给苏联造成了严重的灾难和祸害,苏联解体最终证明了它的严重的缺陷和错误。由于前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领导地位和影响,苏联模式及其相应的社会主义观念几乎成了社会主义的标准制度,对中国和其

5、他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力图以苏联为戒,冲破苏联模式的束缚,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成果还处于萌芽状态,不够成熟,不够完善萌芽状态,不够成熟,不够完善,有的在实践中未能实施和坚持,未能形成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基本未摆脱苏联模式,未能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尤其是出现了两个重大失误:一是发起了一是发起了“大跃进大跃进”和和“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化运化运动动,照抄苏联关于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和经验,企图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在小生产的基础上“跑步进入

6、共产主义” ,主观臆造、追求带有空想色彩的社会主义模式。二是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必须进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并发动了给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空前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造成失误的原因有很多,有中国自古以来的平均主义、空想思想的影响、革命战争年代军事共产主义某些做法的影响,但是,机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预测,照搬苏联模式是更深层的原因,他违背了自己一贯提倡的把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实事求是的原则,给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斯大林计划经

7、济模式的成与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初步成果与失误,为邓小平进一步探索社会主义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邓小平正是在此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新情况新实践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板书)(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形成过程(板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阶段:邓小平认为只有先解放思想才能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 (板书)(板书)1980 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 “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他指出:“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

8、会主义的本质。 ” 、 “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这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开始。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板书)第二阶段:邓小平开始陆续从反面提出什么不是社会主义(板书)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三阶段:邓小平逐渐明确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

9、的原则。 (板书)(板书)1985 年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 、 “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 ”1991 年他明确断定, “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 ”这表明邓小平不断尝试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概括性的表述。邓小平在明确了什么不是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之后,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言简意赅,回答了许多问题同时又向人们

10、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人们从多角度去理解,去思考,一时形成这一时期讨论热点。(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板书)(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板书)1 1、突出强调、突出强调“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和和“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揭示了社会主义与生产力的内在联系。的内在联系。 (板书)(板书)首先,这一概括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生产力,是人类一切社会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原则。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发展社会生产, “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列宁进一步指出:

11、“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需要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都重视生产力的发展,有着极其丰富的生产力理论。不过由于他们在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时,是把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又预见革命将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发生,革命后并不存在一个为自己奠定物质基础的现代化建设时期,所以他们在讲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时,一般也就没有在社会衡量标准和本质属性的意义上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只是指出生产力在社会形态发展的最终意义上的决定作用。然而历史的发展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不是在发达国家,而是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

12、了胜利。这就使得 20 世纪以来地球上出现了这样一种奇特的态势: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先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而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却仍然保存着资本主义制度,处于幼年时期的社会主义同高度成熟阶段的资本主义并存竞争。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国家胜利的情况下,单是生产关系就不足以完全准确地表述社会主义的特征了。如果撇开了发展生产力的根本任务,仅仅用生产关系去规定社会主义,就不仅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要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而且还会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历史上出现过的那种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去片面追求更大更高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终导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错误倾向

13、留下空隙。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新的科技革命使生产力又获得了快速发展,而社会主义各国在经济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却由于受僵化体制和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原因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在我国则发展到片面强调生产关系,把社会主义仅仅归结为公平,把社会主义设想成一种平均主义的乐园,实际上是共同贫困的错误倾向,以至使我国国民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赢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对于巩固与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显得刻不容缓、极为重要了。这也正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被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义的根本缘由。但是这一条,长期以来,经常被人们排斥在社会主义本质之外

14、,一讲社会主义,只讲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对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则重视不够,甚至被“四人帮”当作资本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针对以往脱离发展生产力来讲“巩固”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放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他深刻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并没有解决好” 。社会主义不但应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而且应当继承先前社会的生产力成就,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生产力,从而建立起真正够格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 “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 。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的东西。 其次,这

15、一概括还把“发展生产力”和“解放生产力”统一起来。解放生产力,是指在生产力发展受到生产关系乃至上层建筑阻碍时,以革命或改革的形式,消除这些束缚,使生产力获得解放,以其自身规律向前运动发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邓小平根据多年的实践深刻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这一基本矛盾尽管在总体上是适应的,但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并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必须进行改革。因此,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

16、报告再一次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是辩证的统一,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发展生产力有赖于解放生产力,解放生产力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2 2、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这是社会主义的,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根本原则。 (板书)(板书)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新概括,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上说明社会主义本质的。是说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具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必然能创造出新的高于资本主义生产力。因为生产力自身不存在解放、发展与束缚的问题,生产力只有在不断发展完善起来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与一定的目的相结合才能体现出其制度特征。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贡献就在于:他是针对以前不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旧模式而发的,因此特别强调了要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最根本任务;同时他又把解放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