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问答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79919 上传时间:2018-05-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方剂学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方剂学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方剂学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方剂学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方剂学问答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方剂学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剂学问答题(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1.十剂:十剂:“十剂”说始于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 ,原是针对药物按功用分类的一种方法。宋赵佶圣济经于每种之后加一“剂”字,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中说:“制方之体,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是也。 ” 用为方剂分类法。2.2.八阵:八阵:“八阵”出于明张景岳景岳全书 ,即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用为方剂分类法。是对原有功用(治法)分类方法的发展。3.3.辛甘化阳:辛甘化阳: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4 4. . 酸甘化阴:酸甘化阴

2、: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5.5. 逆流挽舟:逆流挽舟: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并认为本方能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痢疾得愈,并称其为“逆流挽舟”法。6.6.釜底抽薪:釜底抽薪:指用寒下通便法泻去热结里实的治法。如用大承气汤治疗实热内结积滞肠胃,症见“痞” 、 “满” “燥” 、 “实”以及谵语、潮热,

3、脉实等热盛伤津的里热实证,通过泻下,邪热积滞随大便泻下而解,使里热得清。此治法犹如抽去锅下燃烧着的柴草,以降低锅内温度一样,喻为“釜底抽薪”法。以泻代清:用泻下药治疗里热证的一种治法。针对里热病证,可用清热药和泻下药配合同用,配合泻下药的目的是为了清泄里热,这种治法称为“以泻代清” 。方如凉膈散用大黄、芒硝、甘草泻火通便,清泄中上二焦实火。7 7培土生金:培土生金:即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脾为土脏,肺为金脏,脾土肺金为相生之脏,通过培补脾土,可达到治疗肺脏亏虚病证的目的,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8 8阴中求阳:阴中求阳:补阳方中兼用补阴药的配伍方法。指对于阳虚病证,用补阳药

4、同时,宜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代表方如右归丸。9 9阳中求阴:阳中求阴:补阴方中兼用补阳药的配伍方法。指对于阴虚病证,用补阴药同时,宜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藉阳药之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滞。代表方如左归丸。10.10.刚柔相济:刚柔相济:方剂用药配伍法。刚指刚燥之品,多具温阳,燥湿之功;柔乃阴柔滋润之品,多具滋阴润燥作用。刚燥太过则伤津耗阴,阴柔滋润易呆滞脾胃,壅中滞气,刚柔相济能优势互补。方如黄土汤用药刚柔相济,刚药温阳而不伤阴,柔药滋阴而不损阳,共呈温阳健脾,养血止血之功。11.11.增水行舟:

5、增水行舟:即增液润下法。用寒凉甘润、补阴增液、润肠通便药为主组方,治疗热邪伤津,津亏肠燥,无水舟停所致的大便秘结。如增液汤滋阴养液,生津润燥以治疗阳明温病,津亏肠燥的便秘;此寓泻下于滋阴养液之中的用药,即“增水行舟”之法。简答题:简答题:1.1.常见的方剂分类法有哪些?常见的方剂分类法有哪些?常见的方剂分类法主要有七方分类说、病证分类法、祖方(主方)分类法、功用(治法)分类法、综合分类法。“七方”说(大、小、缓、急、奇、偶、复)始于黄帝内经 。按病证分类有:五十二病方 、 伤寒杂病论 、 外台秘要 、 太平圣惠方 , 普济方 、 张氏医通 、 兰台轨范 ,并包括脏腑分类的备急千金要方 、以及病

6、因分类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等。组方(主方)分类法有祖剂 、 张氏医通祖方 。按功用(治法)分类法有圣济经的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剂(伤寒明理论明确提出“十剂”说) , 景岳全书补、和、攻、散、寒、热、固、因的“八阵”分类法,及医学心悟的八法分类。2.简述八法的含义及其适应证。简述八法的含义及其适应证。“八法”是清代医家程钟龄根据历代医家对治法的归类总结而来的。其含义及其适应证: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3 3 “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各有什么意义?以麻黄汤为例说明之。各有什么意义?以麻黄汤为例说明之。君药:即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臣药:有两种意义。辅助

7、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有三种意义。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能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反佐药,即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以防止药病格拒。使药:有两种意义。引经药,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的药物;调和药,即具有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在麻黄汤中,辛温的麻黄,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为君药;桂枝辛甘温,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散寒;温通经脉,解头身之疼痛,为臣药;杏仁苦温,降肺气助麻黄平喘,为方中佐

8、助药;炙甘草甘温,调和诸药,又能缓和麻黄、桂枝峻烈的发散作用,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4.4.简述解表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简述解表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和扶正解表剂。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脉浮缓等。代表方剂有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香苏散。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咳嗽,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代表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扶正解表剂,适用于表证而兼正气虚弱者。代表方剂有加减葳蕤汤、葱白七味饮。5 5九味羌活汤

9、主治什么病证?它的配伍特色是什么?九味羌活汤主治什么病证?它的配伍特色是什么?九味羌活汤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配伍特色有二:一是辛温升散与寒凉清热药配伍;二是体现了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6.6. 银翘散与桑菊饮有何异同?银翘散与桑菊饮有何异同?银翘散与桑菊饮均属辛凉解表剂。二方组成均有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芦根五药,均具疏风散热的作用,都治风热外袭的表证。不同点是:银翘散配辛温之荆芥、豆豉与清热解毒的金银花等药,加强了清热解毒透表散邪之功,为“辛凉平剂” ,主治风热犯卫之风热表证;桑菊饮主以桑叶、菊花、杏仁等药,

10、而不用荆芥、豆豉解表作用较弱,而肃肺止咳之功较强,为“辛凉轻剂” ,主治风温咳嗽证。7 7泻下剂的分类、适应症及代表方剂是什么?泻下剂的分类、适应症及代表方剂是什么?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和攻补兼施五类。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腹部胀满疼痛,甚或潮热,苔黄厚,脉实等。代表方剂如大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部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代表方剂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或大便秘结,小便清长,面色青白,腰膝酸软,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代

11、表方剂如麻子仁丸、济川煎。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常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症。代表方剂如十枣汤。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之大便秘结证。常以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兼气血阴津不足为主要表现。代表方剂如黄龙汤。8 8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主治、配伍上的异同点?三承气汤在组成、功效、主治、配伍上的异同点?“三承气汤”即指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三方。三承气汤均为寒下剂,均用大黄以涤荡胃肠积热,共俱泻下热结之功,皆治阳明腑实证。大承气汤硝、黄并用,大黄后下,且加枳、朴,故攻下之力颇峻,为“峻下剂” ,主治痞、满、燥、实四症俱全之阴阳热结重证,还可用治热结旁流,下利纯清

12、臭秽清水;及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9 9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在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牡丹汤、大黄牡丹汤、麻子仁丸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中的配伍意义是什么?大承气汤峻下热结,治疗实热积滞的阳明腑实证,方中用大黄泻热通便,荡涤实热积滞,用大黄配芒硝,苦寒加咸寒,相须为用,峻下热结而通便。大黄附子汤温下寒积,治疗冷积便秘实证,方中用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与附子、细辛相配,苦寒加辛热,且附子、细辛用量大于大黄,佐制了大黄的苦寒之性,而泻下之功犹存,三药共成温下之功.乃去性取用之配伍。温脾汤温补脾阳,攻下冷积,主治脾阳不足,寒积中阻的寒积里实,方中用辛热之附子与苦寒之大黄相配,共奏温下冷积之功

13、。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主治肠胃燥热,脾津不足,大便干结之证,方中火麻仁润肠通便,配大黄以增强通便泄热,除肠胃燥热之功。10.10.简述和解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简述和解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剂、调和肝脾剂和调和肠胃剂。和解少阳剂,适用于伤寒邪在少阳的病证。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代表方剂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蒿芩清胆汤、达原饮等。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其证多由肝气郁结,横逆犯脾;或因脾虚,营血不足,肝失疏泄而致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代表方剂有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

14、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之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升降失常证。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代表方剂有半夏泻心汤。1111试述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作用?试述防风在痛泻要方中的作用?痛泻要方为土虚木乘,脾受肝制,升降失常所致的痛泻证而设。由于肝强疏泻太过,脾弱运化不及,清阳不升,故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治宜敛肝柔肝,补脾助运,兼舒调气机,升阳止泻。防风在痛泻要方中少量应用,散肝郁舒脾气,且有胜湿以助止泻之功,又为脾经引经之药,故兼俱佐使之功。12.12.比较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的异同。比较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在组成、功用、主治上的异同。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相同点:两方在组成上都有

15、柴胡、黄芩、半夏、生姜、大枣五味药,功效都能和解少阳,都可以治疗少阳病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症。不同的是在组成上小柴胡汤还用人参、炙甘草;大柴胡汤还有枳实、白芍、大黄,功效上小柴胡汤功专和解少阳,而大柴胡汤还可以内泻热结,故小柴胡汤除治伤寒少阳证外;还可治疗妇人热入血室者,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以及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大柴胡汤则主治少阳阳明合病,证见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下利者。13.13.试述柴胡在小柴胡汤、逍遥散、败毒散中的作用。试述柴胡在小柴胡汤、逍遥散、败毒散中的作用。败毒散、小柴胡汤、逍遥散三方均用柴胡,其作用不同。小柴胡汤是为和解少阳的代表方剂

16、,方中用柴胡透泄少阳之邪,并能疏泄气机之郁滞,使少阳半表半里之邪得以疏散;逍遥散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条达,与当归、芍药并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败毒散散寒祛湿,益气解表,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表证,方中取柴胡解肌透邪,且能行气,与川芎相合,既可助君药解表逐邪,又能加强行气活血止痛之力,并与前胡、枳壳、桔梗相配,有利气机升降复常。14.14.分析凉膈散的配伍特点,方中配伍大黄、芒硝意义何在?分析凉膈散的配伍特点,方中配伍大黄、芒硝意义何在?凉膈散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热证。上焦无形火热炽盛,中焦燥热内结,故治宜清热泻火通便为法。本方的配伍特点是清上与泻下并行。方中配伍大黄、芒硝泻火通便,以荡涤中焦燥热内结,但泻下是为清泄胸膈郁热而设,意在“以泻代清” 。15.15.简述温里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简述温里剂的分类、适应证及代表方剂。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剂、回阳救逆剂和温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