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营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70813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儿静脉营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儿静脉营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儿静脉营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静脉营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护理部1小儿静脉营养小儿静脉营养不能自胃肠道供给足够营养物质的患儿可经静脉途径给予机体所需营养物质,包括碳 水化合物、氨基酸、脂肪、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称为全胃肠道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 ,又称全静脉营养。目的是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 仍可以维持患儿营养状况,增加体重和促进愈合创伤,保障患儿的生长发育。【静脉营养指征静脉营养指征】1.早产儿、新生儿喂养困难者。 2.处于应激或高代谢状态的危重患儿如严重感染、烧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3.患儿营养状况差,5 天以上不能经胃肠道提供营养 35 天内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少

2、于机 体营养需要量的 80%,或持续 1 个月以上,每日经胃肠道提供营养少于机体营养需要 量的 60%。 4.肠瘘。 5.短肠综合征。 6.重度营养不良患儿。 7.恶性肿瘤患儿在放化疗期间有明显胃肠反应者。【静脉营养支持途径静脉营养支持途径】经周围静脉进入中心静脉(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输入。【护理注意事项护理注意事项】1.签订合同书 TPN 治疗前及中心静脉置管前应家长参与选择治疗措施,加强医患沟通 并请家长签字,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2.TPN 配置室管理 TPN 配置室的严格管理对营养液的质量起保障作用,TPN

3、营养液最 好由专人在净化台配置。配置前要求紫外线照射 30min,配置前后室内需做清洁消毒 工作,按生理盐水葡萄糖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脂肪乳剂的顺序混合配置, 配置应不间断的一次完成。为保证 TPN 溶液的稳定,最好不在营养液中加入其他任何 药物。 3.即使输注如不能及时输注,营养液要求保存在 4的冰箱内,但混合液不宜长时 间保存,原则上不超过 24h。 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最好采用输液泵 24h 内匀速输注。 5.无菌技术操作在营养液的配置和输入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防止营养液 被污染。 6.常规监测一下标准: (1)每日监测患儿呼吸、脉搏、体温记录 24h 总出入量。 (2)检测电解质

4、、血脂、血糖、肝功能等特殊生化标准,第一周每日 1 次。 (3)血培养每周 1 次。 7.代谢并发症的防治 (1)低血糖:TPN 期间因长期输入高浓度葡萄糖,胰岛素分泌适应性增加,如果 突然终止或减慢输注营养液速度,婴幼儿在 30min 内血糖即可明显下降,出现头痛、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 护理部2出汗、烦渴、感觉异常、定向力障碍、甚至抽搐、昏迷、死亡。一旦发现低血糖 2.5mmol/L,可用 25%50%葡萄糖每次 12ml/kg 静脉注射,直至症状消失。监测 血糖、尿糖、逐渐增加葡萄糖浓度,维持匀速可避免患儿代谢紊乱。 (2)高血糖及搞渗性非酮症性昏迷,临床表现为患儿定向力丧失、昏睡、昏迷

5、、 及抽搐等,此时应立即输注低渗含纳液,如 0.45%盐水,同室输注普通胰岛素 1020U/h,并纠正酸中毒。轻中度高血糖的患儿,如果血糖无进行性增高,调节输 液速度即可。血糖大于 16.5mmol L 或持续在 11.1mmol L 以上时,可加用胰岛素 (5g 糖加 1u 胰岛素) 。 (3)氨基酸代谢紊乱:高氨血症与氨基酸制剂种类及输注速度过快有关。输注时 若提供非蛋白热量不当,部分氨基酸分解也可致患儿血氨增高,均匀输注氨基酸溶 液或每日供给精氨酸 1mmol kg 可预防其发生。 (4)脂肪代谢紊乱:首先输注脂肪乳剂时患儿可有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喘 息、呼吸困难、心悸等急性反应。因

6、此最初 15-30min 输注速度应减慢,反应严重者 要立即停用。 8.停用 TPN 注意事项 (1)停用标准:如经肠道喂养量大于 50ml /( kg .d)或 1 / 3 的必需热量可经口 摄取时,可停用 TPN,一般需 1 周。 (2)逐渐降低静脉输入营养液的浓度及使用量,停止静脉输入营养液的当天需外 周静脉输注 10%葡萄糖注射液,防止低血糖发生。 (3)培养患儿饮食习惯:患儿持续接受葡萄糖输入,食欲明显减退,长期输入 TPN 的患儿消化道处于修复及休眠状态,胆汁粘稠,肠粘膜萎缩,肠腺分泌减少, 因此准备停止 TPN 时,应先给予等渗葡萄糖液每次 1-2ml/kg 喂服,每日 34 次,逐 渐增至每日 8 次,待患儿 24h 内耐受量达 2030ml/kg 时改为 2:1 稀释奶,若患儿耐 受良好,给予 1:1 稀释奶继而过渡至喂食全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