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956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教育论文: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育例说摘要:摘要:随班就读实现让特殊儿童回归到普通教育的“主流”中,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正常地学习、生活。近年来,普通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如何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服务,促进他们和正常学生一体化,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本文通过“真诚理解”、“营造氛围”、“对症下药”、“挖掘优点”等措施,介绍对这类儿童教育的尝试和探索。关键词:关键词:儿童 情绪与行为障碍 随班就读 教育近年来,普通学校出现越来越多的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教师遇上这类儿童最大的感受是“烦”、“难教育”。大多数教师和家长在辅导了一次两次后就失去了耐性,最终不了了之。如果教师和家长能够给予他们充分的时

2、间,耐心地辅导,孩子的症状是会改善并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的。笔者曾历时三年多对一个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进行心理干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背景】两年前,接手了一个新的班级,一个面容清秀但情绪、行为异常的男孩李某,走进了我的教学生活。开学第一天,就发现他对学习没有丝毫兴趣,整节课要不钻在课桌下,要不就摆弄着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暗示他,提醒他好像也无济于事。课后找他谈话,他瞪着眼睛,撅着嘴巴,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以后的几天里,他仍旧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态度。我忍无可忍,就当众批评了几句,结果整节课他就以咬牙切齿、频发怪声作为抗议,搅得我没法进行正常教学。好不容易挨到阳光体育时间,带着全班学生去操场活动了,

3、结束后回到教室,我惊呆了:教室里一片狼藉,所有的课桌椅都推倒在地,学生的书包、书籍、橡皮、铅笔之类散落一地。原来李某趁大家离开教室之际,推翻了所有的课桌椅。此时,孩子们七嘴八舌,纷纷向我告状,从孩子们的话语中我了解到了他的种种“罪行”:经常欺负班级同学,大家对他是敢怒不敢言;因为被高年级同学欺负,就拿着美工刀扬言要捅死对方;曾把教室的窗帘全部剪掉听着一条条“罪状”,我不寒而栗,还从没碰到过这样的一个怪异学生呀!怎么办呢?怀着郁闷的心情拨通李某家的电话,李妈妈急匆匆赶到学校,了解真相后,对孩子先是一番劈头盖脸地批评,然后也很无奈地述说孩子在家的表现:不喜欢做作业,也不喜欢跟人交流,只喜欢沉迷在电

4、脑游戏中有次因为一上午玩电脑,被他爸强行关闭电脑,切断电源线,李某气得砸坏电脑以解心头之恨,最后以爸爸的一顿毒打结束这件事。妈妈一个劲地强调一家人用尽各种办法,软硬兼施,可是孩子的情绪行为是越来越异常,拿他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后来,李妈妈带着上海新华医院的就医诊断书来找我,孩子被诊断为中度情绪行为障碍,现在除了要接受医院的治疗外,还需要家里以及学校老师的辅导教育。小学特殊教育论文2【分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这样严重的问题学生呢?与其父母的多次沟通交流后,了解到李某父母一直在外做生意,孩子一生下来就由老家的爷爷奶奶照顾,两位老人带着孩子基本上足不出户,孩子到四岁才开口说话

5、,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使他与人交流很困难。到了上小学年龄,被接到父母身边,父母为了弥补,对其宠爱有加,听之任之。长期的放任自流,导致其自我中心意识强,情绪与行为越来越异常了。【措施】本人除了积极与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指导家庭教育外,还从网上、书籍上了解这类儿童的心理需要以及行为干预的措施,希望从学校教育入手,改变其异常的情绪行为。一、真诚理解,将心比心一、真诚理解,将心比心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情绪、行为的人,其内心的痛苦,别人没有过类似经历,是很难体会得到的,而老师、家长、同学的责骂或嘲笑,都会带给孩子无尽的压力与自卑。试想一下,这样的人,此时,如果能够得到理解和支持,那么,他将会获得多大的内心的安宁

6、和力量呢?所以教师首先在观念上需先自我调适,以博爱之心来对待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感同身受,心平气和地接受他,了解他,并进一步理解他为什么出现这种破坏性行为。只有正确认识他的行为,理解他的表现,才能包容他的过错。包容他并非迁就纵容他,而是帮助他学会正确的行为方式,从本质上改变他。当与情绪行为障碍儿童建立起了健康积极的师生关系,他们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对待李某,每次我都将心比心,站在他的立场上跟他沟通。记得有一次体育课上,他跟体育老师较上劲了。当我匆匆跑到剑拔弩张的现场时,我拍拍他的肩膀,轻轻地对他说一句:“是不是又没控制好自己?”他野兽一般的神态举止马上消失,局面马上就变了。很多时候,原本怒

7、气冲冲的他一见到我就耷拉下脑袋,乖乖就范。其实我知道这来自于我真诚帮助他的决心,来自于我相信他是个好孩子的坚定信念。这让他对我产生了绝对的信任,愿意接受我的教育。二、营造氛围,全心接纳二、营造氛围,全心接纳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的特点,大多较难与同伴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像李某,因为经常打架斗殴、辱骂同学、违反纪律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疏远,越来越厌恶学校和集体生活。其负向的行为往往导致与同学、老师的关系更紧张,进而又促进其行为和情绪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马卡连柯曾说过“教师的心应充满每一个要与之打交道的孩子的爱,不仅要爱每一个孩子,更要加倍的关爱特殊学生。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照顾和信任

8、特别的学生,用炽热的爱去温暖他们,影响他们,去抚平他们心灵的创伤,唤起他们的自信心。”教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微薄的,是渺小的,而集体的力量是强大无比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我注意为李某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利用班队会开展谁是“真正的小伙伴”、“我们是集体的主人”等活动,使每个同学感受到自己对集体的重要性,每个人3就像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要想让机器正常运行,缺谁都不行,特别是让李某能感受到这个集体并没有嫌弃他。我还经常利用晨间谈话时间告诉孩子们李某虽然以前做过很多错事,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相信他以后一定会改正错误,大家要学会宽容他,接纳他。班级的大多数同学受过他的欺负,

9、课间活动的时候,没人愿意和他一起玩耍、做游戏。我鼓励孩子们邀请李某加入到活动中,让他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自控,学会与人交往。当营造了温馨、团结的集体氛围后,班中的孩子慢慢地也开始接纳他,并给予他关心和帮助,李某的心理也产生了安全感、幸福感和快乐感,渐渐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了。三、对症下药,用心帮助三、对症下药,用心帮助行为主义认为,人类大部分行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适应不良行为是错误学习的结果。教育与环境在儿童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只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并加强训练,人们就可以摒除不良旧习、重塑健康的行为方式。因此我决定采用“良好行为积分法”来帮助李某纠正不良行为。首先确定他需要改变的行为

10、,在与他和他父母的共同讨论下,我们一起罗列出他需要改变的不良行为:上课不听讲,不完成作业,下课打人、骂人,随地乱吐痰然后制定目标达成的具体步骤,设计记录行为和行为次数的表格,统计两天内他攻击别人的次数,算出他平均每天攻击别人的次数。通过他自己的推荐,由班长(我们班一个各方面表现都不错的女孩子)帮助统计他每天攻击别人的次数,如果哪天记录的次数少于平均数,一次就加一分,满十分就奖励使用电脑半小时,一星期结一次账。在约束他的不良行为的同时,我每周定期与他交流一周来的感受及行为表现,同时教他怎么与别人相处,让他向班长学习,努力模仿班长的表现。过了几个星期,他遇事能冷静下来,不讲理、好打架的行为有了很大

11、的改变。在李某行为表现有所好转后,我开始着手抓他的学习了。他喜欢看漫画书,我就领着他到学校的图书室借阅他喜欢的书来读,一段时间后,他喜欢上图书室。而看书,又使他的注意力得到稳定。我开始给他提要求了:能拥有去图书室看书的特权,必须是认真听讲、先完成作业的同学。他也清楚凭自己的能力肯定完成不了作业的,就一个劲地摇头。我拍着他的肩膀,真诚地告诉他,让我们一起努力。我和他一起制定了简单的学习计划后就开始实施了。对他的作业,特殊对待,尽可能减少数量,降低难度,有针对性地让他去完成力所能及的练习;课堂上,优先照顾,创造机会,对他多提问,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帮助其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让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12、成功的快乐。四、挖掘优点,真心表扬四、挖掘优点,真心表扬由于一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鄙视和嫌弃,从小到大李某得到的评价几乎都是负面的。这样的孩子在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不够好,对自己的评价低,于是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其实他是多么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和认可。在教育实践中,我深知每个学生都期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李某更渴望老师的关怀和温暖。他身上其实有很多的“闪光点”,作为老师,就要做“有心人”,用放大镜寻找他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正面强化,帮助他消除心理障碍,树立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李某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并且比较精通电脑。当科任老师要安装课件、操作实物投影4仪等多媒体的时候,他就乐滋滋地跑过来帮忙

13、了,也得到了老师的一次次表扬。因此在全体同学面前,我郑重地授予他为我班的“小小信息技术员”,负责班级里的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并告诉全班同学,以后碰到电脑上的技术问题就向李某请教,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他红着脸笑了,笑得那么开心,那么自信。从此,他更加热心同学、班级的事了。每一期的班会课,都是他根据活动内容制作PPT,课堂上负责操作PPT。看着这孩子开始变得懂事、自信、开朗,我也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成效和感悟】情绪与行为障碍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在最初的时间里,孩子的症状反反复复,尤其是在寒暑假开学回到学校后,每一次都必须从头再来,极大地考验着教师的耐性。三年来,在多方面的

14、努力下,他以前的那些令人担忧的症状明显好转,冲动的次数越来越少,也不再与同学、老师发生正面冲突了。他变得懂礼貌、热情,班里经常能看见他忙碌的劳动身影;他的作业基本上也能完成了,虽然成绩还是不理想,但我坚信不久的将来,他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从心出发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 。一路走来,我发现对于像李某这样的特殊学生,只要老师多一份关注,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关爱,多一点耐心和智慧,他们一定能走出人生的沼泽地。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华国栋 随班就读教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2)刘秋芳 全纳性教育的课堂教学原则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学报(3)(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 多元智能 北京新华出版社(4)朱亚洪 诚意正心 坚持正行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5)欧成玲 有爱就有希望 学生之友小学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