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269474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PDF 页数:45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及人机交互解译(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次课主要内容6.3 混合像元和像元分解 了解混合像元,并理解混合像元分解的意义; 传统方法的不足及其与子像元分类方法的区别; 理解植被覆盖度的二分模型及其计算方法; 6.4 遥感图像多阶抽样估算地物面积 重点理解多阶抽样估算地物面积的基本思想及其计 算方法;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直接判读法; 对比分析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直接判读法 根据解译对象在影像中表现出来的形状和色彩等解译标志直接解译 出目标类别。如图所示,通过云层色彩和形状可以判断台风的位置和 移动情况等信息。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对比分析法 由于

2、地物在不同时相、不同波段、不同传感器的影像中的表现形式 不同(形状、色彩等解译标志的不同),可以通过比较分析这些影像 解译出目标类别。 通过对比多光谱遥感影像在灾害发生前后的形状和色彩,可以 判读出山体滑坡的情况。判读出山体滑坡的情况。 通过对比火灾前后遥感影像上的色彩变化可以判读出火灾受灾 程度和面积等信息。 通过对比SAR影像上色彩和形状的差异可以判读出干旱受灾面 积和程度。 通过多波段影像上河流的形状和色彩等解译标志,可以判读出 河流的属性和位置。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对比分析法多光谱遥感影像,台湾新竹区林区灾害前后对比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对

3、比分析法2006年香港大揽郊野公园火灾(左-灾前,右-灾后)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对比分析法通过形状和色彩对比解译出干旱受灾区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对比分析法多波段影像对比解译河流(左为绿色通道、右为近红外通 道,右图黑色线条为河流)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 通过地物之间的位置、大小、形状和邻接关系等信息解译目标。例 如桥梁与河流共存,乡村道路通往居民房,码头建在河流和湖泊边上 ,飞机在机场上,船只在河流和湖泊上等等。Ikonos影像,飞机场边上停着飞机,飞机附 近建筑是机场候机厅及附属设施等建筑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

4、过程1.目视解译方法: 地理相关分析法TM影像,通过长江、汉江、天兴洲、白沙洲、 东湖的地理关系,可以相互辅助解译目标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2.目视解译过程(6步) 准备工作 建立解译标志 室内预解译 野外实地调查 内外业综合解译 解译成果的类型转绘与制图 解译成果的类型转绘与制图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 搜集和分析相关资料,根据影像的获取遥感平台,成 像方式,成像日期、季节、影像比例尺、空间分辨率等等选 择合适的影像数据,从而有利于目视解译,提高可解译的可 行性和成功率此外还须掌握解译地区实地情况将其与2.目视解译过程(6步)行性和成功率。此外,还须掌握解译地区实地情况,

5、将其与 影像对应分析,以确认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关资料主要包括:收集近期各类型卫星遥感影像、 详查原始像片与土地利用现状图、新增建设土地报批资料、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资料、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调查和潜力调查 资料等等。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2建立解译标志建立解译标志 根据影像特征,即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 图案、位置和布局建立起影像和实地目标物之间的对应关系。3室内预解译室内预解译2.目视解译过程(6步)室内预解译室内预解译 根据解译标志并运用直接解译法、相关分析方法和地理相 关分析法等对影像进行解译,勾绘类型界线,标注地物类别, 形成预解译图。4野外实地调查野外实地调查 在室内预解

6、译的图件不可避免地存在错误或者难以确定的 类型,就需要野外实地调查与检证。包括地面路线勘察,采 集样品(例如岩石标本,植被样方,土壤剖面,水质分析等等), 着重解决未知地区的解译成果是否正确。补充:目视解译方法和过程5内外业综合解译内外业综合解译 根据野外实地调查结果,修正预解译图中的错误,确定未 知类型,细化预解译图,形成正式的解译原图。2.目视解译过程(6步)6解译成果的类型转绘与制图解译成果的类型转绘与制图 将解译原图上的类型界线转绘到地理底图上,根据需要, 可以对各种类型着色,进行图面整饰、形成正式的专题地图。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目视解译与计算机解译的不足n 目视解译主要依靠人

7、们从遥感图像,特别是航空图像上提取各 种地物信息,其工作量大,效率低,难以满足实时处理大量信息 的要求。 n 现有的图像处理系统还很难完全满足解译任务在精度和功能上n 现有的图像处理系统还很难完全满足解译任务在精度和功能上 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计算机分类和识别还缺少灵活性; n 因此,有必要将计算机自动分类和识别与目视解译相结合,即 在遥感图像信息提取和解译过程中,一方面使图像解译人员能充 分运用他们的解译经验,同时又能发挥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的优 势。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图8.1.1 遥感图像解译过程示意图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

8、人的因素目视解译三个主要步骤(内容)n 建立目标特征表; n 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n 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n 对图像上的属性、类别和关系作系统解释;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n 解译的起始阶段是在含有物体影像的图像上搜寻信息段,主要 是确定目标存在与否。一般情况下,当目标大小达到传感器地面 分辨率就有可能被检测到。 n 在证实了目标存在以后进一步的工作是确定目标的属性或特1、建立目标特征表n 在证实了目标存在以后,进一步的工作是确定目标的属性或特 征,建立解译标志,并可通过列表的形式将标准目标与其解译标 志相对应,

9、形成目标特征表。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n 数据的量表系统 量表指度量事物的方法,地物信息的量表系统可以按数据的 精度划分为: 定名量表:用文字或字符描述地理事物的种类或质量的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 定名量表:用文字或字符描述地理事物的种类或质量的 差别,不反映任何数的概念; 顺序量表:表示的是地理事物的顺序,它根据某种质量 标志排序,也可以根据数据概念简化为顺序量表。 间隔量表:间隔量表是一种定量数据形式,它需要在顺 序量表中赋予单位和距离信息。 比率量表:把间隔量表数据精确化,构成具有

10、固定意义 的精确概念的数据。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n举例 例1 :污染植物反射光谱特征分析中定名分析和顺 序分析。 (1)定名分析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1)定名分析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某种物质污染后,其生理物理 特性会发生变化;由于不同的污染物质对植物的内部结构作用 不同,因而会导致不同的反射光谱特征。 (2)顺序分析 对于同一种植物,随着其与物质污染的距离,其内部 结构、叶绿素和水分含量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其反射 光谱特性也随之变化。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

11、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例2:热分布图像分析中的不同量表之间关系 (1)定名量表与间隔量表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1、建立目标特征表例2:热分布图像分析中的不同量表之间关系 (1)顺序量表与间隔量表第一层13.5:13.2C13.9C; 第二层14.6:14.3C14.9C 第三层16.0:15.3C16.7C; 第四层20.5:17.7C23.8C 第五层26.5:25.2C27.6C 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1)确立分类系统和分类 分类系统提供关于在解译当中得到的地物

12、特性细节的概念.例如,所描绘复杂地物要素的数量、要素状态的描述深 度、细节的特性等。 分类系统与对解译完整性的要求有关,地物应分为一定 的类型、类、亚类或种。对分类要求的水平(完整性)越高, 图像就应该有越多的信息性能。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2)图班处理 图班处理指对图像上各种物体特征进行综合、选取、分 析、比较、推理和判断,并依据分类系统对地物类别进行调整。n 要素物体的取舍

13、n 要素物体的取舍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n化简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2)图班处理 图班处理指对图像上各种物体特征进行综合、选取、分 析、比较、推理和判断,并依据分类系统对地物类别进行调整。n化简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n图像的符号描述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2)图班处理 图班处理指对图像上各种物体特征进行综合、选取、分 析、比较、推理和判断,并依据分类系统对地物类别进行调整。n图像的符号描述 包括从栅格格式到矢量或“线”格式的转换过程。 对具有整体性的结构,如矩形、三角形等可

14、以用它们的形状 属性加以描述(如面积、周长、形状系数等)。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3)描述图像上各种关系 所描述的关系包括点、线、面关系,聚集、树结构等,也 包括各种类型地物波谱曲线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分布关系;不同 地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如水系、地形、地表覆盖物之间关系; 各类地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联系各类地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和联系。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2、确立分类系统、图斑处理及对对图像上关系的描述 3)描述图像上各种关系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

15、程中人的因素3、对图像上的属性、类别和关系作系统解释从系统的地学观点对图像上的属性、类别和关系作解释, 是将图像信息真正转变为地物信息不可缺少的环节,至此才能将 图像信息融入到地学信息中。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根据地学知识 对各类地物做综合分析,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及有价值的结论。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人工解译与数字图像分析的对照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1 图像解译过程中人的因素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2 图像解译的界面n 几种典型的人机交互图像处理系统 1. Photoshop 2. ERDAS 3. ENVI系统 4. VirtuoZo系统第八

16、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3 尽可能发挥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1.多个主题的解译与协调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3 尽可能发挥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2.参考数据的使用n 计算机比人更适合处理多个来源的数据,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有可 能通过信息融合将更多的参考数据用于遥感图像解译。 n 信息融合是指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 匹配复合。它包括空间配准和内容融合两个方面,从而在统一的地理 坐标系统下构成一组新的空间信息一种新的合成图像。坐标系统下,构成一组新的空间信息、一种新的合成图像。第八章 遥感图像人机交互解译8.3 尽可能发挥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2.参考数据的使用n 计算机比人更适合处理多个来源的数据,借助计算机的帮助,有可 能通过信息融合将更多的参考数据用于遥感图像解译。 n 信息融合是指同一区域内遥感信息之间或遥感与非遥感信息之间的 匹配复合。它包括空间配准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