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898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论文: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诗意栖居诗意栖居 智慧碰撞践于行智慧碰撞践于行例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摘要摘要 很多人认为综合实践是不关语文的事,其实,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的外延即生活。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得以落实的最好途径。笔者就以六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笔者认为教师应在开展前做到预有案,让诗意栖息有利可图;践于行,让诗性弥漫有趣可言;在这个过程中巧指导让诗意挥洒有法可依,鼓励学生多展示,使得诗意盎然有果可获,当然,还需要注重评价机制的运用,让智慧碰撞得以诗意栖居。在这样的一个流程中,有效开展活动,让学生的趣意弥漫得更

2、加通透,智慧碰撞得更加激烈,精神舒展得更加畅快! 关键词关键词 小学 综合实践 智慧碰撞 有效开展现状现状 夹缝中生存的综合实践活动夹缝中生存的综合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知的唯一标准。很多人认为综合实践是不关语文的事,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必考科目,会写,会答即可,而会用可以在作文中得以体现。殊不知我们的母语是汉语,而学习母语最直接的方式是语文。语言的学习的最终结果是应用于生活,因为语文的外延即生活,故语文是一门综合的课程。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我们会看到它都会安排一个主题单元是综合性学习。一般情况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集中体现,是语文综合性学习得以落实的最好途径。纵观现在的公开课,我

3、们很难看到这样的课型,对于这样的课有时候往往是一筹莫展。更何况,很多语文老师认为那是可有可无的内容,反正考试也很少涉及到,于是乎便将这部分的时间缩减,移用到阅读教学上;有的即使涉及到这部分的内容,也大多是蜻蜓点水般地布置任务,放任自流般地落实实施,最终是草草走过场;还有的将这部分的内容华丽般地搬上课堂,热热闹闹般地将一切资源都走一遍,缺少目标和指导,注重了全面参与,但却缺少了语文味。总之,我们的综合实践学习在这样的尴尬夹缝中无从前进。拯救拯救 践行中有效的智慧碰撞流程践行中有效的智慧碰撞流程这样尴尬的现状势必需要我们拯救,因为,学生需要鲜活的知识,我们需要灵动的童趣,实践活动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

4、。那么我们该如何拯救?如何将这尴尬的夹缝填补,将它圆融般得浑然天成呢?笔者就以六上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一预有案一预有案 诗意栖息有利可图诗意栖息有利可图礼记中庸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以往,很多的老师往往将综合性学习置于轻描淡写的位置,明明教案有设计,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是偷工减料。要么是对设计不足,如同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最后看看差不多了,就草草收官。这样,既可以应付检查,也可以稍微应付考试,学生也做过了,稍微有点印象了。可惜,学生对于知识,对于动手,对于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只不过是蘸酱油。所谓了然于胸,才能步步为营。小学综合实践论文2不难发

5、现,我们的教材往往是实践活动开展的最佳地图,以轻叩诗歌大门为例,教材中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诗海拾贝以欣赏感悟为主,一部分是与诗同行以方法引导为主。在这两部分中我们可以看到前置有单元提示,提示后面的导读有计划的制定,最后以活动总结为收官。可见,活动的开展离不开计划和总结,有计划就等于每一步活动的开展都有个目标,因为目标就如同是航海中的灯塔,学生才能在这样的旅行中不会岔道而行,在有限的时间达到正确的目标。而一份亲身经历的总结就如同是对过程的回顾,对不足的提炼,对经验的积累,这样的一次实践活动的开展才真正是有效的。那么,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老师,作为教材解读的先行者,应该仔细地阅读,解读,制定一系列的

6、计划,对于小组的如何分配,对于活动的如何开展,对于活动的合理分工,对于教材的正确引导,对于总结的如何撰写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应该做一份细致的教案。因此,笔者就这些为思考素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导学。对于小组的分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因此,笔者将这份权利全权交给学生,当然,组长应该是教师自定的,他应该是集综合能力为一身,这样的引导会大大提升小组的正能量,使得整组起点的水平会基本持在一条线上。对于内容的确定以及活动的开展,教师只要心中掌握,能够作为学生参谋即可。对于本单元的教学与活动的开展平行进行,边发现

7、问题边改进教学,将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做到的是对整个单元的教学设计胸有成竹,根据学生的变化,适度适时改变,不打无把握之战。使得最后达到双赢,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教师的教学得到最大优化。 二二践于行践于行 诗性弥漫有趣可言诗性弥漫有趣可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么一句醒目的格言。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作为言语形成最重要的场地语文,他着重培养的应该是语文的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强调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在实践中体验情感,发展个性。学生在根据自己决定研究的主题后,制定

8、计划,开展活动,每天选定一个固定的时间进行小组交流成果,当然也可以在班级交流群中交流自己的发现。本单元的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 ,比如一个小组决定研究有关“酒”的诗,他们就分工合作,有的去搜集有关写酒诗的诗人,有的搜集有关酒的诗句,有的去发现有关酒的诗文化,有的朗诵有关酒的诗,有的给小组成员搜集的诗制作 PPT,绘制精美图案,还有的在小组成员的成果后发现规律,摸索,模仿,自行创作有关酒的诗歌,虽是稚嫩之作,但实属不易。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做先决条件。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这样说到。笔者相信在这样的实践中,学生凭着自己浓厚的兴趣,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将语文的课堂

9、由搬到了生活中。在生活中,在动手实践中,自己亲身体验了诗歌的秘妙,这样的探索是轻松的,是毫无压力的,这样的实践活动乐之,好之,夫复何求? 三巧指导三巧指导 诗意挥洒有法可依诗意挥洒有法可依实践活动,综合性的学习突出的是自主性,学生是本次活动的主角,教师是配角,但是没有配角的陪衬,哪来主角演出的成功呢?教师的引导同样势关重要。在综合性学习的3活动中,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差异,应理解和多多鼓励学生,给予期望和成功的意识,贴近学生,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做一个学生的合作者、顾问、引路人。使得学生在边学边做中真正掌握方法,习得真正有效的方法。教师应把教学知识的重心转移到方法、思路的引导和情感态度的

10、养成上,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观察、判断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上,做到真正为学生服务。在本次的小组活动中,有的小组自行创编了诗歌,有的还是古诗,但是纵观行文和字词的运用中没有古人的那般的讲究,可见,学生是对于古诗的方法还没有研究透。因此,我们可以借鉴与诗同行这一部分进行指导。例如苏轼、苏小妹对古诗字词的推敲,以及学生对古诗字词推敲小故事的搜集汇报,都可以看出古诗用词的考究,非精湛惟妙惟肖之词不用,学生大都也能感受一二。古诗大多是难以理解,学生对于字面意思可以根据注释和工具书大致了解,但是对于创作背景却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们可以在学习课文所教给的方

11、法之外鼓励学生利用网络科技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归纳,钻透诗所隐含的真正意思。这样学生能够在能手实践中随意挥洒诗意,但却有法可依。 四多展示四多展示 诗意盎然有果可获诗意盎然有果可获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重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语文实践能力的历练,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长语文知识,长语文能力的操作过程,是让语文能力在时间中呈现用武之地的绝好机会和途径。活动过后就必须有展示,展示的目的就是要让语文综合学习的魅力身子具象化。而学生的内心

12、深处都存在着一股很强烈的表现欲望,他们身上存在着不一样的闪光点,有的学生可能语文分数不高,但是其他的能力却很强,有的学生是电脑高手,有的学生是绘画能手,有的学生是书法行家,虽有高估,但是按实际水平来说是的确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对于分数的出现没有信心可言,但是他们强烈的呼唤展示风采的舞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样的舞台搭建,让他们得以精神的舒展。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对于最后的呈现结果没有很多的要求,只提一个:各小组期待各显神通,创意无限。最后,电脑高手制作了精美的 PPT,绘画能手绘制精美的手抄报,书法行家书写最喜欢的一首诗,还有会表演的学生与其他组员一起表演朗诵诗歌。最令人惊讶的便是连平时公认学

13、习极懒的人兴冲冲地跑来宣告他创作的小诗,平时默不作声的学生与组员一起表演诗歌朗诵。这样的结果难道不在证明本次实践活动的成功吗? 五重评价五重评价 智慧碰撞诗意栖居智慧碰撞诗意栖居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综合学习评价应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精心多样化的探究。 ”从评价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应该从学生合作、探究、参与的程度上去评价,让学生可以根据组员们的能力,配合度来进行给组员打分,对于小组的成果我们可以制作成册,每一个小组轮流参看各个小组的成果,从而小组商量,最后给出一个分数,最为对本次实践活动,每一个小组

14、所交出的答卷。在实践活动的最后由组长撰写活动总结,并对这份总结进行公示,修改,从而让每一个参与活动的人感受总结的写法。那4么,这样,笔者相信,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动力才会有战斗力,每一位组员肯定是全力以赴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诗意栖居的沃土上碰撞的智慧火花实属可贵!其实,对于实践活动的探索,这只是一个开始!在这样的一片天空里,充满着诗意的栖居和浪漫的追求,但不管怎样我们要追求的笔者相信肯定是两个字,那就是有效。让我们永远走在这样的一条大道上,让我们永远追求着诗意般的生活, “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让学生的趣意弥漫得更加通透,智慧碰撞得更加激烈,精神舒展得更加畅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付建林例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教育革新J,2010(4)2韦健解读“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师J,2004(12)3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续)小学语文教学J,2004(3)4王庆欣 “语性”“文味”乃主体对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的思考贵州教育J,2009(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