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8904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运输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意见体系实施意见为落实国家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部署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指导意见和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交政法发201153 号),结合广东省建设国家低碳试点省的工作安排,切实推进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现就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提出如下意见:一、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性交通运输作为国家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是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领域。交通运输部明确要求全行业必须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将努

2、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因此,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是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本质要求,是“两型”行业建设的新亮点和新突破,也是深化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节能减排工作的战略任务。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为主线,按照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的有关部署,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核心,提升节能减排理念,调整交通运输结构,强化科技进步,完善法规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交通运输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广东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调节、企业主体与公众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交通运输低碳转型中的政策引导作用,广泛调动企业低碳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在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推广使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节能减排新技术,促进理念、政策、体制机制和技术的全面创新,为加快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根据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阶段性特质,结合交通运输部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和广东省建设国家低碳试点省的战略部署,科学合理的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化进程,有力有序推动交

4、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向纵深发展。(三)发展目标到 2015 年,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行动成效更为明显。行业节能减排意识进一步增强,低碳交通运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交通运输生产、运营、消费各环节碳排放强度逐步降低。全省运输结构更加合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更加完善,营运车辆、营运船舶与施工装备结构更加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更加合理,结构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节能减排科技创新能力与推广水平进一步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运输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管理体系,节能减排监管能

5、力和支撑保障水平明显增强,管理性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及城市客运的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目标分别为:公路运输能源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0%和 16%,其中,营运客车分别下降 6%和 8%,营运货车分别下降 12%和18%。CO2排放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营运车辆单位运输周转量 CO2排放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1%和 18%,其中,营运客车分别下降 7%和 9%,营运货车分别下降 13%和 20%。水路运输能源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

6、能耗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5%和 20%,其中,内河船舶分别下降 14%和 20%,海洋船舶分别下降 16%和 20%。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分别下降 8%和 10%。CO2排放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 CO2排放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6%和 22%,其中,内河船舶分别下降 15%和 23%,海洋船舶分别下降 17%和21%。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 CO2排放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0%和 12%。城市客运能源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城市客运单位人次能耗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18%和 26%,其中,城市公交单位人

7、次能耗分别下降 14%和 22%,出租汽车单位人次能耗分别下降 23%和 30%。CO2排放强度指标:到 2015 年和 2020 年,城市客运单位人次 CO2排放比 2005 年分别下降 20%和 30%,其中,城市公交单位人次 CO2排放分别下降 17%和 27%,出租汽车单位人次 CO2排放分别下降 26%和 37%。三、重点任务(一)不断提高运输系统效率1.加快完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不断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统筹全省综合客货运枢纽规划。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其它运输方式的协调,积极参与以铁路、民航、港口为龙头的大型综合运输枢纽规划与建设方案的制定,协调规划布局全省综合客运枢纽体系,优化公路客货运

8、站场布局,建设衔接顺畅、高效便捷的公路站场服务体系。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集聚地区的货运站场建设,大力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重点加快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总体规划的枢纽站场特别是集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枢纽的建设。构建与城际轨道、航空运输配套的城乡客运集散体系,并在全省三级及以上客运站实现城际客运、农村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促进客货运“零换乘”和“无缝衔接”。一是以城际轨道和道路运输一体化站点为核心,开通衔接城际轨道站点的公交线路,实现城际轨道与城市公共客运的零距离换乘,并在全省四级及以上客运站实现城际客运、农村客运、城市公交、地铁等多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二是加

9、快机场周边的公路客货运站场建设,规范机场客运专线异地始发站和配客点管理,规范机场客运专线发展,加强道路客货运与航空客货运的衔接。2.积极推动我省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优化组织模式、提高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提升道路货物运输行业整体运输效能大力发展新型道路货物运输组织方式。大力发展各种专用运输、鲜活农产品及高附加值货物直达运输,加快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定班定线的厢式运输和汽车列车运输、集装箱运输、保鲜或冷链运输。全面推进甩挂运输试点工程。以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和绿色货运项目为契机,落实国家有关甩挂运输优惠政策,推进甩挂运输场站建设,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甩挂运输企业,探索甩挂运输运营组织模式,提升

10、我省特别是珠三角区域内甩挂运输的比重,逐步提高省际道路货运中甩挂运输的比例,切实提高运输效率,推进节能减排。引导货运交易平台建设。通过政府专项资金和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资金补助方式,支持和引导大型物流企业、物流园区或行业协会发展在全省乃至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货运物流交易平台,逐步将使用范围扩大至全省乃至全国,为广大企业和货主找车,以及货车找货提供网上交易、撮合,解决相对简单的点到点货运服务问题,降低货车空驶率。推进货运行业节能减排。以绿色货运项目为抓手,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道路运输车辆节能降耗技术和运输组织管理手段,推进广东省道路货运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绿色货运”项目框架下,按照各

11、自职责分工做好项目有关实施工作。通过“绿色货运”项目的实施,实现我省货运行业每年减少 10 万吨以上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标。3.积极推进道路运输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加快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我省道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逐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建立行业运行状态分析和决策支持平台,实现行业信息采集和规划辅助功能。在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基础上,逐步实现道路运输各行业动态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形成行业管理决策数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加快 IC 卡电子证件的推广应用。完成所有营运车辆和从业人员的 IC 卡电子证件发放并实施电子化管理,实现对从业人员及运输车辆进出站、安全例检和报班、发班的全过程电子监

12、管。建设和推广全省站场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票务、调度、监控、统计实时联网,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准确的出行信息服务。引导企业应用信息化管理。引导货运企业建立车辆指挥调度、货物跟踪查询、订单处理及甩挂作业信息管理系统,推广无线射频识别(RFID)、智能标签、智能化分拣、条形码技术等,提高运输生产的智能化程度;推动客运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和公共服务系统建设;积极推动信息技术在汽车维修救援一体化等方面的应用。推进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与服务系统建设,重点推进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联网收费和联网监控,提高行车效率,推进与相邻省区市甚至更大范围的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缓解交通运输拥堵状况,降低能源消耗。加快

13、物联网技术在道路运输领域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交通运输信息感知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运输引导、停车诱导、城市公交智能管理、实时路况、客货车辆管理、危险品运输管理、电子通关等方面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开展智能电子车牌的应用试点,加强对车辆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根据公众出行需要建立交通运输实时采集、处理和发布系统。4.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出台促进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建设和发展的意见。明确政府在发展公共交通中的责任,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平均出行分担率,减少私人轿车出行。加快公交场站和换乘枢纽建设。加大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站、首末站和港湾式停靠站等设施建设,按照统筹城乡发

14、展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加快建立内外衔接、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一体化城市综合客运枢纽。落实扶持公交发展的优惠政策。明确城市公交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各级财政对公交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投资补助力度,合理确定公交票价机制,尽快提高居民公交出行比例。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 BRT 等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系统的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公交无缝换乘系统,协调推进城市公共汽(电)车专用道建设,不断优化公交网络,形成由快线、干线、支线等多种形式组成的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城市公交体系。(二)加快替代能源的推广应用加快替代能源在道路运输车辆上的推广应用。落实省相关节能环保政策,加大节

15、能环保车型和技术的推广力度。根据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行动计划和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工作方案要求,率先在城市客运推广使用LNG、混合动力等新能源车辆,试点并逐步推广在中、短途道路客运车辆使用 LNG 等新能源,与相关能源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开展纯电动汽车、新型有轨电车、无轨电车的应用试点。(三)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1.推动公路隧道节能减排技术改造与应用。大力研发推广公路隧道智能通风照明控制技术、隧道群和毗邻隧道的智能联动控制技术和联网控制系统等节能技术。积极推广高速公路隧道节能设计方案,推广智能通风照明控制技术,以及加强现有高速公路隧道节能技术改造,构建高效节能的照明和通风系统,推行隧道

16、“绿色照明工程”,推广应用 LED 等节能灯具。大力推进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推动广乐、博深、广佛、广深等高速公路项目 LED 绿色照明技术的示范和应用。2.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材料循环利用,推广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按照已有的广东省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指南,规范全省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提高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水平,保证沥青路面再生工程质量。在公路改建和大修工程中试点推广旧水泥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废旧轮胎橡胶沥青、泡沫沥青和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借鉴深汕西高速公路大修及清连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成功经验,在国省道水泥路面整治工程中,积极推广旧水泥路面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借鉴沈海国家高速公路广州支线沥青路面再生成果,积极推进济广国家高速公路粤境小金口至萝岗段沥青面层再生利用试验项目,逐渐推广到其它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改建、大修等项目中。在长深(济广)国家高速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