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883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相貌各异的我们》教学设计 (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相貌各异的我们相貌各异的我们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中的第五课。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去了解物种的多样和种群中个体的多种多样,知道地球环境的多样性导致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前四课中主要学习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本课则由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引申到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研究的对象也由其它动植物转换成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类,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从而丰富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教材设计了:“观察我们的不同”、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以及“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等三个教学活动,期望通过对人的相

2、貌特征的研究,知道生物有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多样的生命个体,从而理解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生物多样性有很多的了解,知道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与人类同在,也知道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可以区分的,但很少有人去仔细琢磨或求证:这是为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状的?所以说,学生对生物的多样性的认识是朦胧的、凌乱的,经过前四课的研究活动,学生目前应该能清楚的认识到“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了。经历了 3 年的科学学习,学生们掌握了不少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但是,这一课中,相貌、相貌特征、性状、性状组合这样一些陌生、易混淆的词汇将会影响学生的整个学

3、习过程,学生对于如何用科学的词汇来解释人为什么有着不同的相貌存在着极大的困难;其次,教材安排“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学生在没有了解各种性状的辨别方法之前是无法在课前完成普查的;再次,教材中设计用笔画出同学的某一个相貌特征这一活动,也会因学生美术水平的差异而影响教学进度和效果。三、教学目标1生物有着不同的性状特征,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科学概念)2提高观察能力和辨析不同现象特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3发展协同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四、教学重、难点不同性状特征的不同组合造就了同一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五、教学准备教师:PPT、记录表、相貌轮

4、廓拼图、拼图软件;学生:小镜子。六、教学过程六、教学过程教学教学环节环节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入1、出示一张集体照,让学生找出照片中的老师。2、思考:我们刚认识不久,你们却能迅速的从相片的那么多人中把我找出来,想过这是为什么吗?3、引导学生归纳原因:因为老师的相貌和照片中的其他人不一样。4、引出课题并板书。观察、找寻相片中的老师。思考、回答提问。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观察我们相貌的不同1、谈话:刚才大家在找老师和其他人的不同时说到的眼睛、鼻子,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相貌特征”。(板书:相貌特征)。 2、思考:大家都知道我们相貌各异,可是我们的相貌特征究竟有那些不

5、同呢? 3、布置任务:观察头部的相貌特征。(ppt 出示要求:这个相貌特征表现出了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在小组内有相同的吗?)4、组织汇报观察结果,引出“性状”这个科学概念:我们把双眼皮、单眼皮称作是眼皮这个相貌特思考。观察组员的相貌特征,找出异同点。让学生知道:人与人的同一种相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征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性状;把浓眉毛、淡眉毛称作是眉毛这个相貌特征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性状。(板书:性状)5、引导归纳:人与人同一种相貌特征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性状,这些性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观察的记录方式可以是文字、是图画,也可以图文并

6、茂。2、注意引导学生归纳,不仅要找不同点,还要找相同点。汇报、归纳观察结果。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1、谈话:为了把相貌特征了解得更清楚,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自己的相貌特征吧。2、出示“我的相貌特征”表,明确填表要求。3、ppt 出示七种相貌特征的两种典型性状的照片,逐一讲解各个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的辨别要点。(提示学生:大家的性状特征不可能和照片一模一样,我们只能看看自己的性状更接近其中的哪一种。)4、组织学生对着镜子辨别自己的性状特征并填表。(巡视,找出代码完全一样的情况)5 5、组织学生对比本组所有成员的代码,找出“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统计表中的代码有完全一样的小组。6、让学生猜一猜:在出现了

7、性状代码完全相同这一情况的小组中,可能是谁和谁一样? 7、对比相同代码的 2 个同学的相貌,思考:代码完全一样,可两人相貌的差别挺大的,这是咋回事喃?谁能尝试着解释一下原因?了解“我的相貌”统计表的填写方法。学习不同性状的辨别要点并判断、填表。完成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的统计。让学生发现这些相貌特征的性状有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从而质疑,激发探究兴趣。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同一相貌特征的不同性状的辨别方法的学习。 2、注意控制辨别、填表的时间。猜测。思考。交流。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1、ppt 出示相貌轮廓图,描述这两个相貌轮廓图的特点(有一大部分相貌特征的性状完全相同),

8、让学生动手拼两个不同相貌的人。2、投影展示最先拼完的头像,把学生拼图结果在黑板上罗列出来。3、用数学计算的方法来统计不同性状组合的数量。4、出示画像拼图软件,介绍软件包含的内容及使用方法。5、根据学生的要求,用软件中的不同相貌特征的各种性状组合成不同的人像。6、引导计算这个拼图软件一共可以组合成多少个不同的人像,ppt 出示计算结果。7、引导归纳: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种性状会有大量的不同组合形式,从而造成了我们相貌各异。(板书:大量的不同组合)8、思考:会不会有没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呢?PPT 出示两个双胞胎姐妹的照片,让学生找两人的不同之处。9、引导归纳:不仅生物和生物之间有着千差万别,即便是同一

9、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是存在着差异的。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本次活动应重点关注:1、为了便于统计,拼图时要求所拼的人像的左右分小组拼图。汇报拼图结果。学习计算方法。观察。用软件拼画像。了解软件的拼图总数。归纳。思考,找出双胞胎的不同性状。通过拼图认识到:不同相貌特征的多种性状会有大量的不同组合形式,从而造成了我们相貌各异。两边的耳垂、眼皮的性状都是相同的。2、了解性状图的绘制过程,结合对比小组成员性状图,认识相貌各异的原因。归纳本课所了解到的知识。板书板书设设 计计七、上课表格七、上课表格我我 的的 相相 貌貌 特特 征征 (表一)(表一)相相貌貌特特征征舌头向内舌头向内卷曲卷曲下下 颌颌 沟沟发

10、发 际际耳耳 垂垂眼眼 皮皮头头 发发酒酒 窝窝性性状状能(A1)(A1)不能(A2)(A2)有(B1)(B1)没有(B2)(B2)“V”发尖(C1)(C1)平发际(C2)(C2)有(D1)(D1)无(D2)(D2)双(E1)(E1)单(E2)(E2)卷曲(F1)(F1)直发(F2)(F2)有(G1)(G1)无(G2)(G2)我我的的相相貌貌(组内统计)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表二)本小组成员的相貌特征(表二)同学一: 、 、 、 、 、 、 。同学二: 、 、 、 、 、 、 。同学三: 、 、 、 、 、 、 。同学四: 、 、 、 、 、 、 。同学五: 、 、 、 、 、 、 。相貌各异

11、的我们相貌各异的我们说课材料说课材料一、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改编教材一、根据教学需要,创造性改编教材本课教材安排了三个活动:“观察我们的不同”、 “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以及“开展对性状组合的探究”。由于“做一次班级相貌普查”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编者建议该活动可在课前开展,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一定的指导,否则学生在不清楚各种性状的辨别方法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有准确的普查结果的,那样就失去了课前活动的意义。如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辨别方法,那本课设计的第一个活动“观察我们的不同”就根本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开展了,因为学生在开展普查活动时就已经知道了每个人的相貌特征有不同,这个环节就变得多余了。如果

12、把所有活动都在课堂上按顺序开展,一节课的时间肯定不够,安排两节课的话,内容又显得太少。针对这些特殊情况,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在保证教材设计的三个教学活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大胆对活动形式和内容进行改进,把三个活动安排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一是在“观察我们的不同”这一活动中将“安排学生画出某个相貌特征的性状”这一环节去掉,原因是学生的美术水平肯定存在差异,这个绘画的过程不仅耗时较长,而且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用图画准确表现出性状的差异。所以我把这个环节改为学生观察、比较、交流,这对于学习了 3 年科学的学生来说并不困难,这样能在不改变活动目的的情况下为接下来的普查活动节约宝贵的时间。二是重新“做一次

13、班级相貌普查”这个活动,放弃统计全班各种性状的数据,因为这个数据对于后面的活动和整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完成没有实质性的意义,这个活动的目的仅仅是让学生扩大相貌的观察范围,寻找人与人之间性状的异同,尝试解决刚才的疑惑。为此,我将活动改为各自使用一面小镜子辨别自己的性状,然后在组内寻找每个相貌特征的性状都完全相同的同学,用“两人七个性状完全相同但相貌差异巨大”这一现象吸引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省时、高效地达到活动目的。二、准确分析学情,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二、准确分析学情,巧妙地设计教学活动借班教学有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可能需要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短短 40 分钟的教学不允许这个

14、适应期太长;二是教师对学生的特点、本单元前面部分的学习情况不了解,这两点加大了教师调控课堂的难度。一是将教材引入的设计由找同学变为找照片中的我。由于我和学生是初次见面,学生在思考“为什么我们能迅速从照片中将老师找出来”这个问题时,避免了学生回答时提到诸如“我们认识他、我们已经很熟悉了”等内容,能迅速的把话题引导到相貌各异上面来,既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找同学太没有难度,激趣效果不明显),又避免了引入环节耗时过多的顾虑。二是在“班级相貌普查”这个活动中,我没有安排在小组内相互观察,统一行动,这是考虑到小组活动的话,学生会在某些性状的辨别过程中产生争执,而这个性状究竟该选 B 还是选 A 本身

15、就不是准确答案(这 2 种性状显然不能准确反映出某种相貌的特征),结果不影响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我安排学生各自用小镜子自我辨别,并且在学生开始活动前不断强调“独立判断,找到和自己最接近的性状”这两个要求,不仅在教学中关注了学生自信心的建立,还有效避免了学生因意见不同造成的耽误教学进程的情况。三是预计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双胞胎是长得一模一样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安排了“寻找照片中双胞胎姐妹的不同点”这一活动,用事实、证据让学生心服口服,帮助达成教学目标。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有效突破重难点在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科学课堂看起来很热闹,学生们参与探究活动很积极,但经常都发现有学生在活动完毕后,仍然不知道活动的目的,他们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让本课的活动目的明确,让学生们为了探究而活动,我在各个活动中充分使用 PPT,用清晰的图片帮助学生认识、甄别不同性状,把详细的活动要求、思考内容实时展示,不仅明确了活动要求,还提高了活动的效率。在本课的最后一个活动中,我放弃使用性状图,改用拼图软件让学生亲历各种性状任意组合造成人们相貌不同的过程,这个软件的使用将学生的学习活动推向高潮,他们饶有兴趣的指挥着教师操作软件,在笑声中拼出一个个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