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胚学问答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8734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组胚学问答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动物组胚学问答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动物组胚学问答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动物组胚学问答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动物组胚学问答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组胚学问答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绒毛和纤毛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不同?微绒毛和纤毛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不同?位置名称结构特点分布功能微绒毛上皮细胞膜 和胞质向游 离面伸出的 细小指状突 起,光镜下 分辨不清细胞中有微 丝小肠柱状上 皮细胞游离 面 的微绒毛; 肾近曲小管 上皮细胞游 离面的微绒 毛扩大细胞表 面积,有利 于吸收游离面纤毛上皮细胞膜 和胞质向游 离面伸出的 较长细小指 状突起,光 镜可见胞质中有纵 行微管主要分布于 呼吸道定向摆动清 除尘粒、细 菌、净化吸 入的气体三种有粒白细胞的比较三种有粒白细胞的比较比较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直径715m820m1015m胞核杆状核,分叶核 23 叶居多常分 2 叶

2、分叶 、 “S”形、不规 则形颗粒中性颗粒;细小、淡红 色 1、 特殊颗粒:内含碱 性磷酸酶、吞噬素、 溶菌酶 2、 嗜天青颗粒内含酸 性磷酸酶,过氧化 物酶嗜酸性颗粒;粗大, 橘红色; 内含;酸性磷酸酶、 过氧化物酶、组胺 酶嗜碱性颗粒;大小不等、 蓝紫色; 内含:肝素、组胺、 白三烯功能趋化性、变形运动吞 噬和杀灭细菌趋化性,变形运动、 抗过敏、抗寄生虫。 过敏或寄生虫病时, 该细胞增多肝素:抗凝血。组胺、 白三烯:引起过敏反应两种无粒细胞比较两种无粒细胞比较比较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形态和大小球形,在血细胞中体积最大, 直径 1020m球形,大小不等直径 520m胞核卵圆形、肾形、马蹄形、不

3、规则形大而园、一则常有凹陷胞质淡灰蓝色含许多细小的嗜天 青颗粒少、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 粒功能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 是组织内巨噬细胞的前身T 细胞参与细胞免疫 B 细胞参与体液免疫三种毛细血管的特点、分布、功能比较三种毛细血管的特点、分布、功能比较分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血窦内皮细胞连续、有紧密连接有孔有孔、细胞间隙大基膜连续完整连续不连续或无周细胞常见较少极少或无分布结缔组织、肌组织、 中枢神经、皮肤、肺肾血管球、肾肠粘膜、 某些内分泌腺肝、脾、红骨髓、某 些内分泌腺功能选择性通透通透性较大通透性最大试比较三种肌组织有什么不同?试比较三种肌组织有什么不同?横 纹是否为随意肌外 形细胞

4、核数量 及分布分布部位其 他骨骼肌有横纹,属 于横纹肌是随意肌长圆柱形多核、位于 近肌膜处借肌腱附着于 骨骼肌肌节是骨骼 肌的基本结 构单位心 肌有横纹,属 于横纹肌不是随意肌短柱状, 有分支, 相互吻合 成网只有一个核, 呈椭圆形, 位于中央, 偶见双核分布于心壁相邻心肌纤 维互相嵌合 的连接点为 闰盘平滑肌无横纹,不 属于横纹肌不是随意肌长梭型只有一个核, 呈棒状或椭 圆形,位于 细胞中央胃肠道、呼吸 道、泌尿生殖 道和淋巴管壁淋巴结有什么主要功能?猪的淋巴结有什么特点?淋巴结有什么主要功能?猪的淋巴结有什么特点? 答:淋巴结属于次级淋巴器官,主要功能是:1.滤过淋巴液,大分子抗原和异物进

5、入淋巴结后 被巨噬细胞吞噬清楚。2.进行免疫应答,抗原进入淋巴结后,可引起免疫应答,引起体液免疫 时,淋巴小结增大,引起细胞免疫时,副皮质区明显扩大。猪的淋巴结不具有典型的淋巴结结 构,仔猪的淋巴结皮质和髓质的位置恰好相反。 黄体是如何形成的?何谓真、假黄体?黄体有什么功能?黄体是如何形成的?何谓真、假黄体?黄体有什么功能? 答:卵泡排卵后,卵泡塌陷,卵泡内膜毛细血管破裂,卵泡腔内含有血液,称为血体。卵泡内 膜细胞伸入卵泡腔内,颗粒细胞及内膜细胞增生分化,分别称为颗粒性和膜性细胞,以后血液 被吸收,这样形成一个较大的内分泌细胞团,称为黄体。黄体存在的时间取决于卵细胞是否受 精,母体是否妊娠,黄

6、体则退化,此种黄体称为假黄体。如果母体已妊娠,黄体在整个妊娠期 间维持其大小和分泌功能,称为真黄体。退化的黄体则称为结缔组织瘢痕,称为白体。 卵泡发育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卵泡有何形态特点?卵泡发育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卵泡有何形态特点? 答:卵泡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一般分为原始卵泡、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三个阶段。原始卵泡: 在胚胎时期就已经发育形成体积比较小,位于皮质浅层。由中央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扁平 卵泡细胞形成。生长卵泡:根据其有无卵泡腔分为初级和次级卵泡。初级卵泡的卵泡细胞由单 层扁平细胞变为单层立方、柱状或层数曾多。在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之间出现透明带。次级卵 泡:卵泡体

7、积增大,并移向皮质深层,出现卵泡腔并逐步扩大,卵母细胞及其外包的卵泡细胞 在卵泡腔一侧凸起,称为卵丘。成熟卵泡:卵泡体积显著增大,而且从卵巢表面突出,许多动 物的卵母细胞在成熟卵泡接近排卵时完成第一次分裂,并停留在第二次成熟分裂的中期。 哪些器官是中枢(初级)淋巴器官?哪些器官是周围(次)淋巴器官?两者有何区别?哪些器官是中枢(初级)淋巴器官?哪些器官是周围(次)淋巴器官?两者有何区别? 答:中枢:胸腺、腔上囊(鸟类)和骨髓(哺乳) 。周围:淋巴结、脾脏、扁桃体、血结等。中 枢淋巴器官发生早,性成熟后逐渐退化,其功能是分泌激素,培育淋巴细胞。周围淋巴器官发 生迟,终生存在,其淋巴细胞来自中枢淋

8、巴器官,淋巴细胞增殖分化受抗原刺激引起,是淋巴 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有髓神经纤维是如何形成的?与无髓神经纤维有何区别?有髓神经纤维是如何形成的?与无髓神经纤维有何区别? 答:有髓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外包神经膜细胞而形成。中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 称轴索,神经膜细胞包饶轴索而形成髓鞘和神经膜,每两个神经膜细胞之间的凹陷处为郎飞氏 结。无髓神经纤维是多条神经纤维包埋在一个神经膜细胞内,不形成髓鞘和郎飞氏结。 试述肾小体育光镜下的组织结构试述肾小体育光镜下的组织结构? 答:肾小体是血管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血管通入的一侧为血管极,对侧与近曲小管相连,为尿 极.肾小球是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

9、动脉之间一团蟠曲的毛细血管,包裹在肾小囊内.肾小囊是由双 层壁构成的囊状结构,内层(脏层)紧贴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壁,共同构成肾的滤过膜.外层(壁层)为单 层扁平上皮,与近曲小管壁相连.两层之间为囊腔,与近曲小管相通。 简述肝小叶的组织结构?简述肝小叶的组织结构? 答:肝小叶呈多面棱柱状,由中央静脉、肝细胞索和窦状隙构成。中央静脉贯穿肝小叶的中轴。 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并且吻合 3 成网,网眼内为窦状隙,即扩大的毛细 血管(血窦) ,窦壁衬有内皮细胞,还有一种吞噬能力的星状细胞(枯否) 。肝细胞呈多边形, 含丰富的各种细胞器,相邻细胞膜凹陷形成胆小管(毛细血管) ,随肝板分布,肝

10、细胞分泌胆汁 即注入胆小管。 脾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与淋巴结有那些不同?脾脏的组织结构和功能与淋巴结有那些不同? 答:主要不同点:1.脾的被膜和小梁发达,含比较多的平滑肌纤维。2.脾的实质包括白髓和红髓, 白髓分散于红髓之间。白髓包括小动脉周围淋巴鞘和脾小结,淋巴鞘呈筒状包饶中央动脉,相 当淋巴结的副皮质区,淋巴小结位于淋巴鞘的一侧。红髓的脾索相当于淋巴结的髓索,但含各 类细胞,脾窦在脾索之间,即血窦,流过血液。3.脾的功能除了产生淋巴细胞和参与免疫反应 外还有吞噬衰老的红细胞及贮血等作用。试比较中等动脉与中等静脉管壁的结构有何不同?试比较中等动脉与中等静脉管壁的结构有何不同? 答:(1)静脉口

11、径常比伴行动脉大,管腔塌陷。 (2)静脉的管壁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少,弹 性小。 (3)内、中、外、三层膜分界不明显。 (4)静脉的外膜比中膜厚,大静脉尤为明显,而 动脉中膜比外膜厚(5)管腔在 2mm 以上静脉常有静脉瓣,动脉没有。 结缔组织有哪些结构特点?分哪几大类?根据什么分类?结缔组织有哪些结构特点?分哪几大类?根据什么分类? 答:特点:(1)细胞数量多,种类多,散在细胞间质中,细胞无极性;(2)细胞间质成分多; (3)不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故也称为内环境组织;(4)在动物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连接、 支持、营养、保护、防御和修复等功能;(5)各种结缔组织均由间充质分化而来。根据其形态 不

12、同可将结缔组织分为液态的血液、松软的固有结缔组织及坚固的软骨组织和骨组织。按其结 构和功能不同可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和脂肪组织。 试述小肠的组织结构是如何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试述小肠的组织结构是如何与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答:小肠粘膜中有欢心皱裂、肠绒毛、微绒毛和小肠腺。皱裂、肠绒毛、微绒毛的存在极大地 扩大了粘膜的表面积。小肠上皮的柱状细胞又称为吸收细胞,胞质内有丰富的线粒体、粗面和 滑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滑面内质网参与脂肪的吸收。纹状缘可使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扩大 20 倍; 杯状细胞分泌黏液附于上皮表面,有润滑和保护作用。肠绒毛中轴的固有结缔组织有 12 条纵 行

13、的毛细淋巴管和中央乳糜管。 。该管的通透性大,从而易于乳糜微粒和长链脂肪酸等大分子物 质进入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利于氨基酸、葡萄糖等进入血流;纵行平滑肌束的收缩, 有利于物质吸收及血液和淋巴的运行,粘膜下腺的分泌物为含有粘蛋白的碱性液体,能保护肠 粘膜,免受酸性胃液的侵蚀。 试述小肠绒毛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试述小肠绒毛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小肠绒毛是小肠上皮与固有膜共同向肠腔凸起所形成的指状突起。绒毛的表面为单层柱状 上皮,由柱状细胞和夹在其中的杯状细胞和少量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绒毛中轴的结缔组织中含12 条毛细血淋巴管,称中央乳米管,其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绒毛内还有少量散在平滑 肌细胞和

14、较多的淋巴组织。肠绒毛的主要功能是扩大小肠的吸收面积及利于吸收。上皮组织,简称上皮,是由大量紧密排列的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 上皮组织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肌上皮被覆上皮:覆盖于身体表面和衬于体内各种有腔器官的腔面上皮,称被覆上皮 被覆上皮的共同特点: 1、 细胞多,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 2、 细胞具有极性,分游离面和基底面; 3、 基底面有基膜与结缔组织相连; 4、 无血管,营养从结缔组织内的组织液经基膜渗透出来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和 感觉等功能。生发中心:暗区:主要含大淋巴细胞,染色深明区:主要含中淋巴细胞,染色较浅小结帽:明区上方覆盖着由密集小淋巴细胞构成的小结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