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种植技巧.DOC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747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桉树种植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桉树种植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桉树种植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桉树种植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桉树种植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桉树种植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桉树种植技巧.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立人工林是一种必然选择,使用哪个树种则是另一个必然选择。无论任何人工林项目,正确选 择造林树种都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选择的造林树种必须适应造林地的生态条件,必须满足造林项目 对目的产品的需求。在乡土树种不能满足要求或人工林经营成本过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使用合适的 外来树种。根据 FAO 统计,桉树人工林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 10%,在亚洲、中南美洲和非洲的热带地 区,近年来桉树人工林占造林面积 70%以上。为什么桉树会成为主要的人工林树种呢?因为桉树具有下 列优点:其一,桉树是地球上最高的被子植物,文献记载塔斯马尼亚的王桉树高 100 多米。桉树有 900 多 种,具有不同的用途和适应性,树

2、种选择机会多。诸如巨桉、尾叶桉、蓝桉、柳桉、赤桉、史密斯桉、 王桉等都是优良的用材树种,可以生产多种工业用材,尤其是纸浆材。其二,桉树几乎是生长最快的阔叶树。桉树不休眠,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生长就不会停滞。许 多人工林记录表明,巨桉、尾叶桉和巨尾桉等日平均高生长在 2 厘米以上。桉树是人工林树种中轮伐 期最短的,6-7 年,泰国欲将杂种桉树人工林轮伐期缩至 3 年。集约经营的巨桉、尾叶桉和巨尾桉人工 林年平均材积增长量在 25-45 立方米/公顷,而在巴西优良无性系人工林达到 80-100 立方米/公顷。木 材特性尤其适合生产短纤维纸浆。轮伐期短,生长快,投资回报率高,人们普遍认为桉树是纸浆工

3、业 的“绿色黄金” 。其三,桉树利用水分的效率最高。研究表明,每合成 1 kg 生物量,松树需要 1000 升水,咖啡、 香蕉、黄檀和相思在 800 升以上,桉树只需要 510 升,仅仅高于大豆、高粱和黍子,而其收获指数和 松树一样达到 0.65。桉树的叶面积小, 树叶垂直悬挂, 树冠截持降雨量不到其它树种的 1/2。我国栽 培桉树人工林的地区年平均降雨量几乎都在 1000mm 以上,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只有在干旱地区,种植 按树以后地下水位才会降低,这同其他树种没有区别。可见桉树不是“抽水机” 。第四,FAO(2002)发表的一篇调查报告指出,在已经退化的立地和滥伐的迹地上种植桉树人工林可 以

4、改善土壤状况,它比其他大多数树种归还林地的营养更多。巴西研究证实,只要轮伐期大于 7 年, 在连续栽培三个轮伐期以后,林地营养状况未见恶化。桉树人工林对于土壤养分状态的影响取决于造 林以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森林经营的集约程度。可见桉树不是“抽肥机” 。第五,除细叶桉外,几乎所有桉树都是虫媒花,在自然界与昆虫和其它一些食蜜动物共同进化, 黄杨皮桉是最优良的蜜源植物之一。实验室分析表明,少数几种桉树可以产生抑制其它植物发芽或生 长的化学物质,更主要的原因是桉树对于光照、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强烈竞争能力,使得其他树种或地 面植被不能与之匹敌。在雨量丰富和土壤肥沃的立地,桉树人工林下植被发育繁茂。在楚雄地区

5、,蓝 桉与红薯和烟叶套种,雷州半岛隆缘桉林下种植菠萝。说桉树林内“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 ,如同 说杉木人工林里是“寂静的春天”一样都是谬误的。人工林决不是“绿色沙漠” 。 桉树育苗技术桉树育苗技术 2004 年 9 月 13 日 13:32 新农在线 1 小苗培育1.1 苗床准备(1)苗床规格床底宽 1.2m,长一般为 5m 以下,步道宽 5cm。(2)起畦将畦面杂草及表土铲掉以后,用 25%敌百虫油剂 50100g(有效成分)喷雾或与炒香的米作 成毒饵撒施于苗床,特别是后者能有效诱杀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然后,铺一层约 5cm 厚的黄泥 心土,再铺一层约 1ocm 厚的育苗基质(基质用

6、直径 4mm 的筛孔过筛)。育苗基质各成分比例为黄泥心土 4:火烧土 6,并加入 11kg 复合肥/立方米。也可适当减少黄泥心土及火烧土比例配以适量河沙。(3)土壤消毒用 40%福尔马淋或 15ool0-6 的托布津溶液用花洒淋透苗床,然后用甲基异柳磷拌细 沙(一般用 20%乳油 300400ml,制成毒沙 2030kg 使用,注意本品为主毒性杀虫剂)均匀撒在苗床上, 再用薄膜覆盖至少 24h。可以起到土壤杀菌和再次杀灭地下害虫的作用。(4)平整苗床经上述处理后,经过 12d 的翻晒和通风透气,就可刮平床面,淋透水,再均匀铺一 层薄薄的火烧土,刮平,用木板压实。播种前再用喷雾器喷湿苗床,重新平

7、整后即可播种。1.2 播种(1)播种时间结合本省天气情况和本局多年的实践经验,播种宜在 10 月中下旬进行,因为这段时 间天气还暖和,有利于桉树种子萌发和小苗生长。苗木经 3.54.5 个月可出圃,与本局各场翌年造林 时间 12 月份正好吻合。造林面积大的,可以分批播种,以便造林时劳力的安排。(2)播种量可根据以下经验公式确定:播种量=(2-3)造林面积(hm2)造林密度(株/hm2)种子数/g一般每平方米播种量为 20003000 粒种子,因此准备苗床时,可据此确定苗床面积。(3)播种播种时,每克种子用 0.10.2g 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托布津、敌克松等农药拌种消毒, 然后加入 2030

8、倍的过筛的干净火烧土拌匀后撒播。播后,再用火烧土均匀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 之后,再用喷雾器淋流动清水。再覆盖薄膜保温,薄膜拱顶距床面高 45cm 为宜,以利于通风、透气。 播种工作完成后,用甲基异柳磷药液在苗圃四周喷洒,浓度同土壤消毒。1.3 发芽期管理桉树种子最适发芽温度为 2535 度、相对湿度 85%95%。超过 35 度要及时打开苗床两头薄膜通 风或在薄膜上淋水降温。如连续高温且日照时间较长时应用 50%的遮荫网搭荫棚覆盖。桉树种子经 15d 基本出土,完成发芽过程,期间一定要保持苗床湿润,坚持早晚各淋一次水,淋 水时用喷雾器喷洒,一直使用到 50%苗木长出一片真叶时才可改用花洒淋水

9、。1.4 小苗期管理从种子萌发到小苗上袋前为小苗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根系的生长发育。关键是土壤水分的管理,过干根系缺水生长不良,过湿又容易使根系产生病害。一般早晚各淋一次水,阴雨天可只淋一次水, 如连续阴雨天也可视情况隔天淋一次水或 23d 淋一次水。小苗期时间的长短因不同品种而异,一般 45d 左右。如遇晴天,则于 10:0016:00 时必须揭开 薄膜。随着阳光的进一步增强,就应该用 50%的遮荫网遮荫,以免幼苗灼伤。小苗期对肥料要求不高,可适当喷施 12 次速效氮肥,如尿素,也是宜稀不宜浓,最好淋肥后再 用清水洗一次苗,以免嫩叶被肥料灼。2 大苗管理移植后苗木一般在一周左右长出新根。此时如

10、无霜冻,可揭开薄膜,如气温较低和有霜冻则应延 长覆盖时间。揭开薄膜如发现有死苗,应及时补苗。(1)水肥管理自苗木移栽上袋后,每天或早或晚淋水一次,保持容器基质湿润。如前述,大苗的管 理主要是有充足的肥料,基本上每周施肥一次,主要是氮肥,一般施浓度为 2%5%的液态氮(尿素), 要使得上袋 50d 后高达到 1525cm,可以上山造林。如长势旺盛,则应控水控肥。(2)苗木分级当小苗移植上袋 1 个月后,由于微环境的影响和苗木自身个体间的遗传差异,苗木己 经表现出高矮粗细间的分化,则应及时分级,方便以后管理。并提供均匀一致的苗木供上山造林之用。(3)苗高控制由于天气或其它原因。到造林季节苗高巴达到

11、 30cm,又不能上山造林,应采取措施控 制苗高,除了水肥控制外,还可用移动苗木,喷微量 pp333 等措施控制其徒长。当苗高达到 2025cm 时,苗木的根系巴基本穿袋。此时应及时移袋断根,一方面防止主根扎入地下,造成苗木徒长;另一 方面可促进袋内须根发育,培育出根系发达的苗木上山造林。移袋过程中,不要松动营养基质,以免 影响成活。移袋前需淋透水,移后再淋一次水。在晴天阳光强烈时应在早晚时移苗,雨天也不宜移苗。 如天气原因还不能上山造林时,则应每 10d 移一次苗,直到可以上山造林时为止。当苗高达到 30cm,近期内,能上山造林的,要控制其徒长,一般用 15%pp333(5010o)10-6

12、 喷 雾,效果理想。另外,也有人用剪顶的方法加以控制其高生长。不过对于用材林,剪除顶端优势的做 法,我们认为值得慎重。为桉树申辩为桉树申辩-谈谈桉树的生态功能谈谈桉树的生态功能2004 年 10 月 10 日 16 时 32 分 44 秒桉树引种我国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林业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桉树人工 林面积已达 154 万公顷,云南为 14.3 万公顷。随着桉树人工林的大面积发展,引起了人们对桉树的关 注,但对发展桉树的看法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有计划地发展桉树是必要的、可行的;有的人则把发 展桉树与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说什么“桉树是抽水机” 、 “桉树引起地力衰退

13、” 、 “桉树林下不长草” , 甚至有的环保人员把发展桉树与紫茎泽兰的蔓延危害相提并论。争论的焦点并非是桉树的社会、经济 效益,而是桉树的生态功能。事实是怎样的呢?桉树的水土保持功能 经 Bailly 对天然林、次生林、大叶桉人工林径流量 8 年观测的结果是:大叶桉人工林的径流系数 最小,流入河川的降水量,大叶桉林为 419,天然林为 1644,次生林为 2856。云 南省林科院对蓝桉人工林水土流失监测结果是:造林第三年,撩壕整地与对照(空旷地)比较,径流 量比值为 0.52,泥沙流失量比值为 0.42,有机质流失量比值为 0.20,说明桉树林有较好的水土保持功 能。桉树与土壤水分 据 Dav

14、idson 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植物每生产一公斤干物质消耗的水量分别是:针叶树为 1000 公斤,桉树为 510 公斤,棉花为 800 公斤,蚕豆为 600 公斤。而西南林学院对相思树和桉树水分利用 效率研究的结果表明,赤桉水分利用效率是马占相思的 6.5 倍;窿缘桉水分利用效率是大叶相思的 2.6 倍。桉树与土壤养分由于研究时间、地点的差异,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同。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对不同桉树林土壤 养分变化研究的结果是:造林 38 年的尾叶桉、细叶桉、刚果 12 号桉的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增 加 9.2%22.8,钾普遍增加;尾叶桉、细叶桉的林地,磷增加 63142;刚果 12 号桉、赤

15、桉的 林地,磷减少 42.7%65.6%。云南省林科院还对蓝桉林地土壤进行了监测,其结果是:与造林前比较,造林第三年,对照区 PH 值提高 3,有机质提高 13.5,全氮下降 47,速效氮下降 17,速效磷下降 43.8,速效钾下降 34;施肥区与对照区比较,有机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它营养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 施肥区比对照区下降速度低 4060,而施肥区林木蓄积量比对照区大 80.1。生物多样性问题 据广西东门林场对桉树林地造林前后植物种类、盖度调查结果显示:造林后,旱生植物种类减少, 半旱生植物种类增多,植物盖度由 0.45 提高到 0.78。据西南林学院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昆明

16、10 年生 直干桉林内有灌木 11 种,草本植物 31 种;双柏县六年生直干桉混生林内有其他乔木 4 种(红木荷、 黑荆树、云南松、滇油杉) ,灌木 17 种,草本植物 61 种,而且荒地、草坡原有种消退了,阴湿林地的 植物成分进入桉树林内。还应该指出的是,地力下降的问题并非桉树人工林的特殊问题,是绝大多数人工林所面临的问题。 如云南省林科院对杉木、思茅松林地土壤监测结果表明:与造林前比较,造林第 3 年,未施肥的杉木 林地 PH 值提高 1.8,有机质下降 9.8,全氮下降 3.4,速效磷下降 36,速效钾下降 21;进行施肥的思茅松人工林 PH 值提高 5.1,有机质下降 8.2,速效氮下降 23.2,速效磷下降 28.8,速效钾下降 74.5。许多学者对杉木、云南松林地土壤进行研究后同样发现地力衰退现象。从前面列举的资料可以看出,每生产单位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