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汤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汤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伤寒杂病论》汤剂中有三个方子附子用量为三枚,这也是《伤寒杂病论》汤剂中附子的最大用量介绍如下:1 1、、 《《伤寒论伤寒论··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辨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桂枝桂枝附子附子去去桂枝桂枝加加白术白术汤方汤方附子附子(炮,去皮,破)三枚(炮,去皮,破)三枚,白术四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甘草(炙)二两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肉,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2 2、、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抟,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大便坚,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术汤主之桂枝附子汤方: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去皮)四两,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三枚,甘草(炙)二两,生姜(切)四两,大枣(擘)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3 3、、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汤方:大黄附子汤方: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附子(炮)三枚,细辛二两,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笔者按笔者按:上述三方,都是上述三方,都是““分温三服分温三服”” ,就是一天之内分三次服完附子,就是一天之内分三次服完附子三枚约合三枚约合 6060 克也就是说,患者一天服下的汤药中含有附子克也就是说,患者一天服下的汤药中含有附子 6060 克,克, ““分温三分温三服服”” ,每次喝下的附子量为,每次喝下的附子量为 2020 克此外, 《《金匮要略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黄土汤方黄土汤方: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附子(炮) 阿胶 黄芩 各三两 灶中黄土半斤 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七升,分温二服笔者按:笔者按:《《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中的中的““一两一两””合合 13.9213.92 克。
附子三两,就是近克附子三两,就是近 4242克 ““分温二服分温二服”” ,每次喝下的附子量是,每次喝下的附子量是 2121 克上述四个方子中的附子,都是上述四个方子中的附子,都是““炮附子炮附子”” ,而非生附子由此可见,炮附,而非生附子由此可见,炮附子一日量为子一日量为 6060 克,每次量为克,每次量为 2020 克,应该是安全的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听到克,应该是安全的迄今为止,笔者尚未听到医界前辈或相关资料说到炮附子致人死亡的案例,或炮附子的致死量但张仲医界前辈或相关资料说到炮附子致人死亡的案例,或炮附子的致死量但张仲景老先生也告诫我们:景老先生也告诫我们:““附子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这这是从医者应当谨记的是从医者应当谨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