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6161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众路线和党性锻炼-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讲座讲稿大家好!很荣幸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和交流,向大家汇报我的一点学习体会。当前,各地正在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党性锻炼,提高每个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可以说,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前提。所以今天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如何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话题。但我今天不想谈理论问题,主要想从党史的角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党的历史上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党性锻炼的典型事

2、例。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多次号召全党要学习党史、国史和革命史,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他在西柏坡考察时还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所以我们今天就来重温一下党的历史,从党史特别是浙江党史的角度给大家讲讲我们党的历史上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党性锻炼的故事。那么,什么是党性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党的领袖、党章和理论工作者都已经作了大量论述,我不想再重复。我想从几个具体的例子说起,从小说红岩说起。小说红岩

3、反映了关押在重庆白公馆和渣滓洞的革命者英勇斗争的故事。如果我们到过重庆,参观过白公馆和渣滓洞,都会被他们的故事所感动。在这里,我想举三个与党性有关的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许晓轩烈士临刑时的遗言。许晓轩就是小说红岩中许云峰的原型,被捕后先关押在贵州息烽集中营,后关押在白公馆,1949 年 11 月 27 日在重庆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这个日子,这个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建立,但重庆还没有解放。许晓轩烈士在临刑的时候是这样说的:“请转告党,我做到了党教导我的一切。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仍将这样。希望组织上经常注意整党整风,清除非无产阶级意识,保持党的纯洁”。第二个例子是“狱中八条意见”。19

4、49 年 11 月,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两个监狱的党员们在牺牲前,通过脱险的同志向党组织提出了一份意见和建议,一共有八条,这八条意见是:第一,防止领导成员腐化;第二,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第三,不要理想主义,对上级也不要迷信;第四,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第五,切勿轻视敌人;第六,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第七,严格进行整党整风;第八,惩办叛徒特务。这八条意见可以说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总结出来的,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第三个例子是刘国鋕烈士面对敌人劝降时说的话。刘国鋕是小说红岩中刘思扬的原型,出身于一个富豪家庭。被捕后,家里人通过各种关系想营救他

5、。国民党当局表示,只要他有自首的意愿,就可以释放他。但面对敌人的劝降,他说:“有党在,我等于没有死!如果我出卖组织,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 ”我想,看到这些画面,不用多说,我们就会明白什么是党性。像这样的一些例子,在我们浙江党的历史上也有很多。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些典型事例。一、群众路线和党性体现在共产党员坚定的理想信念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就能经受任何艰难险阻的考验,这样的例子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以说比比皆是。这一部分我想给大家讲四个故事。第一个

6、故事是参加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浙江先进分子的故事。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宣告成立(党的诞生日和建党纪念日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候,全国一共有 50 多名党员,在这 50 多个人中,就有 7 个浙江人,在湖南(16 人)、湖北(12 人)之后位列全国第三。他们是:俞秀松(诸暨人)、施存统(金华人)、陈望道(义乌人)、邵力子(绍兴人)、沈玄庐(萧山人),沈雁冰(著名作家茅盾)和沈泽民(他们是俩兄弟,桐乡人)。我们来看这 7 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有较高的地位,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如沈玄庐是萧山衙前的一个大地主,曾经担任过清朝的知县,也担任过军阀政府的浙江

7、省议会议长,在社会上有较大的影响(典型的土豪);邵力子是清朝末年的举人,早年曾追随孙中山参加辛亥革命,当时是上海民国日报社的总编,还兼任复旦大学的国文教员;俞秀松的父亲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家庭条件也比较好;如果我们到过桐乡乌镇,参观过茅盾故居,就会知道沈雁冰和沈泽民家的条件也很好,沈雁冰当时已经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收入也不错。其他几个人的家境和生活条件也都不错,他们都根本无需为生活发愁。但他们当时参加创建共产党,是要冒杀头风险的。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个人谋出路,完全是为了理想信念,为了给处在黑暗中的中国人民找到一条光明的道路。为了理想信念,他们义无返顾地地投入到建党活动中去,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

8、了特殊的贡献。我举几个例子,如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来历),1920 年 2 月至 4 月在家乡义乌翻译,同年 8 月在上海出版(习近平关于信仰的味道的故事)。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年鲁迅看了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后就说,陈望道为中国做了一件大好事;毛泽东后来在陕北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回忆说,有三本书对他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一本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周恩来解放后也曾经当面对陈望道说:陈望道先生,我们都是你教育出来的。可见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

9、言中文全译本对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影响是很大的;沈玄庐领导发动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全国农民运动萧山衙前农民运动,他还参加创建了上海和广州两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中国参加创建两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人是为数不多的;邵力子最早把十月革命的消息传播到中国。毛泽东曾经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爆发于 1917 年 11 月 7 日(俄历 10 月25 日,所以称为十月革命),邵力子在十月革命爆发的三天之后,也就是 11 月 10 日,就在自己所主编的民国日报上就向中国人民报道了十月革命的消息,使中国人民了解到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俞秀松和施存统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组织

10、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5 个创始人之一。前面讲过中共一大召开的时候全国共有 50 多名党员,这 50 多个党员再往前追塑,最早的就是成立于 1920 年 6 月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共有 5 个人发起人,这 5 个人是陈独秀、李汉俊、陈公培和俞秀松、施存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今天的 8000 多万党员都是从这 5 个人发展而来的。这 5 个人里面就有两个浙江人,作为浙江人我们应该为此感到骄傲。沈雁冰、沈泽民两兄弟也为建党作了大量工作。可以说,他们 7 个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信念走到一起来的。但是,有了理想信念还不够,这个理想信念还必须坚定。由于理想信念的坚定程度不同,他们 7 个人后来又

11、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些人为革命牺牲了,有些人离开了革命队伍,有些人甚至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俞秀松在上海参加建党活动后,后来又参加了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活动,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以后根据党中央的安排,曾经两次到苏联学习和工作,可惜的是 1939 年在苏联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给他平反昭雪。沈泽民后来也曾经到苏联学习,回国后担任过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鄂豫皖省委书记,1933 年在反“围剿”中牺牲。陈望道在中共一大的时候据他自己回忆,曾经被推选为上海党组织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但因为在一大召开前为了经费的问题与陈独秀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就没有去参加一大。1923

12、 年中共三大后,陈望道因为不满陈独秀的家长制作风自行退党,但他在退党的时候表示:我信仰共产主义终生不变。所以他退党后仍为党作了大量工作。全国解放后,他曾经担任过复旦大学校长,是一个著名的语言学家。他提出要重新入党,毛泽东知道后说:陈望道先生想什么时候回到党内就什么时候回到党内。1957 年 6 月,陈望道重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沈雁冰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通缉,流亡日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活动,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抗日战争时期,他来到延安,提出要恢复党组织生活,但中央认为他作为一个著名作家,留在党外对党更有利。直到 1981 年临终的时候,他再次提出要求在他去世后追认他为党员

13、。在他逝世 4 天以后,中央恢复了他的党籍,党龄从 1921 年算起。所以在他的遗体告别方式上,是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的。邵力子于 1926 年由于工作的需要,根据党组织的安排脱党。他在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时候就是老资格的国民党党员,脱党后长期在国民党方面担任重要职务,先后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国民党政府甘肃省政府主席、陕西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等职务。但在解放前夕出任国民党和谈代表时就留在了北京。施存统(著名音乐家施光南的父亲)在上海参加建党活动后,到日本留学,根据陈独秀的指示,联络在日本留学的周佛海建立了旅日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并担任负责人。中共一大召开时,作为日本共产党组织的负

14、责人,本来应该是他回国参加一大的。但由于他在日本受到警方的严密监视,无法脱身回国,所以就派了周佛海作为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1922 年施存统被从日本驱逐回国,回国后担任了团中央第一任书记。但在大革命失败后,施存统由于对党的前途悲观失望,自动脱党,走了一段弯路,后来成为著名的民主人士,参加过创建民建的活动。解放后担任过劳动部副部长、民建中央副主席。在他们7 个人中,沈玄庐走上了背叛革命的道路,由于他反对国共合作,不服从党中央的安排,被开除出党,成为著名的国民党西山会议派。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担任了国民党浙江省清党委员,成为屠杀共产党的刽子手。1928 年,他在家乡萧山衙前被刺身亡,死因至今

15、还是一个迹,有人说是共产党刺杀的,有人说是蒋介石刺杀的(他后来和蒋介石也发生了很大的矛盾)。我讲这 7 个人的故事是想说明,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是何其重要。第二个故事是邵飘萍的故事。邵飘萍是东阳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也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报纸京报的创始人,从事新闻工作的人都知道邵飘萍。他还曾经担任过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导师,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管理员的时候曾经听过他的课,毛泽东后来曾经回忆说: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作为一个著名的报人和学者,邵飘萍有着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也是衣食无忧。但是他的志向是救国救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早在 1915 年,当袁世凯政府和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的时候

16、,就是当时在日本的邵飘萍第一个向国内报道了这个消息。他也是五四运动的发起人,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就是在他的号召下走向天安门广场,发动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他帮助李大钊创建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5年,邵飘萍在李大钊和罗章龙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利用京报作为阵地,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报纸上刊登马克思的头像,他自己也写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他这支笔在当时是很厉害的。他的好朋友冯玉祥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为了追求真理,邵飘萍一生曾经四次被捕,两次流亡日本,但他志向不改。军阀张作霖害怕邵飘萍这支笔,拿出 30 万大洋收买他。但邵飘萍不为所动,他说:军阀倒行逆施,我不讲,没人敢讲;就是枪毙我,我也要讲!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就逮捕了邵飘萍。1926 年 4 月,邵飘萍在北京天桥被张作霖杀害。临刑的时候他很从容,对监刑官说:“诸位免送”,然后放声大笑。邵飘萍是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为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牺牲的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记住这位浙江老乡。第三个故事是浙江陆军监狱斗争的故事。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