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57362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66 大小:1,01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上册备课(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时编号:xxx- 1 -全册备课全册备课主备教师: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共安排七个单元,主要由“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构成。“数与代数”领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材中一共安排了五个单元,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数的认识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认识百分数,主要教学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相改写,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二是数的运算安排了三个单元,包括第二单元分数乘法,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其中,第二、三单元主要教学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及其相应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分数

2、连乘、连除、乘除混合;同时在分数乘法单元中还安排了倒数的认识。第五单元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此外,还安排了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教学用假设(替换)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主要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体积、容积单位以及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第七单元安排了本册教学内容的“整理与复习”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主要是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安排了 3次实践活动,分别是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表面涂色的正方体”是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安排

3、的,主要是通过拼长方体或正方体的活动,研究表面积变化的规律。“树叶中的比”是结合认识比的教学安排的,主要是通过测量同一种树叶,发现长与宽的比的比值相等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互联网的普及”是结合认识百分数的教学安排的,主要是通过调查和统计本班同学家庭中电话和电脑的普及率,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解释数据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这些活动,都具有小课题研究的特点,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材结合教学内容,编排了 5 个“你知道吗” ,介绍一些数学史知识,以及与数学知识有关的社会常识,以拓

4、宽学生的课时编号:xxx- 2 -视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还编排了 11 道思考题,进一步加大教材的弹性空间,以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操作、观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和展开图;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进率,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2.让学生体会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运用简单的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分数连乘连除,认识倒数,以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运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3.使学生在现实

5、中理解比的意义及比的各部分名称,学会求比值及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比,能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按比例分配) 。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以及合情推理的能力。4.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简便计算)并能解决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5.初步学会用替换、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6.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进一步体会数学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发展和增强数

6、感。7.在情境中体会百分数的意义,学会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相改写,并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课时编号:xxx- 3 -教学难点:1.建立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并能解答实际问题。3.理解比的

7、意义,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4.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资源:各种实物、教具及相关的教学光盘、课件等。课时安排:1. 长方体和正方体 12 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1 课时2. 分数乘法 9 课时3. 分数除法 13 课时树叶中的比 1 课时4. 解决问题的策略 3 课时5.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6 课时6. 百分数 17 课时互联网的普及 1 课时7. 整理和复习 5 课时课时编号:xxx- 4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主备教师: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基本完成小学阶段有关平面图形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和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

8、征,及其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方法,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性,是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一次飞跃。教材选择长方体和正方体作为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起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教材的编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开展活动。2加强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3有层次地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留下适当的探索空间。4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2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立

9、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 1m、 1dm、1cm以及 1L、1mL 的实际意义。 3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5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过程的探索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和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课时编号:xxx- 5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进一

10、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 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有了长方体、正方体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级上册) 、多边形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周长与面积计算,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及其进率的基础上学习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学生六年级下册学习圆柱和圆锥打下基础。教学资源及工具设计: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实物、长方体、正方体侧面展开图,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共 13 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1、2 课时3体积和体积单位 2 课时4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 2 课时5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 课时6整理与练习 2 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1 课时课时编号:xxx- 6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一课时主备教师:复备时间: 上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第 12 页的例 1、例 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一第 14 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

12、长)的含义。教学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稍大的纸盒及一个有相对的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纸盒、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长方体小纸盒、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正方体。教学过程:一、 引入新课 1. 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课时编号:001课时编号:xxx- 7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

13、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二、 引导探究 1.出示例 1:(1)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具,回答上面的问题。(2)抽象图形。 说明: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到长方体的 3 个面,所以通常这样画长方体。 (师边讲边画长方体的直观图,注意要规范。 ) 2. 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教师结合直观图逐一向学生介绍棱和顶点,并及时在图中作出标注。(2)同桌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纸盒,互相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3. 长方体的特征。 出示: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并在

14、小组里交流。学生四人一组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特点。 (1)面的特点 长方体有几个面?谁能迅速的数出长方体的 6 个面?比较哪一种方法好? 相对的面形状相同,大小一样,可以用这四个字(出示:完全相同)来代替。 (2)棱的特点 长方体有多少条棱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种很快的数出这 12条棱的方法? 想一想:每组有几条棱?每组 4 条棱的位置是怎样的?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3) 顶点的个数 长方体有几个顶点?你是怎样迅速数出来的?(4)概括长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自己说说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征。小结: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它有 12 条棱,课时编号:xxx- 8 -8 个顶点。相对的面完全相同;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4.学习长、宽、高 (1)问:相交于同一顶点的 3 条棱的长度都相等吗?指出:长方体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量出它的长、宽、高。5.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师:学习了长方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