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冷水加热评课稿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56279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给冷水加热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给冷水加热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给冷水加热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给冷水加热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给冷水加热评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足材料立足材料 探究本质探究本质评给冷水加热一课。一、教材比较2001 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掀开了科学教学改革的新篇章,科学教材开始逐步走进课堂。教材虽然经过了几次修订,但“给冷水加热”这个内容,在教材中一直都有,只不过编排的年级发生了变化。两套教材的区别在于 2001 版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冷与热单元中的第一课,课题为冷水与热水 ,现行版教材安排在五下,第二单元热单元中的第二课课题为给冷水加热 。我想这么大的调整,编者们肯定是非常慎重的,考虑的因素一定是多方面的,但不管专家们是怎么样考虑的,我认为之中肯定考虑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的建构规律这个因素。这一内容在两版教材的

2、落脚点是不一样,2001 版重在观察、体验,现行版突出设计、思辨。虽让两版教材的落脚点有所区别,但开展这一内容探究的前提都是一样的,两版教材的前一个单元安排的内容都是“沉与浮” 。(具体看一下两版教材的内容)二、教材处理(教材观)(一)重温教材观郝京华教授认为“我们所说教材是一种大教材观,不仅仅是一本学生用书。教材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工具包。它包括教师用书、学生用书、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手册、配套的工具箱和相关的光盘录像等一系列供学生和老师使用学习资料。 ”路培琦老师队教材有这么一段的论述:“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

3、定的教学目标,因此,你就不能照本宣科,把教材当成圣经来念。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点普遍为我们一线所认同与接受,因此教师要成为开发课程资源的主角。我们觉得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教材、教师、学生等每个因素都是动态的,是一个可以变的量,我们应该用动态的眼光来对待科学教学的每一个因素。新课改十多年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对实验材料的设计、开发一直做着不懈的努力,为学生你能有效构建相关科学概念提供了最大可能,不过也给我们一线教师留下了二次开发和创新的空间,这是我们可以感受得到的。在实际教学中,面对教材呈现给我们的某个探究活动的实验材料,当我们觉得这些材料或设计还不足以达成教学目标、还不足以帮助学生有效构建

4、的时候,是“将就”一下、还是“讲究”一些,这是我们的一种态度。我们认为:材料的选择、方案的设计不必局限于教材中呈现的内容,要有创新的意识,要源于教材,又要体现个人智慧,找到和实验材料、研究方案“人剑合一”的感觉,寻找到适合切入点进而唤醒学生的兴奋点,这样方能有效的引领学生向构建概念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二)褚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上节课探讨了如何给身体增加热量的问题,这节课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了一个给冷水加热的问题,并着重关注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从褚老师今天展示的课堂,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教材的理解很有自己的想法,处理有独到之处。在准备这一堂课的过程中,他和我们这样交流(结合 Ppt):教材的第一个

5、实验是,把装满冷水的塑料袋放入热水中加热,观察它在热水中沉浮的变化。通过实验,学生能观察到,冷水袋在变热过程中由沉慢慢变浮,最后会飘浮在水面上。其实,如果深入去思考,在理想状态下,哪怕这袋冷水变得和热水杯中的热水一样的温度,水也不可能自己上浮并最后漂浮在水面上,因为袋中水的密度最终只会和杯中热水的密度一致,不可能出现上浮这一现象,除非袋中水的温度超过杯中水的温度。那为什么会浮起来呢?那是因为装水的塑料袋比水的密度小,那样整袋水的密度小于了周围热水的密度,故这袋水才上浮。这袋冷水在加热过程中虽然有体积的变大,但这不是唯一的因素,促使它上浮的真正原因是塑料袋的密度比较小。如果按照教参所指,岂不是要

6、让学生回答“为什么热水能浮在热水上面”吗?所以褚老师认为这个实验并不严谨。基于这样的理解,褚老师对这个实验的流程作了调整:第一步将一袋冷水放入一杯温水中,这袋冷水是沉的;第二步将这袋冷水再放入一杯热水中进行加热;第三步再将加热后的这袋水放入原来的温水中,变热后的这袋水浮起来了。前后对比,有效触发思考。对教材这样处理不知道老师们是否认同,如有不同的想法,恳请老师们指点!三、材料创新褚老师对材料的改进也非常的有意思,应该说非常的有智慧,正是因为他对材料的创新,才保证了探究的有效进行。袋子中的水:自来水气泡,开水冷却尽量减少气泡。小夹子:表面上看方便学生从热水中取出加热后的这袋水,更重要的是防止这袋

7、冷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浮起来,确保学生的建构过程顺利进行。保温杯:这个课堂有两次加热的环节,如果用普通的烧杯后一次需要加入热水才能使试管上的气球皮迅速鼓起来,这样的话就比较耗时。保温杯的使用有两个好处, (1)保温;(2)试管的长度和保温杯的高度恰好接近,能使试管中的水充分受热,效果迅速显现,节约时间。关于成本的问题,淘宝上一个也就十几块钱,而且在很多的课上可以使用。电子秤:教材中对重量这个因素的研究是这样提示的,用酒精等加热试管中的水,然后用天枰验证重量有无发生变化。天枰的操作和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那么的简单,分组实验可能性比较小,只能教师来演示。电子秤使用简单,它的运用能让重量和

8、体积两个因素的研究在一次加热后研究,使整个活动的结构紧凑不少,能使两个探究活动同时让学生直观感受,包括整个数据的呈现和统计都得益于这一组材料的改进,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 (谈一谈两个实验同步进行的好处)四、课堂效果整体的评价:凸显了探究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保证了活动中的实验品质,强化了学生对探究的体验;彰显学生主体的课程理念,使得学生灵动的向前发展;记录单:探究活动要指向每一个生命个体,要让每一个学生有自己自主学习的空间,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表达方式,增加个别化活动的含量,做到群体研讨和个体思考相结合。在实验设计环节,褚老师既安排小组研讨,又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间,设计的能力每个学生都需要培养,不能局限于某个人,给学生每一个人一张实验记录单,很好的体现新课标面向全体的课程理念。课前装水视频:让学生更清楚的看清楚,袋子里的空气被完全排除了,为后续的思辨排除干扰,为思辨做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