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5618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19.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阅读高考真题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闻阅读真题汇编新闻阅读真题汇编【20102010 广东卷】新闻阅读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中国高度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把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2006 年 1 月 1 日,中国将正式实施可再生能源法。”摘自国家主席胡锦涛 2005 年 11 月 7 日在国际可再生能源大会上的致辞什么是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相对于越用越少、不可再生的煤和 石油,这些能源可谓循环往复、取之不竭。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专门立法来保护它的开发呢?原来这阳光、这风、这些生物等并不自由。我们歌颂阳光的美丽,羡 慕风的

2、来去,欣赏生物的多姿,1 其实它们受着许多的束缚,满肚子委屈。阳光不远万里来到地球,不只是为了红几朵花,绿几棵树,它还能发电、 供热,能让汽车跑,能让电灯亮。科学家说,晴天太阳照着的每一平方米就蕴藏着 1 千瓦时左右的能量。风儿在地球上飘荡,也不只是为了来一点凉爽、送几片白 帆,它还有更大的力量,却无用武之地,所以就恼怒、狂躁。你看那台风、飓风、龙卷风是怎样地拍胸怒吼。地球上除人类以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生物,不过它们只是 无奈地独处,兰在幽谷无人问,花自飘零水自流,2 还有谁知道它们居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呢?阳光、风、水、生物、地热、海洋有这么多的本事,为什么不使出来呢?有两个原因:一是人们的认识所

3、限, 有眼不识金镶玉,轻慢了它们,它们当然就不出力。这好办,随着科学的进步,观念的转变,会纠正的。二是人们的固执,明知可用就是不用,甚至不许别人用。原 来能源一族也和人类社会一样,新旧之间会明争暗斗,抢位置、争高低,先来的见不得后到的,强势者挤兑着弱小的。新能源的开发当然要投资,旧能源说,何苦 呢,照旧用我不更省事?新能源的开发要成本投入,旧能源说,你看,得不偿失!房顶上装一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可以供全楼的照明、热水。3 建筑商说还得改图纸,施工队说太麻烦,物业说不美观。 山坡上竖一个风力发电塔就可送电到万家,但是先要征地,又要修路、进设备、培训技术人员。主持者一想,算了吧,还是到

4、热电厂买电去。玉米的传统用途是食用 或者当饲料,现在发现可以造酒精,这酒精还能开汽车,玉米秆可以发电。但是将这些理论变为现实有许多风险,谁第一个吃螃蟹?总之,新事头绪多,旧轨最好 循。至于新事物的前景,一般人管不了那么多。一般人管不了,谁来管?国家来管。用什么办法来管?用法律。只有法律才能平等地规范所有人的行为,保护人类的 长远利益。于是就有了可再生能源法。1831 年,当整个欧洲还在靠油灯、蜡烛照明,煤炭取暖时,法拉第把一块磁铁投入线圈,电流计上的指针轻轻摆动了一下。他给人表演时,有绅士问,“这有什 么用?”法拉第说:“先生,不用多久,它就会给您交税的。”现在全世界靠电力生产的财富和税收早已

5、多得难以统计。为推广新能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现 在阳光、风、生物等新能源才崭露头角,就像当年法拉第手中的磁铁和线圈,亟盼世人理解,盼社会支持,盼法律保护。打个比方,可再生能源法就像未成年 人保护法一样,它是专门保护弱者、保护未来、保护人类的长远利益的。千百年来我们都将阳光当作人类自由的象征,现在突然发现,我们并没有给阳光自由,发现我们亟须用一部专门的法律来保护阳光的自由。当年有人问恩格斯说,你 和马克思为之奋斗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恩格斯回答:“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有阶级社会以来,人类就在为自己争自由,为社会秩 序立法,现在我们又懂得为自然争自由,为保护利用自然

6、立法。人类的自由发展应该成为自然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反之,自然的自由发展也是人类自由发展的条件。 当阳光、风、各种生物、还有地热、海洋都自由地迸发它们所有的能量时,人类自己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选自梁衡新闻作品导读,有删改)19. 请在画线部分任选两处,指出其所用修辞方法,并分析所用修辞方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 分)20. 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5 分)21. 文章标题“让法律来保护阳光”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个方面来论述的?(6 分)【20122012 广东卷】新闻阅读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寂寞出学问解放周末对

7、话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昨天是第 25 个教师节复旦大学向全体教师发出致谢和倡议,感谢在学术领域中默默耕耘多年的教师们,并倡导一种甘坐“冷板凳”的治学精神。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下面是记者对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教授的专访。记者:在教师节这一天,复旦大学为何向全体教师发出这样的致谢?秦:我们向辛勤工作一年的教师致敬,不仅尊重教师的一般性劳动,也特别强调一个重点:不能遗忘在学术领域耕耘多年、默默无闻的教师们。这些教师没有受到媒体的过分关注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因此,容易被遗忘,在这一时刻表达对他们的由衷感谢和深深致敬,是非常必要的。记者:钱穆先生说过

8、,做好学问,要“潜心十年”。秦绍德:是的,类似的说法不少。20 世纪 50 年 代,南京大学韩儒林先生就把范文澜先生的治学精神概括为两句话:“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这种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就是坚守学术的精神 无论外面发生了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路途中,一定要坚守学术。在这个方面,我颇为自豪。因为在复旦大学的历史上,不乏甘坐“冷板凳”、作 出卓越成就的学者,他们的精神,是复旦重要的精神遗产之一。记者: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但是,是否非得寂寞才能出学问?不甘寂寞就不能出学问吗?秦:这个疑问可能来自于现在一种有目共睹的现象:学术考核时,不少教师拿出了一大摞成果, 十几篇论文、

9、好几部大书,都是在有限的几年内写成的。但是,真正在学术界的人都知道,即使是一篇有真知灼见的论文,恐怕也不是一年半载就可以完成的。“著 作等身”只有在个别天才身上才能发生。我认为,在现行的考评体制下出现了那么多的“硕果累累”“著作等身”是不符合学术规律的。记者:也就是说,做学问来不得半点浮躁,而必须静心求实。其实,“寂寞出学问”也是中国学界长期以来形成的优秀传统。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真正耐得住寂寞?秦:在这方面,很多学者都有经验和教诲。做学问,首要的是有兴趣,要有对学问的热爱。比如,陈尚君教授用了 20 年的功夫做了全唐文补编、全唐诗补编,他做的工作大部分是辑录、校勘、订正,是非常细致认真的学问

10、。当年陈先生住房不宽裕,在出版社借了 20 平 方米的房间,夏天没有空调,但他又不敢开电风扇,怕吹乱纸页,只能打着赤膊,挥汗如雨地工作,多少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很多人说,这多苦啊,我才不吃这个 苦呢。实际上陈先生是苦中有乐,这种乐趣,是别人难以体会到的。真正热爱学问的人,即使是在艰苦和寂寞的环境中,内心并不孤单,相反,很充实,很幸福。记者:您倡导学者要“甘坐冷板凳”,显然与当前浮躁的学术环境和文化氛围有关。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仅是学术问题,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的问题。在这其中,媒体似乎也起了不少的作用。那么,您认为,在当今的时代,学者和媒体之间应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秦:应当形成良性关系。媒体要

11、着重宣传学者的学术精神,恰当宣传他们取得的学术成果,而不要去追逐学者的私人生活,不要过度把学者放置在社会热点中。媒体的过度关注会损害学者。记者:不少学者甘心埋首做学问,也有学者以走出象牙塔、主动参与公共空间为己任。秦:确实有好多真正做学问的学者是不发言的。我们的态度是,鼓励学者利用自己的研究成果和 学识在媒体上讲点话,关键是要有真知灼见。当分子提出一些意见,对守住社会的良心、主张社会的公正,绝对是有好处的。但是,学着在和媒体互动中,要守住学 术界限。学着可以通过媒体适当传播学术成果,但一定不要把名利和传播挂起钩来,不要使自己成为“媒体学者”学者不要以为通过在媒体上的频频亮相,自己就可 以变成无

12、所不知、无所不能、对任何事情都能发表看法的“全才”。这实际上是在降低学术的影响,也是在暴露自身的不足。(原载解放日报2009 年 9 月 11 日第 17、18 版,有删改)19围绕“寂寞出学问”,秦绍德从哪三个方面做了倡导?(5 分)20秦绍德认为,学者“被媒体过分关注恰恰做不出学问”,根据文意,怎样理解这一观点?(4 分)21如何理解文中所说的“这种倡导,关乎复旦,又不止于复旦;关乎教师,也不止于教师”?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由。(6 分)【20142014 广东卷】新闻阅读真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19-21 小题。

13、小题。罗哲文(罗哲文(1924-2012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筑?罗哲文:从罗哲文:从 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

14、造学社迁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 到了我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是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是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主持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主持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罗哲文:他罗哲文:他 有一个观点,

15、中国的新建筑要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新创造。他,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 国古建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主持人:主持人:20132013 年,您在年,您在 8080

16、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念念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念念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年龄做这样的事?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年龄做这样的事?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地怎么回事。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地怎么回事。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罗哲文:这罗哲文:这 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