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硬盘知识大全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4236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脑硬盘知识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脑硬盘知识大全(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电脑电脑硬硬盘盘知知识识大全大全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这些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编辑本段硬盘发展从第一块硬盘 RAMAC 的问世到现在单碟容量高达250GB 多的硬盘,硬盘也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以下是其发展历史。 1.1956 年 9 月,IBM 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 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其磁头可以直接移动到盘片上的任何一块存储区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随机存储,

2、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 5MB,共使用了 50 个直径为 24 英寸的磁盘,这些盘片表面涂有一层磁性物质,它们被叠起来固定在一起,绕着同一个轴旋转。此款 RAMAC 当时主要应用于飞机预约、自动银行、医学诊断及太空领域。 2.1968 年 IBM 公司首次提出“温彻斯特/Winchester”技术,探讨对硬盘技术做重大改造的可能性。 “温彻斯特”技术的精隋是:“密封、固定并高速旋转的镀磁盘片,磁头沿盘片径向移动,磁头悬浮在高速转动的盘片上方,而不与盘片直接接触”,这也是现代绝大多数硬盘的原型。 23.1973 年 IBM 公司制造出第一台采用“温彻期特”技术的硬盘,从此硬盘技术的发展有了正确的结

3、构基础。它的容量为 60MB,转速略低于 3000RPM,采用 4 张 14 英寸盘片,存储密度为每平方英寸 1.7MB。4.1979 年,IBM 再次发明了薄膜磁头,为进一步减小硬盘体积、增大容量、提高读写速度提供了可能。 5.80 年代末期 IBM 发明的 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是对硬盘技术发展的又一项重大贡献,这种磁头在读取数据时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使得盘片的存储密度比以往每英寸20MB 提高了数十倍。 6.1991 年 IBM 生产的 3.5 英寸的硬盘使用了 MR 磁头,使硬盘的容量首次达到了 1GB,从此硬盘容量开始进入了GB 数量级。7.1999 年 9

4、月 7 日,Maxtor 宣布了首块单碟容量高达10.2GB 的 ATA 硬盘,从而把硬盘的容量引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8.2000 年 2 月 23 日,希捷发布了转速高达 15,000RPM的 Cheetah X15 系列硬盘,其平均寻道时间仅 3.9ms,它也是到目前为止转速最高的硬盘;其性能相当于阅读一整部Shakespeare 只花.15 秒。此系列产品的内部数据传输率高达48MB/s,数据缓存为 416MB,支持 Ultra160/m SCSI 及Fibre Channel(光纤通道) ,这将硬盘外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3了 160MB200MB/s。总得来说,希捷的此款(“捷豹“)C

5、heetah X15 系列将硬盘的性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9.2000 年 3 月 16 日,硬盘领域又有新突破,第一款“玻璃硬盘”问世,这就是 IBM 推出的 Deskstar 75GXP 及 Deskstar 40GV,此两款硬盘均使用玻璃取代传统的铝作为盘片材料,这能为硬盘带来更大的平滑性及更高的坚固性。另外玻璃材料在高转速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此外 Deskstar 75GXP 系列产品的最高容量达 75GB,而 Deskstar 40GV 的数据存储密度则高达 14.3 十亿数据位/每平方英寸,这再次刷新数据存储密度世界记录。10.以下是近年来关于硬盘价格的趣味数字1995 年 2

6、00MB400MB 大于 4000 元/GB1996 年 1.2GB2.1GB 1500 元2000/GB1998 年 1.2GB2.1GB 200 元250 元/GB2000 年 4.3GB6.4GB 40 元/GB2002 年 10GB20GB 20 元/GB2004 年 40GB80GB 6.9 元/GB2005 年 80GB160GB 4.5 元/GB 2006 年 80GB250GB 3.8 元/GB2008 年 160GB1TB 1.6 元/GB 未来的发展趋势希捷存储新技术:2009 年出 2500G 硬盘4硬盘记录密度越大就可以实现越大的磁盘容量,希捷最近发布的 160GB 5

7、400rpm 2.5 英寸垂直纪录笔记本硬盘的纪录密度是每平方英寸135Gbits,东芝最新展示的 2.5 英寸硬盘每平方英寸纪录密度是 188Gbits,而在加州硅谷的 IDEMA DiSKON 展会上,希捷展示了 1 种磁记录设备,每平方英寸可以纪录 421Gbits 数据!希捷 CEO Bill Watkins 表示,在纪录密度上的突破将开启数字革命,硬盘在各种存储需求上可以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根据希捷的新闻稿,希捷宣称采用 421Gbits/平方英寸密度制造的 1.8 英寸硬盘可以容纳 275GB 数据,2.5 英寸硬盘可以容纳 500GB 数据,而全尺寸的 3.5 英寸硬盘则可以容纳

8、2.5TB 数据,预计希捷将在 2009 年拿出全尺寸 3.5 英寸 2.5TB 容量的硬盘。日立 2010 年推 5000G 硬盘 等同半个人脑存储量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立日前宣布,将于 2010 年推出5TB(5000G)硬盘,从而向新兴的固态硬盘发起挑战。 如今,固态硬盘逐渐蚕食传统硬盘业务, 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硬盘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5硬盘专家日立的做法是,尽可能提升硬盘的存储空间。据悉,日立计划于 2010 年推出 5TB 3.5 英寸商用硬盘。该硬盘采用了电流正交平面垂直巨磁阻(CPP-GMR)技术,使每平方英寸的存储密度达到 1TB。 至于 5TB

9、的硬盘能够存储多少内容, 日立高管Yoshihiro Shiroishi 称:“到 2010 年,2块硬盘的存储量就与人类大脑的存储量相当。编辑本段硬盘接口IDE,俗称 PATA 并口SATA(Serial ATA)接口,它作为一种新型硬盘接口技术于 2000 年初由 intel 公司率先提出。虽然与传统并行 ata 存储设备相比,sata 硬盘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而磁盘系统的真正串行化是先从主板方面开始的,早在串行硬盘正式投放市场以前,主板的 sata 接口就已经就绪了。但在 intel ich5、sis964 以及 via vt8237 这些真正支持 sata 的南桥芯片出现以前,主板的

10、sata 接口是通过第三方芯片实现的。这些芯片主要是 siliconimage 的 sil 3112 和 promise 的 pdc20375及 pdc20376,它们基于 pci 总线,部分产品还做成专门的 pci raid 控制卡。SATA2,希捷在 SATA 的基础上加入 NCQ 本地命令阵列技术,并提高了磁盘速率。6SCSI,希捷在服务器上使用的接口,可以热插拔SAS(Serial ATA SCSI)希捷在高端服务器上的接口。硬盘品牌希捷旗下的酷鱼 Barracuda、迈拓金钻 Maxtor Diamond是硬盘的最佳选择,性能最稳定,技术最领先,速率最快,价格略高西部数据,旗下的鱼子

11、酱是节能的选择,性能中规中矩,价格便宜日立,原 IBM 硬盘部,价格便宜,但稳定性欠佳,且噪音大,建议不要选择三星,主要提供笔记本硬盘编辑本段硬盘保养硬盘作为电脑各配件中非常耐用的设备之一,保养好的话一般可以用上个 67 年,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怎样正确保养硬盘。 硬盘的保养要分两个方面,首先从硬件的角度看,特别是那些超级电脑 DIY 的玩家要注意以下问题。他们通常是不用机箱的,把电脑都摆在桌面一方面有利于散热,一方面便于拆卸方便,而这样损坏硬件的几率大大提高,特别是硬盘,因为当硬盘开始工作时,一般都处于高速旋转之中,放在桌面上没有固定,不稳定是最容易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摩擦而损坏硬盘。还有就是要防

12、止电脑使用时温度过高,过高的温度不仅会影响硬盘的正常工作,还可能会导致硬盘受到损伤。7温度过高将影响薄膜式磁头的数据读取灵敏度,会使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还会造成硬盘电路元件失灵,磁介质也会因热胀效应而造成记录错误。 温度过高不适宜,过低的温度也会影响硬盘的工作。所以在空调房内也应注意不要把空调的温度降得太多,这样会产生水蒸气,损毁硬盘。一般,室温保持在 2025为宜。接下来我们谈谈使用过程中硬盘的问题。 很多朋友在使用电脑是都没有养成好习惯,用完电脑,关机时还没有等电脑完全关机就拔掉了电源,还有人在用完电脑时直接关上开关,硬盘此时还没有复位,所以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是否

13、还在闪烁,只有当硬盘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结束读写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养成用电脑的好习惯。 有的朋友十分注意硬盘的保养,但是由于操作不得当,也会对硬盘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一些人看到报刊上讲要定期整理硬盘上的信息,而他就没有体会到定期二字,每天用完电脑后都整理一遍硬盘,认为这样可以提高速度,但他不知这样便加大了了硬盘的使用率,久而久之硬盘不但达不到效果,适得其反。 当然,如果您的硬盘长期不整理也是不行的,如果碎片积累了很多的话,那么我们日后在访问某个文件时,硬盘可能8会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读取该文件,不但访问效率下降,而且还有可能损坏磁道。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还不止这些。 还有就是有些朋友复

14、制文件的时候,总是一次复制好几个文件,而换来的是硬盘的惨叫。要“定期”对硬盘进行杀毒,比如 CIH 会破坏硬盘的分区表,导致你的宝贵“财富”丢失。不要使用系统工具中的硬盘压缩技术,现在的硬盘非常大了,没有必要去节省那点硬盘空间,何况这样带来的是硬盘的读写数据大大地减慢了,同时也不知不觉影响了硬盘的寿命。 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直接影响到电脑甚至硬盘的寿命。慢慢养成习惯,这样才能保证您的电脑长时间为您效力。硬盘是微机系统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也是故障机率较高的设备之一。而来自硬盘本身的故障一般都很小,主要是人为因素或使用者未根据硬盘特点采取切实可行的维护措

15、施所致。因此,硬盘在使用中必须加以正确维护,否则会出现故障或缩短使用寿命,甚至造成数据丢失,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和不便。一、防震。硬盘是十分精密的存储设备,工作时磁头在盘片表面的浮动高度只有几微米。不工作时,磁头与盘片是接触的;硬盘在进行读写操作时,一旦发生较大的震动,就可能造成磁头与数据区相撞击,导致盘片数据区损坏或划盘,甚至丢失硬盘内的文件信息。因此在工作时或关机后,主轴电9机尚未停机之前,严禁搬运电脑或移动硬盘,以免磁头与盘片产生撞击而擦伤盘片表面的磁层。在硬盘的安装、拆御过程中更要加倍小心,严禁摇晃、磕碰。 二、防尘。操作环境中灰尘过多,会被吸附到电路板的表面及主轴电机的内部

16、,硬盘在较潮湿的环境中工作,会使绝缘电阻下降,轻则引起工作不稳定,重则使某些电子器件损坏。用户不能自行拆开硬盘盖,否则空气中的灰尘便进入盘内,磁头读/写操作时将划伤盘片或磁头。因此硬盘出现故障时决不允许在普通条件下拆开盘体外壳螺钉。 三、硬盘读写时切忌断电。硬盘进行读写时,硬盘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中,如 Quantum(昆腾)的 Fireball(火球)系列 3.5英寸硬盘,转速达到每分钟 4500 周,而 GRANDPRIX 系列大容量硬盘则高达每分钟 7200 周;在硬盘如此高速旋转时,忽然关掉电源,将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从而损坏硬盘,所以在关机时,一定要注意面板上的硬盘指示灯,确保硬盘完成读写之后才关机。 四、防病毒。计算机病毒对硬盘中存贮的信息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应利用版本较新的抗病毒软件对硬盘进行定期的病毒检测,发现病毒,应立即采取办法去清除,尽量避免对硬盘进行格式化,因为硬盘格式化会丢失全部数据并减少硬盘的使用寿命。当从外来软盘拷贝信息到硬盘时,先要对软盘进行病毒检查,防止硬盘由此染上病毒,破坏盘内数据10信息。 五、防高温。硬盘的主轴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