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答题技巧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7697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答题答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问答题答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问答题答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问答题答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问答题答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答题答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答题答题技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答题答题技巧问答题答题技巧 4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地理事物分布特点描述点状事物的描述点状事物的描述城市、村落沿河、沿交通线分布(与其它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 线状事物的描述线状事物的描述(以等温线为例)1就一根线平直的线描述其延伸方向。与纬线平行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与海岸线平行因为海洋对气温起了调节作用,沿海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较大。与山脉平行在地势起伏较大的高山地区比较明显,这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的结果。弯曲的线分段叙述、描其述凸向。气温高凸向高纬,气温低凸向低纬;1 月大陆等温线向南方凸。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例如美国冬季 0 度等温线走向及其原因分布特征影响因素东

2、段大约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大致平行)纬度(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西段西北东南走向(或与海岸线平行)海洋、洋流中段东北西南走向(向南凸或者向低纬凸)地形2一组线描述其变化趋势、疏密程度变化趋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疏密状况冬季等温线密集,温差大;夏季等温线稀疏,温差小 面状事物的描述面状事物的描述1面状本身的形状:城市的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放射式、条带式村落的形态带状、圆形、不规则的多边形2分布特点:村落沿河流呈带状分布工业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等工业区城市外围、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人口分布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与地形、气候、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的联系)我国的矿产分布广泛、相对集中;煤铁石油产区

3、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自然带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与气候要素之间的空间联系)我国的耕地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与气候、地形之间的空间联系)大洲大洋分布板块构造全球地震火山带分布年轻褶皱山脉的分布年轻的高原的分布古老的高原分布某些矿产资源的分布人类的活动(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空间联系的反映) 太阳辐射能的分布(与纬度、日照时数、天气、地势的空间联系)“点点”状分布状分布一般有一般有 “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沿某个方向区域较稀或较密”;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或该地理事物在某地理事物的分布方位。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

4、较密。上海如北京市城镇体系分布规律是西北较稀,东南较密。上海“宝山钢铁厂宝山钢铁厂”分布在上海市区的分布在上海市区的 东北方向,北临长江。东北方向,北临长江。 例 1: 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分析该流域城镇的地理分布特点和成因。 (5 分)分) 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沿河流与交通线分布; 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南部和中部多,北部少。强化训练: 1.图 9 示意 2009 年中国大陆制造业 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 500 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8 分)2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下题。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4 分)3

5、.读图 10,回答下列问题。图 10(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6 分)4.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图 5 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上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国界未定国界沙漠高原、山地河流、湖泊时令河84807640(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 分)5.阅读下列关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5分)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战略性先导产业。经济地理学中的

6、重心理论是借鉴物理学的重心概念发展起来的、研究经济空间格局演进的一种重要方法。高新技术产业重心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中的某一点,它可以反映一定区域内各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该点所处于的平衡状态。一般来说,某个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高,重心就偏向那个方向。经济重心亦然。1)1995年至2009年期间,在东西和南北方向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移动分别呈现什 么趋向? (2分) 2)概括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基本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3分)6.(30 分)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 1 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 2 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 3

7、为图 1 中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中国 59% 中国台湾 3%日本 25%韩国 11%西欧 2% 1 4 7 1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mm) 0 7 14 21 28 35 气温() 0 7 14 21 28 35 气温() 1 4 7 10 月份 0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mm) 1 4 7 10 月份 0 7 14 21 28 35 气温() 0 100 200 300 400 500 降水(mm) 第 36 题图 2 第 36 题图 3 30o 120o 130o 西澳大利亚州 北 部 地 区城 市 铁 矿 沙漠 铁

8、矿石出口航 线 自流井盆地 常流河 间歇河 铁矿石输出港 口 南澳大 利亚州 第 36 题图 1 30.631.831.631.431.231.030.819981996 19951997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0062007 20082009纬纬度度115.7 115.8 115.9 116.0 116.1 116.2 116.3 116.4 116.5 经经 度度图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重心轨迹30.4纬纬度度 33.0833.2433.2033.1633.12 1998199619951997199920002001 200220042003200520

9、0620072008200933.04 115.20 115.22 115.24 115.26 115.28 115.30 115.32 经经 度度图2 我国经济重心轨迹(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10分)7.(60 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部分)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 15) 。图 例山脉耕地河流省界国界3040403080809090图15(1)分别归纳图 15 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 境原因。 (12 分)8.(28 分)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

10、,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 据图 12,回答第(1)题(1)描述 1934 年至 1936 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 分)(2)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 (6 分)9.(20 分)图甲是“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年平均等潜水水位线图” ,图乙是“华北地区该区域潜水水位与气候要素变化关系图” 。读图回答问题。(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该区域年平均等潜水位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 (14 分)(2)由于地表水资源紧张,若 C 区域过度开采地下水,则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6 分)答案 1.(1)分布不均衡。 (2 分)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

11、, (2 分) 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 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2 分)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 分) (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但本小题总分不超过 8 分。 ) 2.城市中心为片状分布,边缘呈网状分布(环状分布,沿主干道呈楔形或条带状或放射状 分布) 。3.(1)平原:城镇数量多,密度大,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和高原: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稀疏。 4.分布规律:盆地周围绿洲地带(山前洪积-冲积扇地带) 。 (3 分) 有利条件:(棉花生长期)光照充足,热量充足,有灌溉条件。 (9 分) 5.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由西向东移动,由北向南移动。 2) 基本特征:我国

12、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判断依据:总体而言,自 1995 年至 2009 年重心虽有移动,但移动的经度不到 1 度, 重心偏于我国的东部。6.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7.(1) (12 分)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2 分) ;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周山麓地带(2 分) 。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 (2 分) ,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 分) ,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

13、主要条件是 水分(2 分) ,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 分) ,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8.8. (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3)经济方面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 化方面一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 9.(1)空间分布规律:自西向东年平均等潜水位线由深变浅(由内陆向沿海年平均等潜水 位线由深变浅) ;(2 分)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等潜水位线凸向高值;(2 分)时间分布规 律:夏季潜水水位高,冬春季节潜水水位低(2 分) 原因:地势由西向东逐渐降低;(2 分)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用水量大,潜水水位低; (2 分)冬春季节(尤其是春季)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量少,而蒸发量较大,潜水水 位低;(2 分)夏秋季节,该区域虽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最丰富,潜水水位高。 (2 分)(2)地下水水位下降,形成漏斗区;(2 分)严重时地面下降,造成建筑物塌陷; (2 分)海水入侵,地下水水质恶化等(土壤盐碱化等) ;(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