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768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民族的交流,文明的互补 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师生来访后的随想来访后的随想5 月 8 日晚,法国巴黎让高可杜中学二十余位师生结束了在我进才北校的十余日活动的历程,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乘飞机返回巴黎。金卫东校长和我闲谈时说起,分别时的场面很感人,不少法国师生在告别他们的中国主人时,和我们进北的师生紧紧拥抱,有些人还痛哭失声。看得出来,虽然双方相处只有短短的十来天,但法国让高可杜来访师生对中国、对上海、对我们进才中学北校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种印象也许是终身的。因为,他们在自己从未领略过的国度看到了他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明,收获了真诚的

2、友谊。所以,他们才会如此恋恋不舍,依依惜别。对于此次法国师生来访,进才中学北校是非常重视的。为欢迎法国师生的到来,学校作了比较充分的准备。除了悬挂巨幅的欢迎横幅外,在校门口的大厅里,还由各班同学精心倾情准备了介绍中法及两个学校之间交流的彩色展板,五彩缤纷的画面,色彩纷呈的照片,用中英语分别进行介绍的优美的文字说明,使人们走进大厅就感到眼睛一亮,体悟到了一番真情。像前几次交流一样,法国师生被分别安排住在我校学生的家中,为了使法国师生有宾至如归之感,负责此次接待的进北同学和他们的家长格外细心热情,进行了细致的筹划,为法国朋友安排的吃住行都极为周到。中法两国青少年朋友在一起吃住游览参观学习,深深感受

3、到了一种交流的乐趣和2温馨。我听初二(2)班的何欣宇同学讲,除了亲自陪同让高可杜的师生参观游览名胜,参加各种活动以外,参加接待的同学还热情拿出自己的零用钱买了许多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法国朋友,使法国青少年朋友颇为感动。我想,中华民族的纯朴、好客、真诚、重视友谊的民族风格一定会印刻在法国朋友的心中。法国朋友来的那一天,正好我们学校放“五一”小长假,但陪同接待的师生不但亲自前往迎接,还自始至终陪同他们参观游览,据我所知,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洋山深水港、上海博物馆甚至远到苏州的名胜古迹,他们都去了,看得很开心,玩得很开心,谈得也很开心。学校这次还特地安排来访的法国师生进班交流,一起听课,一起活动。那天

4、,我在走廊上看到了几位法国同学,她们向我点头,可惜我不懂法语,然急中生智,随即哼起了马赛曲 ,法国同学听到后,仿佛找到知音一般,露出惊讶和兴奋的神情,也许她们没有想到,在远离她们祖国近万公里的上海,居然能听到一位普通的中国人哼起法国的国歌。让高可杜师生来访的高潮是进才北校专门邀请他们参加了外语节闭幕式,与我校师生同欢共聚。在这难忘的闭幕式上,我校金卫东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法国驻沪领事顾问夏一诺女士、对法国师生前来我校访问交流表示了热情的欢迎和良好的祝愿。夏一诺女士、法国教师代表也进行了发言,感谢进才北校能呈现出这么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对中法师生之间进行的交流表示满意。随后我校各年级的学

5、生表演了节目,其中有精彩的短剧、脱口秀节目、歌舞表演、英语课本剧如皇帝的新衣 、 屈原的故事等,而法3国学生则表演了两只老虎 、法语歌曲Cendrillon 、舞蹈Viva lavida等节目。闭幕式上,两国的朋友手拉手尽情欢舞歌唱,整个会场洋溢着令人感动的两国友谊的浓郁氛围。让高可杜师生的来访结束了。但中法交流却很能让人回味。法国是世界上一个有影响力的重要的大国。虽然他们的人口只有 6018.8 万,约为我们中国的二十三分之一;国土面积只有 55.1 万平方公里,约为我们中国的十八分之一,但是他们经济发达雄厚,地理环境优越,文化底蕴丰厚,人口素质很高,综合国力较强,所以,我个人认为,同法国的

6、交往是非常有益的。我对法国的关注,不自今日始。在我的少年时代,这个颇有特点的国家就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1964 年,法国在西方大国中冲破当时的反华包围圈,第一个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能够在当时的中国还比较封闭和贫穷条件下不搞人云亦云,走出勇敢的一步,确实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独立性和有深远的眼光,这使我颇生好感。从此,我对法国留下了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法国的事情也比较关心。去年有一位法国教育工作者来我校找姚来琴老师交流数学教学上的问题。在他们谈话结束以后,我和这位法国朋友闲聊了几句。记得当时是王芳雀老师在旁作的翻译。我当时对这位来宾说起了法国的几位总统的名字:戴高乐将军、蓬皮杜总统、德斯坦总统、密特朗

7、总统、希拉克总统、萨科奇总统等,他觉得很惊讶;我还告诉他,我还知道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蓬皮杜文化中心等名胜,并说法国是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国家,我4们从心眼里钦佩,希望进行交流。他听了以后连声感叹,说你去过法国吗?我说没有,这些都是从书上看来的。以后我会自费旅游去法国,这也是我的一个夙愿呢!也许被别的民族的人夸奖总是令人高兴的,也难怪这位法国朋友听了我的话以后很是愉悦。其实我当时心里很明白,我所知的,只是一些皮毛,或者严格地说连皮毛也算不上,但实话实说,对法国的关注确实是由来已久的。我至今还一直记得与法国三位总统有关的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有关戴高乐将军的。少年时代看

8、过一本叫做世界五千年的历史小丛书,里面有一个章节专门描述了这样一个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全境被德国法西斯占领了,抵抗运动风起云涌。一天,在巴黎国际机场,一架飞往伦敦的飞机即将起飞,突然,有一个人快步冲出欢送的人群,健步登上飞机的舷梯飞快进入飞机机舱,这时飞机已经开始发动了,人们只好眼睁睁地地看着这位“叛逃者”随机飞往伦敦。这位神奇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戴高乐将军。他靠此举摆脱了德国占领军和傀儡政府的控制,来到伦敦,开始组织抵抗运动。后来他又来到阿尔及尔,组织了法兰西民族解放委员会,开始领导抵抗法西斯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并于 1944 年在盟军的配合下解放了法国全境。这个故事永远留在了我的

9、记忆之中,使我在心中对这位伟大的反法西斯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不屈战士充满崇敬。戴高乐将军当选法国总统以后,对中国很友好,促成了法中建交,还多次表示,希望能够访问中国。可惜在当时的条件下,他的访问中国的愿望没有能够实现。当时很多中国人都表5示过惋惜。但由此我们对法国的了解又加深了一层。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为德斯坦总统。我看过有关资料,德斯坦本人并不是法兰西人,严格地说,他是日耳曼人的后代。能够在法兰西民族占 90%的法国当选总统,我想,这件事本身就说明法兰西民族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这恐怕也是他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能够丰富多彩的原因之一。和戴高乐将军一样,德斯坦对中国很友好。记得 1974 年,当时担任我

10、国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问法国,德斯坦以总统身份亲自到机场迎接,据我所知,这在外交礼仪上是罕见的高规格,表现了法国人民和德斯坦总统本人对中华民族的尊重和中法交往的重视。这也许是我对当时德斯坦总统所代表的法国产生好感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更使我和许多同龄的中国人难忘的是希拉克总统。他构成了我的第三个故事。希拉克总统对中国的友好自不待说,他在职期间曾经十多次访问中国。每次来,都对中国的发展变化赞不绝口。希拉克总统不但对中国有深厚感情,而且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也有浓厚兴趣。据介绍,他对中国的青铜器尤为钟爱。有一次,他拿出一件自己珍藏的中国青铜器仿制品,问来访的中国上海历史博物馆马姓馆长,说是你能看出

11、是什么朝代的青铜器吗,结果,马馆长端详良久,说:“这是元朝的吧?” “不!”希拉克总统很肯定地说,“不!马先生,这是金朝的!”这件事被引为佳话。一个西方人,法国人,居然这样了解中国的历史,连大多数中国人也许都会忽略不计的金朝都知道得清清楚楚,对中华文化这样情有独钟,这着实6使人钦佩不已,这不啻对当时还年轻的我们这一代人,很有教育、鞭策和启示作用,就是对我们的后人,恐怕同样也有昭示和启迪的作用我之所以想起这三件往事,是因为明显地感觉到法兰西这个国度的不同一般:民族素质很高,有独立精神,善于吸收和借鉴别的民族的长处,而又有自身鲜明的个性。而这一切来源于他们始终有自己创造的、可以说是五彩缤纷的灿烂的

12、民族文化。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本质特征,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优秀的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这是引起别的民族的极大关注之所在。说起法国的文化,可真让别的民族羡慕不已。他们有灿烂辉煌的文学,涌现了诸如巴尔扎克、孟德斯鸠、伏尔泰、福楼拜、司汤达等一大批杰出的作家、思想家,向全世界奉献了人间喜剧 、红与黑 包法利夫人等众多的文艺精品;他们还有群星荟萃的美术、名家辈出的舞蹈、闻名遐迩的博物馆、名扬四海的音乐、壮观秀丽的剧院、各具特色的剧团、不同凡响的国际电影节、日新月异的广播电视、丰富多彩的艺术节、蓬勃发展的艺术教育、日趋活跃的文化外交等。还有,他们在

13、世界上有着网络般的推广法语的机构并且卓有成效,他们还有着自己每年一度的“博物馆日”以及“文化遗产节”等,几乎在文明的每一个领域,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特创造和奉献,这在世界其他民族中是比较少见的。如此五彩缤纷,在我看来,世界上恐怕只有有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中国、有丰富多样7性的美利坚、同样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俄罗斯以及有自身发展的独特性的德意志才能和他们相媲美。赘言至此,我想到的是,和这样的民族交流交往是一件非常有现实意义的事情。其道理很简单,这就是我国的诗经中曾经云及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任何一种文明都不可能永远单独发展和孤立存在,各民族文化都有自身的优点,长于交流、重视借鉴、择优吸收、取长补短、

14、实现优势互补,这样的民族才会永远发展,永远充满生机。学习别人的长处是借鉴,汲取别人的教训也是借鉴,两种借鉴一个目的,都是为了使自己的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如同战国时的荀子在其名作劝学篇中所云“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我很赞成我校决策者的思路,即让我校的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这是很有远见的理念。与让高可杜师生每年来访一样,我校也每年派师生去法国交流,同时和澳大利亚、英国、丹麦、新加坡等国的学校进行交流,也和我国内地的许多学校互相来往,这实在是一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勇敢实践,应该弘扬光大。因为这种交流太重要了,所惠及的是我校两千多名学

15、子的光明美好的未来。美国有一个学者叫亨廷顿,他写了一本书,名为文明的冲突 ,认为世界各主要文明是互相排斥和冲突的,前景堪忧;中国有一个学者叫余秋雨,他也写了一本书,叫做何谓文化 ;他与亨廷顿持相反的意见,认为世界各主要文明是逐渐走向融合的,应该乐观。8我个人比较倾向于余秋雨先生的观点(仅仅是倾向,并非完全赞成) ,觉得各主要文明之间有冲突固然是事实,但互相之间的交流、借鉴、移植、改造却是一种主流。说主要文明之间逐渐走向冲突不符合事实。冲突毕竟是暂时的,而交融却始终在进行。然世界的发展的趋势还是多样化并存,优势互补,不会永远冲突下去,也不会最后融合成一种文明。准确地说,各主要文明是在冲突中交融,

16、在交融中有冲突。在这中间,互相学习永远不可避免。当然,在向别的民族、别的文明学习也就是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过程中,生搬硬套、简单模仿决不可取。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习、选择、借鉴、移植、改造、内化。清代学者袁枚曾说过这样的话:“蚕食桑而吐者丝也,非桑也;蜂采花所酿者蜜也,非花也” ,这话说得太透彻了。可谓一语中的。我们同别人交流,希望最后收获的,是有自己特色的东西,这一点很重要。世界上各种文明,是在历史演变的进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的,是各民族长期实践和智慧的结晶。我认为各种文明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只有互相借鉴,不断完善的问题。诚如严复所说:“制无美恶,期于适时,变无迟速,要在当可.”交流的愿望应该产生于自身的内在需求,应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鼓吹自身文明优越论是令人厌恶的。你的文明好不好,应该由别的民族来评价;你的文明值不值得学习借鉴,应该由别的民族自己来决定。各种文明之间应该互相尊重,百花齐放,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显得丰富多彩。那种把自己的所谓文明强加在别人头上,或者强行推动用自己所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