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7665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不在大,做精则名探访京城两所优质初中札记最近,在北京市东城区五中分校和文汇中学老老实实呆了两天,听杨春林和王桃桃两 位校长讲办学实践,听老师们的课。时值北京漫天大雪,内心却被两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 们思想的火花和创新的激情所激荡,感觉不到寒冷。一方面对一些以前想当然以为有结论 的问题,有了新的心得和反思。另一方面,确确实实感受到,一批这样的优质学校,正在 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上迈出大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并把这种风格和特色转变成育人 的丰硕成果。这两所学校原来都是示范高中的初中部,都是改制学校的试点,都是先后转为公办学 校,同时,又都是北京市的初中名校。两天看下来,这两所学校的共同点还有:面积

2、都很 小,文汇中学除了一栋楼,还有一个比较宽阔的操场,五中分校的操场更小,连条像样的 跑道都没有。听了课,感觉到两所学校的老师教课都有自己可圈可点的地方,学生们在课 堂上都很活跃。尽管两天的时间很短,在两所学校的校园里,却能分明感受到不同的风格和文化。两 位校长杨春林和王桃桃,虽然都是女性,却各有风格,杨春林校长提出“追求精致的教育, 成就每一位学生”,王桃桃校长强调办好学校的三个关键因素:激情、智慧、创新。五中分校讲究精致,11 条一日规范,让小小初中生显出一份从容和大气;讲究小天地 发挥大作用,三套操让学生人人喜欢,不大的操场,居然能让 1000 多学生同时做操精 致教育思想转化成为教育实

3、践,杨校长和她的团队着重突出了三个重点:一是整体构思, 二是落实到位,三是做细到人,归根结底是为了“成就每一个孩子”。走在校园和教学楼里, 每个环节都透着整洁、有序。文汇中学讲究的是“教育激情”,认为思想有创新,行动就有创新,生活就有变化。这 所学校的生源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办学中显示出自己的教育智慧,学生毕业时个个都出 色:分类推进、分层次指导教学, “养羊计划”、 “养狼计划”,生动形象,目标是不让一个学 生掉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多层次的课外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是实现全面育 人、整体优秀,为学生的未来“扎根”。在这里,记者采访到的学生,都透着一种自豪:觉得 自己的学校最好。无论两

4、所学校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做精、做细,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是它们的共同点。 这也是这两所学校最值得称道的地方。杨春林校长讲,教育不能模板化,教育培养的是有 各种可能性的有为青年,是有着更高梦想追求的人,而不是大众的影子,不是兵马俑中的 一员。王桃桃校长讲,每个学生是校园的千分之一,是家庭的百分之百, “歪脖树也有春天, 也可以有用”,不仅要让教师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栋梁,更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意 识到自己的不同凡响。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支撑下,这两所学校探索着把初中办强办好的道 路,做精、做细、把功夫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如何将初中做强,是基础教育界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截至 2010 年底,全国初中在

5、校 生有 5200 多万人,初中任课教师有 350 多万人,已经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初中教育。但是, 在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初中仍是最为薄弱的环节。名校里小学和高中多,但初中相对较 少。从整体上看,初中的教育质量问题也最为突出。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告诉记者,当 前初中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教育目标的盲目性,就是初中到底承担什么样的教育任 务不明确。二是教育方式的应试性。瞄准“一切为了中考”、让学生上个好高中这样一个目 标。三是初中教育的粗放性。对初中学生总体考虑多,考虑升学的百分比多,而对于每个 学生发展的考虑少。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被人形象地称之为“铜头铁脚豆腐 腰

6、”的高中、初中、小学发展现状。而提升初中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这两所学校的探索提 供了一条值得借鉴的道路:从对初中学生和初中教育的认识出发来确定教育目标,减少盲 目性。从整体构建初中教育体系入手,转变单纯应试的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 具体实施中,把每个学生放到中心位置, “人人发展,人人优秀”,关注到每个个体的发展, 站在了初中教育的前沿。做精、做细、做实、敢创新,正是这两所初中不仅不是“豆腐”,而且历练成“钢”的要 诀。这两所学校都地处城市中心地区,校园面积不大,校园拓展存在较大困难,学校没有 做大做强的外部环境,也没有这种内在追求,而是把办出特色、办成精品、办出精气神作 为目标,找到

7、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正是这两所建校不到 15 年的学校迅速办出品质并得到 群众认可的原因。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冯洪荣介绍说, “精品特色教育”是东城区提出的十 二五新战略。这两所学校走的正是打造精品之路。看过了若干所万人中学、五千人小学,目睹有的地方将学校大合并大调整带来的种种 问题,再回过头来看, “小”学校自有其可贵。乌克兰苏霍姆林斯基学校校长哈依鲁莲娜曾经 告诉本报记者,她能叫出学校每个孩子的名字。这个苏霍姆林斯基当年留下的好传统,今 天在多少校长身上还留存着呢?当一校之长面对上万名学生的时候,要求他能叫出每个孩 子的名字、能到每个课堂听一次课、能在孩子们认为重要的节日或活动中总是出现在学生 们身边,确实有点苛刻。因此,当听到杨春林和王桃桃两位校长,能坚持推门听课,在学生需要自己的时候总 能及时出现,在青年教师结婚的时候甚至能赶去帮忙筹备婚礼等“故事”的时候,记者心里 不由再次想起那句名言:“小的是美丽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校不在大,做精则名。 ”优质学校关键不在于做大而在于做精, 育人之路不能大一统而要专注于个体。杨春林、王桃桃校长和她们的团队确立了各自不同 的思路,但殊途同归于“学生的发展”,努力扬长避短,形成了学校优质发展的正确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