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520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世界现代史复习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1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4 年中考总复习历史年中考总复习历史阶段检测五阶段检测五 世界现代史世界现代史(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1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认为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列宁比较好的“思路”是( ) 。A进行十月革命 B实行新经济政策C实行斯大林模式 D实行赫鲁晓夫模式2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

2、,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斯大林( ) 。A适时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适时实施了新经济政策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32010 年 10 月 3 日,德国在一战战败后的第 92 个年头,终于还清最后一笔赔款。德国此项赔款的依据是( ) 。A 凡尔赛和约 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 D 联合国家宣言4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很好地解决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美国和日本 B英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美国和德国5下图中的情景发生在 1929 年美

3、国纽约街头,汽车上牌子的文字是“100 美元可买下这辆车” 。车主愿意以如此低的价格出售这辆轿车的深刻社会原因是( ) 。A车主想换辆新车B该车已经无法使用C美国受到战争威胁D美国爆发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6已故英国史学家约翰惠勒贝内特说:“(这个协定)是西方国家的极大耻辱,德国的征服政策,就像两股并行的溪水在奔流,它们将在一点交叉。 ”该协定的签订,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这一协定的签订地点是( )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2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A柏林 B科隆 C慕尼黑 D汉堡7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 ) 。起草独立宣言 颁

4、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实施国家工业复兴法 参加雅尔塔会议A B C D8下边是关于某次战役的资料卡片,根据卡片信息推断它是( ) 。关于战役的卡片信息 1: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信息 2:苏德战场信息 3:苏军胜利信息 4: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A珍珠港战役 B诺曼底登陆战役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战役9下面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制作的一个反映世界史上重要会议的年代尺。在这个年代尺上标出的会议中,决定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及苏联参加对日本法西斯作战的是( ) 。10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下列企业与这一新经济形式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 。11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

5、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这表明欧洲共同体建立的目的是( ) 。A谋求欧洲的独立安全和发展 B遏制共产主义C同美苏对抗 D独霸欧洲12如图所示,二战后美、日、欧经济实力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从美国一枝独秀到美、日、欧三足鼎立 美国丧失了世界一流经济强国地位 欧共体的建立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3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促使了欧洲的崛起 日本上升为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A B C D13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的近 20 年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除自身的原因外,其经济发展还得

6、益于( ) 。A适当的经济政策 B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C美国的大力扶持 D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142011 年是苏联“剧变”20 周年。提到这次“剧变” ,我们有许多关于苏联解体的不同解说。其中, “领导人因素说”一直是最有影响的“主流”说法之一。苏联解体时的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戈尔巴乔夫 C叶利钦 D勃列日涅夫15下图名为“历史性的握手” ,它给长期动荡的中东局势带来了一丝和平的曙光。请你判断握手的双方代表的是( ) 。A埃及 以色列B伊拉克 以色列C巴勒斯坦 以色列D埃及 伊拉克16下边是小飞围绕“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制作的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与史实明显不符,此处是( ) 。

7、NO.3 巴拿马人民斗争的最后胜利胜利时间:1999 年斗争对象:美国成果: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意义: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A胜利时间 B斗争对象 C成果 D意义17每次科技革命,都会出现一些新名词。下列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的是( ) 。A蒸汽 B电力C石油 D互联网182009 年 3 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爆发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科学家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测出该病毒同时包含多种病毒的基因片断。这主要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在哪个领域的重大突破( ) 。A原子能 B计算机 C航天技术 D生物工程19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在经济一片繁荣的背后蕴藏着一场危机。美

8、国作家德莱塞仿佛嗅到了危机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4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气味,出版了一本控诉美国社会制度的著作是( ) 。A 哈姆雷特 B 美国的悲剧 C 神曲 D 战争与和平2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索沃战争是美国经过联合国授权而发动的战争B当今局部战争不止,世界格局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D爵士乐起源于非洲音乐二、读图简答题(14 分)21阅读下列图片材料,请完成:图 1 美国在长崎投放原子弹 图 2 秦山核电站 图 3 电子计算机走进我们的生活(1)以上图片所显示的科技成果反映了世界科技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9、?选择其中一幅图片,说说该项科技成果对我们工作、学习和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8 分)(2)在世界科技史上,还有哪一事件与上述情况相类似?试举例说明它对社会的影响。我们从科学技术的影响当中得到什么认识?(6 分)三、材料分析题(22 题 15 分,23 题 15 分,共 30 分)22整体世界的形成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作为当代重要特征之一的全球化,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材料二 1999 年全球 500 强跨国公司总部地点的分布国家/集团总部数量国家/集团总部数量美国179中国10欧盟148瑞士11日

10、本107巴西3加拿大12澳大利亚7韩国12其他11戴维赫尔德全球化与反全球化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5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材料三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好比一台空气净化机,它在促进各国经济加速新陈代谢,推动经济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的同时,有时还会运转不灵,带来空气的恶化,这需要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挽起手来,齐心协力,打造和谐的全球经济,营造和谐的地球村。黄坤我眼中的经济全球化(1)据材料一指出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的因素。 (2 分)(2)据材料二指出跨国公司的分布状况。你认为这种状况反映出 20 世纪末经济全球化有何显著特点?(6 分)(3)经济全球

11、化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越来越精彩,请你举两例生活中的事例说明。并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 (7 分)232011 年,中东地区发生了被称为“阿拉伯之春”的民主运动,西方势力乘机兴风作浪。在这一事件中,美国和西欧国家表现了较强的文明认同感和行为协同性,令人关注。探究历史,回答下列问题。【文明追溯】(1)中东主要指西亚和北非地区。这里先后诞生了古代埃及、古巴比伦两大文明古国。请写出古代埃及的著名建筑和古巴比伦的著名法典。 (2 分)(2)中东地区亦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民族聚居区。写出伊斯兰教的创立者和古代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 (2 分)(3)中东地区是亚、非、欧三大洲的交

12、会之地,历史上曾遭受许多帝国的征服,但该地居民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举出古代阿拉伯人把东方文化传至西方的一个事例。 (2 分)【动乱分析】(4)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其因素有哪些?(3 分)【相关联想】(5)18 世纪,美国摆脱哪个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在长期奉行孤立主义之后,美国人在 20世纪参与了欧洲人掀起的两次世界大战。请写出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先后参与的军事集团。 (3 分)(6)二战后,美国力图控制西欧、对抗苏联,推行“冷战”政策。请列举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 (3 分)四、综合探究题(16 分)24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13、回答问题。【聚焦动荡年代 解读治国智慧】材料一 19201921 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1921 年 2 月,喀琅施塔得的水兵叛乱,甚至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二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面对“大萧条”现状,他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第 6 页(共 7 页) 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试验。(1)根据材料,说说列宁与罗斯福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4 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列宁的“途径、方法”和罗斯福的“试验”各有何特点?(4 分)【走近历史人物 汲取人生营养】材料三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的、危险的下山道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这样做并不是放弃登山的目标,而是为了更好地向上攀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