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512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孙双金:找到人文教育的“大石块”作为教育部师范司组编的教育家成长丛书首批 20 名入选者之一,还有“江苏省十 大杰出青年”等一系列过硬的荣誉称号,孙双金的名头可谓大矣,而他执掌的南京市北京东 路小学的名头也差不到哪里去,在南京是一所大家挤破头皮都想去的学校。超级名校长+超级名校,在常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超级稳定的组合了,大家只需按 部就班就可以坐享“教育盛世”。但孙双金显然不是一个能“老老实实”的人,他近年来感慨 于学校人文教育的薄弱,竟又折腾起了“12 岁以前的语文”概念,呼吁寻找人文教育的“大 石块”,帮孩子练好“文化童子功”,力图在课本之外重建“人文教育体系”,并搞起了“12 岁 以前的

2、语文”联盟学校,活动一启动就云集了全国 10 多个省份的 40 多所学校参与这一人文 教育实验。“12 岁以前的语文”究竟是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孩子练好“文化童子功”?近日,记者采访了正在为“12 岁以前的语文”奔走呼吁并在学校亲身实践的孙双金。 “12 岁以前”是人文教育的黄金时间记者:您的“12 岁以前的语文”,它的主要概念是什么?孙双金:“12 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它是文化童子功;是积累的语文,在人生 记忆力黄金时间应重积累;是种子语文,这样的语文是在人生底色上播种,将来能生长出 优质的文化果实;是经典的语文,唯有经典才具有强大的再生能力;是暂时不求甚解的语 文, “好读书,不求

3、甚解”应是童年语文学习的规律;是逐步反复的语文,随着年龄的增长去 体味、去消化、去品悟;是为一辈子奠基的语文。我们在这个概念中强调的是,要给孩子规定一个基本的经过精心挑选的经典文化积累, 这种积累我们强调要通过大量背诵、大量阅读等完成,这样才能在孩子的童年种下一颗饱 满的文化种子。记者:为什么是“12 岁以前”呢?“12 岁”这个时间点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孙双金:为什么是“12 岁以前”呢?理由有二:一是小学毕业年龄为 12 岁,12 岁以前 就是指童年期的语文;二是借鉴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对教育的划分。卢梭把教育划分为四 个阶段:婴儿期(0-2) 、儿童期(2-12) 、少年期(12-15)

4、、青年期(15-20) 。他认为儿童 期应主要进行感觉教育,他称该阶段的儿童为“理智睡眠期”,不要对他们直接进行智育。 “12 岁以前的语文”的提出就借鉴了卢梭自然主义教育阶段划分的合理要素。12 岁以前人的智力特点是什么?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 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 时期。12 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在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 累的季节。人的智力发展阶段性特点促使我思考,人文教育应在不同的时期,教不同的内 容,用不同的方式。记者:您的这个概念不是传统的一种课程,而更像一种大语文、人文教育?孙双金:语文是人文教育的主要承载课程。我们这个概念主要靠语文教师,但它更强

5、调在学校教育中的整体定位,所以说算是学校的整体人文教育规划和理念。现在语文书上的课文大都收入的是一篇篇的白话文。但是解放后 60 年的语文教育实践, 让社会方方面面对承载人文教育重任的语文教育有不少不满。上世纪 90 年代更是掀起了全国“人文教育大讨论”。显然,人文教育只有白话文是不够的。我们教什么很重要,好比到菜市场上去买菜,一定要买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蔬菜, 而把菜买回家怎么搭配,怎么烹制是其次的问题了。我们的人文教育许多人几十年一味在 讨论如何炒菜,而忽视了买什菜回来更好的问题。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我们的“12 岁以前的语文”,它选择的人文经典既包含论语 、 老子 、 大学 、 中

6、 庸 、 三字经 、 弟子规这些传统文化经典,又包括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典诗词和 近代优秀儿童诗歌,还包括像安徒生童话 、 格林童话和叶圣陶童话这样优秀的 世界儿童文学经典。可以这样说,一切古今中外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化经典均可纳入儿童人 文教育的大概念之中。找到人文教育压箱底的“大石块”记者:您说过每个人在童年时期都应该有经典来为人生奠基,需要有沉甸甸的大石块, 而您又认为我们现在的人文教育在“大石块”上有所缺失,有所偏颇,那您认为这些压箱底 的“大石块”是什么?孙双金:我认为人文教育除了国家指定的语文教科书之外,还有三块大石块。第一块大石块是国家经典。中国文化是儒释道三家文化,其中尤以儒家文

7、化为主流、 主脉。什么是经典?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经典,就是历史留传下来的具有权威性,典 范性的著作。 ”第二块大石块是诗歌经典(我把诗歌作为韵文单独列出)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诗性文 化,中国教育的核心是诗教。孔子对孔鲤的教育是:“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过去在中国民间,孩子伊呀学话,首先要背诵琅琅上口的五言绝句。第三大块石块是儿童文学经典。如果说国学经典,诗歌经典更多地面向历史的话,那 么儿童文学经典就是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儿童。记者:您的“12 岁以前的语文”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挑选适合孩子的东西?孙双金:我们筛选的原则是:经典性,为大家所公认,所推崇,历久不衰;可接受

8、性, 考虑孩子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选择孩子们“跳一跳够得着的作品”;教育性,所选作品 文质兼美,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情趣性,考虑孩子的阅读心理,多选择一些孩子 们感兴趣的作品。例如诗歌怎么筛选,我个人认为应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诗歌为辅。一二年级 可以历代著名绝句为主,约 80 首左右;三四年级可以唐诗为主,约 80 首左右;五六年级 可以诗经 、 古诗 19 首 、 楚辞 、 宋词节选为主,大约 80 首左右。现代中外诗歌 可以名家短篇为主,精选冰心、泰戈尔、普希金等名家适合小学生诵背的名篇约 60 篇,这 样小学阶段古诗加现代诗约 300 首。真正达到古人所讲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9、,不会作诗也会 吟”、 “读诗使人灵秀”、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境界。通过诗教涵养我们民族的气质,培养有高 贵气质的一代新人。传统仍然是我们人文教育的主轴记者:五四以来,我们许多人好像对中国传统经典比较敏感,认为里面有很多糟粕,您的“12 岁以前的语文”让孩子背诵大量的传统经典,会不会被戴上崇古的帽子?孙双金:的确,五四运动高举“民主”、 “科学”两面大旗,开启了中国现代文明之门,功 不可没。但当历史的车轮走过一个世纪,我们今天再冷静审视,发视它对传统文化全盘否 定显然是失之偏颇的。其实,即使是五四文化运动的健将,哪一个不是在传统文化中浸润 成长的呢?当下,中国正走在中华文化复兴之路上。中国是

10、文明古国,有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当 你研究世界文明史后会发现,其它几个古文明皆已消亡之后,中华文明却在今天焕发出勃 勃生机。你能说中国传统文化糟粕大于精华吗?其实当下许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甚少,却盲目武断地全盘否定。你只有走近传统文化,研究传统文化之后,才能客观地、 实事求是地评价它。1988 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齐聚巴黎,会上发表了一个巴黎宣 言 ,其中有一段话,大意是:为了让全世界人在 21 世纪过得更加幸福,需要到东方 2500 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难道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推崇孔子的时候,我们妄自 菲薄,抱着民族传统文化虚无主义的态度,是有智慧的表现吗?对传统文化我们

11、应有充足 的自信!当然,我们的“12 岁以前的语文”也绝不仅仅是传统文化,它是一种开放的姿态,吸纳 了古今中外一切有利于儿童阅读的经典,国学经典仅是其中之一罢了。记者:您比较强调背诵的作用,但很多人好像对背诵比较反感?孙双金:毛泽东同志说过:“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夫不可。 ”毛泽 东是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伟大的诗人,他认为学好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 这里的苦功夫是什么呢?我认为其中之一就是背诵。背诵也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传统。朱自清先生就多次在文章中谈到背诵的重要性:“中国 人学诗向来注重背诵。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不但能领略 声调的好处,并

12、且能熟悉诗的用字、句法、章法。诗是精粹的语言,有它独特表现方式。 学习这些方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背诵便是这种综合的方法。 ”中国的国学大师、文学大师是怎么产生的呢?可以这样表述:无一例外他们都在童年 时期背诵了大量的经典诗文。茅盾背过红楼梦 、鲁迅从小背下纲鉴 ;辜鸣铭背下 37 部莎士比亚作品、杨振宁熟背孟子过去的成功经验难道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没有启 示吗?我认为从小背诵经典是学习语言的必经之路。记者:您的实验会不会是一种冒险?孙双金:绝对不是冒险,我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充分的准备。首先,我们先期在 全校试验了两年,得到广大老师和家长的大力支持,孩子们也非常喜欢,两年的实验证明 效果明显。其次,全国一些有识之士也有些大胆的尝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例如山东韩 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实验,广东陈琴老师的“素读”实验,安徽薛瑞萍老师的“日有所诵” 实验,都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