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510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复习策略[北师大](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2009 年安庆 市 初中历史 教研会近年来,我省历史学科中考越来越注重考查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与当今社会热点联系紧密,加之历史学科中考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还有安徽史) 、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特别是在最后冲刺阶段,既要注重历史基知识的掌握,更应注意历史知识的整体、系统把握,注意能力的训练。但不论历史中考怎么考,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复习与应考要讲究方法、策略。至于中国历史复习,由于内容多、线索多、热点多,历来是中考备考的重头戏。2009 年考纲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对少数知识点作了删补和调整。删除的是“秦统一的意义” 、 “北魏孝文帝

2、改革” 、 “鉴真东渡” 、 “郑和下西洋”、 “中古文学成就” (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以及“张謇兴办的实业” 、 “京师大学堂的创办、科举制的废除”和“改革开放对人们生活方式产生的影响” ;增加的是“识记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和“识记西周分封制” ;调整的是“秦兼并六国” ,作为识记要求。在新课标成为制定考纲依据的四年来,安徽历史中考非常青睐在中国历史部分命题。一、从过去中考考查的主干内容及分值分布,谈中国史复习策略中国历史复习备考策略安庆外国语学校 徐洪其- 2 -表表 1:重大考点分布表:重大考点分布表年份重大考点 2008 年中日关系 新中国的发展历程 08 奥运(火炬传递) 科技革命

3、2007 年中非关系 对外开放 大国崛起与中华民族复兴08 奥运(会徽与文字)2006 年共和国外交 西藏问题 三农问题 科技革命2005 年抗战胜利六十周年(中日关系)近代北京 万隆会议表表 2:中国史分值分布表:中国史分值分布表年份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合计百分比2008 年10 分30 分40 分57%2007 年9 分31 分40 分57%2006 年8 分33 分41 分58%2005 年8 分35 分43 分61%从上面两份统计表中,我们发现中国历史重在考查教学重点与社会热点紧密联系的内容(即通常所说的重点加热点即为考点) ,而且分值比例较高、较稳定。因此我们在最后五周的复习中,有

4、必要回过头来,依据考纲,结合热点及班情实际,对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作个梳理与整合,强化专题复习意识。如以纪念中美建交三十周年为切入点,回顾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的阶段性特征,关注七十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程以及目前中美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基本共识。- 3 -二、结合考纲,回归课本,构建主干知识体系,落实考点谈备考中国古代史在每年中考中大多以单选、组合列举题和辨析改错题的面目出现,倾向于考查经济、思想和文化。在最后专题汇总中,可以小专题的形式带领学生复习。1、古代政治(1)国家的统一和分裂三大分裂时期和三大统一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元明清时期),强调秦、隋、元三朝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5、(西晋短暂统一不提了) 。分析得出:统一是主流,是大势所趋,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维护统一也是民心所向, 考纲要求列举清朝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所采取的措施。(2)中央集权制的演变战国萌芽韩非子提出“法治”和加强中央集权的主张秦朝确立皇帝总揽全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评价秦始皇)西汉巩固汉武帝的大一统(“推恩令” 、 “监察制度” 、 “独尊儒术” ) , (评价汉武帝)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元朝发展开创行省制度明清加强至颠峰大杀功臣、废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设立廷杖制度、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清朝雍正时设军机处达到顶峰(考纲要求列

6、举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4 -(3)改革与治世(盛世)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忽必烈改制;“贞观之治” (唐太宗) 、 “开元盛世” (唐玄宗) 、 “康乾盛世” (康雍乾)考纲要求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2、古代经济(表 3)考 点农 业水稻和粟的培植;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春秋芍陂;战国都江堰;隋朝大运河;唐朝曲辕犁和筒车;北宋引入占城稻手工业商周青铜器;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侯纸” ;唐朝唐三彩;北宋景德镇成为瓷都商 业秦朝圆形方孔钱;西汉开通“丝绸之路” ;唐都长安;北宋“交子” ;两宋汴京、临安;宋元海外贸易兴盛;明清北京、南京另需关注东晋南朝时,由于人口南迁

7、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的开发。3、古代民族关系(表 4)朝代考 点西汉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西域都护,开始管辖今天新疆唐朝唐太宗受到北方各族拥护,尊为“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吐蕃,奠定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此时唐番是两个政权的关系)元朝民族融合形成回族清朝西藏(册封制度、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 5 -新疆(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注意:(近代史上)晚清左宗棠收复新疆,设新疆行省台湾(1683 年统一台湾,1684 年设府,促进了高山族发展)关于对外交往,我们一般把它和近代被迫开放和现代主动开放作分析、比较。表表 5: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中国历史上的对外交往两次主动开放、闭关锁

8、国和被迫开放比较时间表现历史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汉朝造纸术的外传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 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进程。遣唐使对日本的生产、生活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引发大化改新 唐朝 玄奘西行第一个系统地将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 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了中国,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 交流。对 外 开 放南宋指南针传入 欧洲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明清抗击外来侵略(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改革开放以来1980 年,我国在 深圳、珠海、汕 头、厦门设立经 济特区,作为对 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引外资和先进技术,有力

9、推动了我国改革 开放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6 -闭 关 锁 国清朝严格限制 对外贸易虽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 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 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闭关自守最 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 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被 迫 开 放近代百年屈辱,沦为两半社会邓小平(语):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 学习人家先进科学技术。5、古代科技和文化(表 6)类 别考 点医学东汉神医华佗(“麻沸散” ,五禽戏)“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

10、疗学基础)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东方医学巨典”建筑都江堰(四川) ;长城;隋朝大运河,赵州桥(隋朝李春)北京故宫(大一统气派)四大发明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印刷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术) ;火药(唐初发明,唐末用于军事) ;指南针(北宋罗盘针用于航海,南宋传欧)思想“百家争鸣” (儒、道、法)结合和谐思想复习,宗教(佛教传入,道教兴起)- 7 -文化西汉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中国近代史自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止于 1949 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11、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前后110 年) 。这部分内容在各种题型中均会出现,复习中仍然要抓住两条主线,围绕“侵略和反抗” 、 “近代化的探索”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30 年”将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在旧民主主义革命的 80 年,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次次的侵华战争,把中国一步步的变为两半社会,面对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和激烈竞争,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经过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虽然我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每一次运动都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重大推动作用,都在历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中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三个阶段(学习西

12、方的科学技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四个重要事件都很重要,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多有涉及,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表表 7:中国近代屈辱史:中国近代屈辱史战争签订的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影响- 8 -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 (中 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 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说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 土完整遭到破环,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南京 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 平等条约)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 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

13、市、重庆、苏州、 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 商口岸开设工厂等。大大加深了中国的民 族危机及半殖民化程 度。八国联军侵华 战争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各国赔偿白银 4。5 亿两, 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分 39 年还 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划定北 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 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 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 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 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 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 沿线要地。清政府完成成为西方 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表表 8: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关注特点及启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14、(关注特点及启示)三个阶段名称及口号领导阶级历史作用(运用)学习 西方 科学 技术洋务运动 (自强、求富)洋务派(恭亲王奕、曾国 藩、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 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 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 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 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 代化的进程。 学习 西方 政治 制度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在近代起到思想启蒙作用学习 西方 政治 制度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革命派(孙中山)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 浪潮中崩溃,中国两千多 年的封建帝制终于结束 。 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日益深 入人心。 学习 西方新文化运动 (民主和科

15、学)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 适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广大青 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 9 -思想 文化使人们冲破封建思想的牢 笼,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 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 场思想解放的风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30 年,分为三个时期落实考点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9191937 年)(1)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第一次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共一大的召开,宣告中共成立。(2)国民革命的洪流(19241927 年)国共两党为了反帝反封建,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识记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3)国共两党十年对峙(即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193

16、7 年)强调南昌起义(第一枪) ,南昌成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识记中共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的时局的关键,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抗日战争(19371945 年)3、解放战争(19451949 年)争取和平民主时期重庆谈判(中共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全面内战时期(19461949 年) ,识记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挺进大别山(涉皖) ;列举辽沈、淮海(涉皖) 、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涉皖;南京解放 60 周年) ,说明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10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也称共和国史)。今年是共和国六十华诞,复习时以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为切入点,专题汇总共和国历史上各个领域(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科技和文体)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探究原因谈启示。复习时从四个时期(过渡时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年;“文革”时期;改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