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235071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灰系统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人员配置及机具配备 四、作业工艺及流程五、作业程序及方法六、检验质量标准七、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八、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九、环境保护措施十、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十一、附页1 1、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焊接篇 DL5007-969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锅炉机组篇DL/T5047-9596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924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966佳发电厂安装网络进度计划7施工图总说明及卷册目录 C01018除灰设备清册 C01029除尘器下除灰设备及管道安装图 C020110除渣管道布置及安装

2、C020311锅炉房内供水管道布置及安装 C020412除灰系统及布置C030113除灰渣系统及布置C030214除灰设备布置及安装C030315气力输送管道布置及安装C030416输送气源管道布置及安装C030517水力输送管道布置及安装C030618气化风设备管道布置及安装C030719供水管道布置及安装C030820灰沟布置及镶板安装C030921仪用压缩空气 C1001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2.1 工程概况2.2 施工计划 除灰系统安装工程计划总工期约为 3 个月,竣工时间为 2014 年 3 月 31 日。三、人员配置及机具配备三、人员配置及机具配备 3.1 人员配备钳工 10 人

3、 焊工 5 人起重工 4 人 现场施工负责:1 人架子工 4 人 项目经理 1 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1 人 质检员 1 人安全员 1 人 施工员 1 人电 工 2 人3.2 机具配备1:大型机具a、25t 汽车吊 一台b、10t 平板车 一辆2:小型机具a、冲击钻 1 台b、角向磨光机 3 台c、电焊机 3 台d、撬棍 20120 3 根e、割、焊炬 3 把f、榔头 2.5P 3 把g、螺旋千斤顶 10t 2 只h、10t 手拉葫芦 2 台i、5t 手拉葫芦 2 台j、2t 手拉葫芦 2 台3:计量工具a、卷尺 3.0m 6 把b、盘尺 20m 1 把c、角尺 3 把d、钢直尺 1m 3 把四、

4、作业工艺及流程四、作业工艺及流程熟悉图纸、方案,接受技术交底设备、材料清点领用(检查、尺寸复测)设备检查设备安装(电除尘器灰斗气化系统设备等安装)各系统管路安装气密性试验检查、验收移交五、作业程序及方法五、作业程序及方法5.1:审图5.1.1、班组技术人员认真作好交底记录,完成交底程序。5.1.2、施工组长认真审阅施工图,然后再对加工件备料放样,如有疑问,询问技术人员,不得盲目施工。5.1.3、认真审阅除灰系统的施工图,各主要技术参数必须掌握。5.1.4、复查土建基础标高、中心线,检查埋件是否已清理干净,检查现场是否已具备安装条件。5.2、检查、清点设备及材料5.2.1、检查设备及配套附件的完

5、好情况;5.2.2、清点厂家提供的数量是否正确,包括设备附件和耐磨管道及管件的数量;5.2.3、如设备及管道质量不合格或有明显缺陷,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且做好记录及设备缺陷通知单; 5.3: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工作程序:土建基础复测、检查 设备临抛 找正、找平验收 试转 移交 5.4.1 仓泵安装仓泵安装前仔细核对型号,分清其类型,安装到位后做好仓泵的成品保护等防护措施。 仓泵安装应保证进出口管子中心线为同一标高。 5.4.2 除尘器灰斗气化风机设备安装除尘器灰斗气化风机设备包括 2 台空气加热器。设备就位前,核查基础尺寸,清理地脚螺栓孔,基础表面进行凿毛,设备就位找正安装。5.5:除灰系统管道及管

6、件安装除灰系统管道包括:压缩空气管道、气力输送管道、水力输送管道、气化风管道。5.5.1 作业程序:清点领用地面组装临抛管子阀门安装对口焊接支吊架安装气压试验管路吹扫。5.5.2 作业方法:5.5.2.1、清点领用管子及管件在领至现场后,应进行外观检查,并按设计要求核对其规格。小管件领到现场按材质、规格分别放置料架上并封口。领用阀门时,核对型号、规格,同时该阀门必须进行水压试验,填写水压表格,做好标记,试验合格后及时领用。支吊架为定货件,根部、大于 1 寸的 U 型抱箍为自己制作件,领用时核对编号、型号、规格,分类放置。5.5.2.2、管道现场组合安装管道布置参见各系统流程图及安装图,严格按照

7、施工图施工。管子组合后,查看内部是否清洁。下料坡口形式为单“V”型角度 37.52.5,钝边 1.60.8,间隙 2.5-3.5(注意输灰管不留对口间隙) 。管子两个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宜小于管子外径,且不小于 150mm,焊缝位置距离弯管的弯曲起点不得小于管子外径或不小于 100mm。去除距管道坡口 20mm 内的油漆、垢、锈等杂质,至显示金属光泽。对口、点焊之后,焊接之前复测管子位置尺寸,如有偏差及时调整。注意与两个设备间的管路适当考虑余量。管子对口注意事项1、管子与设备的连接应在设备安装定位,紧好地脚螺栓后自然地进行,且在对接前检查管子及设备内部是否清洁无杂物,对口连接时必须严防把东西掉入

8、接口内。2、当部分设备不具备对接条件时,必须留有至少二根管段,用以对接时适当调整。3、管道安装宜从上至下安装,确需从下至上的,当安装垂直管时,上管段封口拆卸及打磨坡口前,必须将下管段的封口封好,以免杂物掉进下管段。4、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管口。5.5.2.4、阀门、法兰及支吊架安装:阀门安装前应经水压试验合格,按设计要求核对型号,并按图纸介质流向确定其安装方向。阀门安装前清理干净,保持关闭状态,搬运和安装阀门时,不得以手轮作为起吊点,且不得随意转动手轮。所有阀门连接自然,不得强力对接或承受外加重力负荷,法兰周围紧力应均匀,以防止由于附加应力而损坏阀门。阀门安装手轮不宜朝下,各阀门布置

9、应便于操作及检修。法兰安装应先对法兰密封面及密封垫片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缺陷。法兰连接时应保持法兰间的平行,偏差不应大于法兰外径的 1.5/1000,且不大于 2mm,不得用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法兰连接除特殊情况外,应使用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紧固螺栓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度。管道安装完毕应检查所有法兰连接,确认对接正常,无错位,无螺栓松动。支吊架安装与管子安装同步进行,支吊架安装位置应严格按图纸要求施工,避免影响受力情况。根部型钢与土建梁柱预埋件焊接时,其焊缝长度、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条应符合规定,不得虚焊。固定在平台或楼板上的吊架根部,当其防碍通行时,其顶部应低于抹

10、面高度。用膨胀螺栓固定支吊架的生根时,膨胀螺栓的打入必须达到规定的深度值,且应避开混凝土内的。钢筋支吊架根部加强筋板(三角板等)应按设计要求焊接,不得擅自取消或遗漏。支吊架根部为自己现场制作件,开孔必须用机械开孔,不得用割刀开孔。支吊架管部抱箍和吊板位置应避开管道对接焊缝 50mm 以上。抱箍应和管道抱合良好,垂直管道抱箍上的挡块均应与抱箍接触紧密,受力均匀。与管道焊接的管部零部件,其材料应与管道材料相同或相容,焊接应符合要求。吊架连接时,吊杆上的锁紧螺母必须与主承载螺母相互并紧;花兰螺栓处应留有足够的螺杆长度,以便于调整(但两根连接拉杆不允许顶死) 。各连接件安装完毕后,在保证管段坐标位置和

11、坡度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下,调整花兰螺栓(或螺纹接头)使所有吊杆均匀受力, (以手摇吊杆绷紧程度判断)双吊杆吊架的两侧吊杆应均衡受力。5.5.2.5、管道安装注意事项:现场布置的管道安装需按技术员的布置施工,管子做到工艺美观,阀门便于操作,遇到管子相碰,须经工程部门确认后才能改动管子。管道水平段的坡度方向与坡度应符合图纸设计要求,若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管道的坡度方向,应以便于疏、放水和排放空气为原则。管子接口应避开疏放水的开孔位置,距开孔边缘不应小于 50mm,且不应小于孔径。疏放水等小管路的开孔应注意开孔方向,开孔完毕后用角磨打磨所开孔,去除内外壁表面毛刺。输灰管道直线度:在管道连接时,其中心线

12、偏差不得超 1 毫米。输灰管道法兰连接侧平面与管道要齐平,只在单侧进行焊接。管道弯头:管道弯头内径应与管道内径相同。管道安装结束按设计要求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 1.25 倍。根据设计要求,管道在和法兰片连接焊口的坡度约为 35,同时还应做到管道内壁到坡口底部的距离为 2mm,管道与管道对口不允许有间隙。仪用空气为不锈钢管。管子安装尽量在地面进行第一道防锈漆,管子安装每天工作结束后及时封口。小口径管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 支管下料必须使用切割机进行切割。放气阀门安装方向正确,统一布置,便于操作。管道支架需开孔的,必须采用机械钻孔,当无法使用机械时,使用气割所割制的孔必须小于孔径,

13、然后再用电磨予以扩大,并打磨光滑。小管道支吊架间距可参照下表规定:管子外径(mm)建议最大间距(m)251.11.5321.31.6381.41.8451.62.0571.82.5六、检验质量标准六、检验质量标准验收以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评定标准为准,如验标及规范无要求的项目则以图纸要求为准。七、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七、质量保证及控制措施7.1、信誉至上,质量第一是企业的宗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要从质量上求生存、求发展。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优良。具体要求:单位工程一次检查合格率达 100%,优良率达100%以上。为实现上述施工质量目标,项目部在施工中将采取以下措施:7.1.1、质量管理措施:

14、投入精干的质量管理人员和先进的机械设备及严密的检测手段,科学管理。切实开展全面质量活动(TQC 活动) ,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方法,用工作质量保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保证整个工程质量。7.1.2、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领导是关键,群众是基础,制度是手段,技术是保证。队伍进场后,将实行分项分工专项质量意识教育,有的放矢,做到人人明白,个个清楚质量要求标准,成立以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为核心的 TQC 领导小组,建立严格的质量责任制,并与经济挂钩,加强对工程质量的全面管理和领导。7.1.3、建立质量检查机构,制度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控制度,确定班组自检为基础,专检骨干自检、互检和专业检查相结合的质量“三检”制度和工前试验,工中检查,工后检试的试验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技术监控机构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的作用,每道工序完成转入下一步工序之前,必须经有关部门人验收,确保各工序质量合格。7.1.4、编制工序作业细则,搞好试验工作,对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和规范要求施工。在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检测工作以检查施工工艺、技术参数、设备配套、人员配置是否符合施工要求。7.2、建立材料检验体系,确保原材料质量7.2.1、所有使用的备品备件、原材料都必须有出厂合格证。7.2.2、坚持先试验后使用,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