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园林教学设计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4968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墨园林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墨园林教学设计(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课题水墨园林 作者作者王倩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小学部类型类型造型表现课时课时1 课时教学背景分析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所呈现的学习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观赏、回忆、叙述与绘制,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对“园林”的印象通过水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本课例举了我国水墨大师的优秀作品供学生欣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习兴趣与创作热情。通过本课教学和老师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和园林的构成特点,更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人

2、民的美好情感。从小学高年级水墨画学习的要领看,本课的选材、立意应当归结到“艺术提炼” 。 “艺术提炼”是本课知识与技能目标中重要的一项。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水墨画大师李可染的两幅谐趣园进行欣赏、比较、分析,引导学生了解“写实”与“写意”的区别,懂得“学会取舍”“去粗取精”是必要的艺术加工和艺术提炼。教师通过简练的用笔勾勒以及墨色晕染示范水墨园林的表现技巧,并带领学生大胆进行尝试,鼓励学生运用简练的笔墨,凝炼地表达自己内心对我国古典园林意蕴之美的感受。教师组织学生欣赏古今画家的水墨园林作品,师生间、生生间展开教学互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艺术提炼”的魅力所在。除名家作品外,教材还选取了三幅儿童水墨

3、园林作品供学生欣赏借鉴。儿童的作品大胆、直率、充满墨趣,既反映出园林的一般特征又有儿童对园林美景的情感表达,亭阁、长廊、山石、花木等一一呈现,也都不同程度地运用了提炼手法简约、单纯、充满童真。学生情况:学生情况: 学生在之前学习、了解、接触过水墨画工具,由于水、墨、色的调和应用能够使画面产生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因此,学生们对水墨画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另外,园林也是学生们在学习之余随家人常去游览之地,他们对园林的特点有所了解,但是对我国南、北方园林的不同之处却知之甚少,需要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欣赏视频和图片加以启发和引导。教学方式、手段:教学方式、手段: 新课标提倡教师的启发引导,提倡让学生自主学习

4、、合作学习、充分地讨论和探究,提倡知识的综合性。本课拟采用情境教学法、分层探究法、组织讨论法、互动交流法、综合演示法、2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法。开展师生间、组员间、同伴间互助学习,共同完成教学任务。1. 关注该课的生成性及其研究内容和方向。2. 就教与学的重点、难点和易出现的问题及困难提出科学智慧的解决之道,并概述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3. 关注教学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结合教学内容,提示在该课何时巧妙运用各种手段(如“抛包袱”“提问”“设疑”“抢答”“辩论”等等)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激发学生有价值、有意义、有效率的思维活动。4. 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某些方式方法的提示。合理而适度地体现自

5、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关注美术学科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的培养尺度以及在课中“量”“时”“度”的把握。5. 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要的示范时机、示范内容和示范要求,注意教师示范的良性生成。教师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范作、示范用具、学生作业、宣纸及作画工具、学生作业展板等。学生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宣纸、毛笔、墨汁等常用工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组织欣赏视频及园林图片,带领学生观察、思考,探寻古典园林之美,引导学生欣赏古今大师作品,并从大师的作品中汲取取景与构图知识,了解水墨画的“写实”与“写意”方法,学习“取舍”与“提炼”技

6、巧,学会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以及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引导观察法、互动交流法,交互评价法开展教学活动。组织学生欣赏古今艺术大师的水墨园林作品,感受艺术创作的魅力。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间讨论交流、共同学习,引导学生学会用水墨表现的方式绘制水墨园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造园特点,学会艺术赏析园林之美。通过对古今艺术大师水墨园林作品的欣赏,使学生增强对艺术家的崇敬和对祖国园林艺术的热爱之情。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对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特点的认识以及园内建筑、桥

7、梁、连廊、花木、山石等景观特征的了解,学习并掌握提炼加工所要表现的园林景物的画面构图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合理恰当的运用水墨表现技巧,将水墨的浓、淡、干、湿和用笔的点、线、皴、擦通过创作构思、组景构图等进行有效组织,使画面呈现近、中、远布局方式,做到取舍有度,虚实自由。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课前准备:教师布置学生预习,准备作画工具,明确学习目标与任务、预知学习过程。一、激趣导入一、激趣导入 教师宣布上课,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呀,我们一起来学习第 8 课“水墨园林” 。板书课题: 第 8 课 水墨园林。二、展开新授二、展开新授1. 师生交谈:同学们,请问你游览过家乡美丽的园林吗?请说一说家乡的

8、园林带给你的感受,谈一谈对家乡园林的印象。生发言:家乡的园林有亭台楼阁、小桥流水、花草树木、回廊花窗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说得真好!家乡的园林有着水榭楼台、九曲回廊,繁花似锦、生机盎然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休闲畅游之所,给我们带来驻足游览之地。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引起学生对家乡园林景物的回顾,用语言描述自己心目中对家乡园林的深切感受,为进一步学习埋下伏笔。2. 组织欣赏:我国南北方的园林甚多,而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有南方代表与北方代表之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畅游园林,感受园林美景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吧。生欣赏园林美景图片,并发表感受。 (略)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

9、“漫步赏园林、驻足品园林、俯首观园林、回眸望园林”引导学生感受园林的“景观美、动静美、倒影美、意境美” 。师生共同领略大自然与民间能工巧匠精心布局打造的园林之美。3. 教师提问:刚刚欣赏了美丽的园林图片,接下来,要考考大家,你知道南方园林的代表,4江苏苏州的四大名园分别是哪些吗?生回答。 (略)师归纳:这四大名园呀,就是狮子林、留园、沧浪亭、拙政园。4. 组织观赏:下面,我们先一同前往苏州,去游览著名的南方园林的代表之一“拙政园” ,去找找南方园林的美景,去发现古典园林的秀美;之后我们再去首都北京的颐和园,感受一下北方园林的美,寻找北方园林的特点。师播放视频:古老秀美的南方园林代表苏州名园之“

10、拙政园” ,以及北方园林代表北京的古典园林“颐和园”生欣赏并得出结论:南方园林的特点精巧、秀美;北方园林的特点大气、壮观。师评价小结:嗯,同学们对我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特点找得非常准确。园林里真是别有洞天,粉墙隔开了街市的杂喧。亭台楼阁,游廊画轩,花木繁茂,池鱼戏莲。叠石成山,气象万千,展开了一幅迷人的水墨画卷。5欣赏大师画作:同学们看,这是水墨画大师李可染大师的颐和园对景写生图,这幅画作的选景地点和我们刚刚欣赏到的图片刚好吻合。不过呀,仔细观察,这幅画在取景上有些取舍哦!李可染大师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古典园林的美的发现融入到了笔墨之中,画出了内心的向往和期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园林美景早已经

11、是古今水墨画家非常喜爱表现的主题。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观赏视频和图片,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南北方园林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启发学生经过对比,发现南方园林的精巧与秀美、北方园林的大气与壮观的特点;通过欣赏李可染大师的颐和园图卷,激起学生们对大师的崇敬之心,为后面继续欣赏大师的作品留下伏笔。6. 品鉴古代大师画作:同学们,我们一起走近古代大师王翚园林作品,来欣赏大师园林题材的水墨作品,仔细观察作品中景物的布局,找寻大师表现古典园林的绘画方法。组织讨论赏析:小组讨论,请仔细观察,画家在画面上画了哪些景物?分别是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可以从“画面组织、整体布局、运用技法”等方面来回答。生回答。 (略)

12、师评价并小结:从画面内容组织上看,有亭台建筑、陆地水面、山石桥梁、树木花草、人物动物;从绘画方法上看,运用了比较写实的技法,通过点、染、皴、擦表现出建筑的造型、山野园林的幽静57. 教师局部示范提示:我们要学习古代画家的取景方法,学会构图,在表现亭台建筑、山石桥梁时,要注意用笔的点、线、皴、擦等。教师归纳方法:整体布局,对近、中、远景运用组合构图法;巧妙地运用技法,注意水墨的浓、淡、干、湿;注意用笔的点、线、皴、擦;注意用色的温暖、柔和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品鉴古代大师画作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技能目标中的技法学习,教师的示范为学生的独立创作增添信心。8组织赏析:同学们,现在我们再一起欣赏现代大师李可

13、染大师的园林作品谐趣园(一)和谐趣园(二) 两幅画。通过欣赏,请你找出两者在表现技法上有哪些异同?生讨论并回答。 (略)师评价并归纳:大家看得非常认真和仔细,发现了这两幅画虽然都是画“谐趣园” ,但是在表现技法上却有所不同, 谐趣园 (一)是“对景写生”图,近处的亭台回廊以及树木假山石都刻画得十分细致,即使远处的树木也描绘出了形与色;而谐趣园 (二)只将建筑物进行了粗旷的墨色勾勒,山石、树木及远山却运用了“墨色晕染”的方式来表现,给人一种朦胧、湿润的感觉。由此可以概括这两幅谐趣园的艺术特点:谐趣园” (一) 是对景写生,以写实画法为主;而谐趣园” (二) 是重新创作,进一步提炼加工,去粗取精,

14、将园林美景充分展现。两幅画所运用的绘画方法不同,都充分地表达出了大师对园林和对艺术表现的追求和热爱。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组织欣赏李可染大师的两幅谐趣园 ,发现在表现技法上的异同,使学生学会不同的表现对象的方法并敢于大胆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激起学生向热爱自然、追求艺术的美好情感。9. 继续欣赏:同学们,李可染大师还画了谐趣园(三) 和谐趣园(四) ,你们看,大师对照一个园林景观,画出了多幅图画,这说明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我们要跟大师学习什么呢?生回答:说明大师非常热爱园林美景,热爱大自然,刻苦钻研绘画本领,用不同的方法画了一次又一次。我们要学习大师刻苦钻研的精神。师评价并归纳:说得非常好

15、!我们要学习大师热爱大自然,热爱艺术的精神。同学们,大师们的作品充分利用水墨的浓、淡、干、湿,用笔的点、线、皴、擦,画出了园林景物的丰富和美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10教师局部示范并提示:树景的提炼加工方法、水面的处理方法、水墨的浓淡干湿表现6方法、色彩的运用方法等。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一方面以李可染大师的多幅谐趣园图感染学生,激发起学生对大师的爱戴和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几幅图的对比,发现表现水墨园林的方法可以多样。最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取舍”、学会“去粗取精”。教师的局部示范重点是指导学生在用笔、用墨、用水、用色等方面应如何进行以及介绍作画工具的使用方法。三、三、 走

16、进美术馆走进美术馆1. 组织欣赏: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前往美术馆参观,那里有现代画家周京新等画家的水墨园林作品,我们再去欣赏一番吧!生欣赏。 (略)2. 组织欣赏:哦,对了,还有小朋友画的水墨园林作品,我们也来看一看,他们的作品大胆,表现出了小朋友对园林和大自然的热爱。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走进美术馆,欣赏现代画家的水墨园林作品,给学生以启迪。赏析,着重要对画面构图布局、表现方法与技巧等进行讨论,指出水墨表现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儿童作品中的大胆、直率以及充满墨趣的表现方式也能够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使学生理解同伴创作时内心的情感表达以及在组景表现时不同程度地运用到的提炼手法:既简约、单纯又质朴、童真。3. 师提问:你打算如何组织画面?运用什么技法来表现水墨园林呢?师生互动交流。 (略)师评价: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就要来动手尝试,创作一幅“美丽的园林” 。师提出作业要求。四、布置作业四、布置作业课堂练习:用学到的组景技巧、取舍方法、表现技法画一幅水墨园林创作画。作业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