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3496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教案:西方的先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考点考点 2 东西方的先哲东西方的先哲 标纲一体解读标纲一体解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考纲要求考纲要求分析解读分析解读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孔子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主张。2、认识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地位和影响。简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生平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亚里士多德1、了解亚里士多德的主要事迹,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2、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考点全面解析考点全面解析 考点详解考点详解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一)孔子的生平1、自学

2、礼乐:苦研诗 、 书 、 礼 、 乐 ,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2、创立私学:30 岁收徒讲学3、从政失败:50 岁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结果失败。4、周游列国: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5、献身教育:68 岁回到鲁国,整理编订六经 ,专门从事教育。(二)主要主张1、政治主张:(1)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被孔子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主张“仁者爱人” 、 “克己复礼为仁” ,以德治国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对百姓的关心与爱护,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2) “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

3、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3) “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礼”结合在一起。主张“过犹不及” 、 “和而不同” ,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恰到好处2、教育主张和实践(1)主张: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 ,而是要培养成“君子” 。教导学生“政事”和治国2的本领,主张“学而优则仕”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2)实践:兴办私学整理编撰“六经”:诗 、 书 、 礼 、 乐 、 春秋 ,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

4、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基本教材。(二)地位和影响(1)对中国:开创儒学,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其中五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对亚洲:儒家思想成为亚洲许多国家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3)对欧洲:欧洲启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启发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二、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生平事迹(1)17 岁在雅典阿卡德米学园学习,师从柏拉图,对柏拉图的思想既有继承又有突破(2)公元前 343 年,亚里士多德成为马其顿王子亚历山大之师。为师期间,利用

5、优越条件,继续研究各类科学,学术思想进一步发展。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3)亚历山大征服希腊后,亚里士多德回到雅典创办吕克昂学园,被称“逍遥学派” 。2、思想主张(1)哲学:继承又突破了柏拉图思想。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是人类认识的来源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在形而上学中,提出哲学所必须研究和解决的十三个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一直是后来西方哲学争论的中心(2)生物学:对五百多种不同的动物进行分类(3)物理学:指出具体事务是形式和质料组成的(4)逻辑学:提出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5)教育:创办“吕克昂”学园,著书讲学(6)伦理学:提出“中庸之道”3、贡献(1) 、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

6、体系,留下了丰富的遗产(2) 、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对后世影响深远(3) 、他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激励着后人积极进取、探求新知 重点难点突破重点难点突破3在中西方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在中西方文化史上,孔子和柏拉图是东西方的文化巨人。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孔子和柏拉图思想的异同拉图思想的异同(1)相同点时代背景:都处于天下大乱的时代,面临相同的问题 根本目的: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重视统治者的作用,并且都最终倒向“人治”(2)不同点孔子强调统治者要有道德,柏拉图强调统治者要学哲学 经典例题解析经典例题解析1 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

7、料一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汉城揭牌 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歌尔摩成立材料二 孔子与人的对话如诗篇一样,语言简洁、明快、生动,内蕴丰厚,有很多的话就是人生格言。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对语言的锤炼,是与他对人的修养要求分不开的。 孔子,他以诗、礼、乐等形式,以与弟子之间展开对话的形式来追寻人之为人的美。孔子认为完美的人是有仁爱之心的能“爱人”的人。他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向往天人合一的和平的艺术的人生。请回答:(1)根据材料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怎样?(2)概述孔子的基本思想主张。(3)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今天建立社

8、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借鉴意义? 【参考答案】(1)孔子作为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所以被奉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尊敬。4(2)政治:核心思想是“仁”(仁爱),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倡导“群体意识”,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哲学:“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人性:“性善论”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3)孔子思想包含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具现实意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身也。 ”重义轻利,倡导人与

9、人之间的和谐,这些思想仍是我们今天需要弘扬的。2 2、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 在阿卡德米学院里,亚里士多德经常跟他的老师柏拉图争论,有时候,会把老师问得答不上来。亚里士多德的所有著述都像是同柏拉图对话,但师徒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尽相同。例如,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理念,它是世界的本原;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每一个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柏拉图认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请回答:(1)据上述材料,柏拉图

10、与亚里士多德在讨论一个什么哲学问题?各持怎样的观点,并指出他们观点的哲学派别? (2)你怎样看待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的态度? 【参考答案】(1)讨论物质与意识(精神)的关系;柏拉图认为在具体事物之外存在着理念(精神),它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唯物主义。(2)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非常敬仰,但在科学上决不盲从,把真理看得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知能拓展训练知能拓展训练1 1、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谈及孔子思想时叹言道:“欧洲的王族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

11、神的与物质的世界。 ”材料二:1981 年,法国前总统密特朗参观曲阜孔庙,在大成殿门前龙拄下席地而坐,似有所思。著名诗人公刘为照片命名倾听三千年的回声,后改名为倾听龙的心声。材料三:1988 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5存下去,必须回顾 2540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请回答:在你看来,伏尔泰为什么会对孔子的学说如此感叹,并称之为“新的精神”世界?从材料二中公刘先生为密特朗照片的命名,谈谈你对其用意的理解和感悟。全世界的科学巨匠为什么会发出“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顾 2540 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呼吁?【参考答案】孔子主张

12、“仁者爱人”,提倡“为政以德”,对于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的政治理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更与他所鼓吹的开明专制思想有很大的一致性。从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通过了解孔子,进而让世界了解中国,弘扬中华文化;孔子学说不仅在中国影响深渊,而且泽被周边,远播世界;传达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好合作、平等交往的愿望等角度,加以诠释或联想。联系孔子所倡导 “仁”的观念、 “中恕”之道、重德教化等人文关怀思想;结合在文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与弊端,如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等问题,说明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发展需要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需要道德约束和教育等。2 2、阅读下列

13、材料:、阅读下列材料: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中国为什么会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连续不断的文明?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的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 ”所以,要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不能不了解儒家文化。材料一:据论语记载,孔子说:“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为仁。 ”他还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孔子还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民)有耻且格。 ”材料二: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转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

14、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说:康有为认为, “欲救中国,不可不因中国人之历史习惯而利导之。又以为中国人公德缺乏,团体散涣,将不可以立于大地,欲于而统一之,非择一举国人所同戴而诚服者,则不足以结合其感情,而光大其本性,于是乎以孔教复原为第一著手。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6概括说明“孔孟之道”的核心内容,并依据材料一说明孔子的政治思想。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截然相反,概括说明他们在文化

15、政策上的相同之处。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在倡导社会改革时,康有为对“孔教”的态度如何?简要说明对儒家思想应持的正确态度。【参考答案】核心内容是“仁”,以爱人之心协调社会与人际关系。政治思想:要使天下安定,以“德”和“礼”来治理国家。相同之处: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影响:使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并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体。康有为的态度:维新派把儒家思想和西方的政治学说结合起来,宣传维新变法。正确态度:儒家思想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宝贵遗产,要对它进行科学的深入研究,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3、在人类历史中

16、,薪火相传的过程构成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历程,其中青少年应当成为文明主要的继承者和创造者。最近某中学历史教研组拟举办“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主题展览,邀请学生参与展览的筹备与宣传。请结合下列在展览会上摘选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展览一:公元前六世纪公元前五世纪中西文明的对照:下表是展览中对体现当时中西文明重要成果的人物的介绍,请参考已填充的文字,完成空白部分。人名项目中国孔子古希腊苏格拉底时代特征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铁农具、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百家争鸣7思想观点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评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的精神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孔子被尊称为圣人展览二:19 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存在对西学的争论:甲:认为中国是文明古国,周围国家是蛮夷禽兽之国,文化落后,因此,只能是以夏变夷,从来没有听说过“以夷变夏”。乙:认为中国擅长的走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