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23022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社交礼仪试题简答题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交礼仪学习辅导 3简述我国古代礼仪的两重性。我国古代礼仪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它提出了礼仪的一些基本原则,制定了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并且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这些都是可以为现代礼仪所借鉴的。另一方面,它并不尊重人,而重在维护封建统治制度。这些糟粕,自然必须为现代礼仪所否定。现代礼仪与我国古代礼仪主要存在哪些差异。从总体上讲,现代礼仪与我国古代礼仪主要存在三点差异。一、二者基础不同。古代礼仪是以封建等级制度为基础的,现代礼仪虽承认身份差异,但更强调以人为本、人格平等,并且以尊重人作为自己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二、二者的目标不同。古代礼仪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目的,而现代礼仪则重在追求人际交往

2、的和谐与顺利三、二者的范围不同。古代礼仪所讲究的是“礼不下庶人” ,因而与平民百姓无关,而现代礼仪则适用于任何交际活动的参与者。应当说:与古代礼仪相比,现代礼仪更关心的是人际交往的成功,因此其核心内容就是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像古代礼仪那样以自我约束为主。现代社交礼仪有哪些主要社会功能?(1)塑造形象。现代社交礼仪不仅能帮助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也能帮助树立优秀的组织形象。(2)沟通信息。社交礼仪行为是信息性很强的行为,人们通过礼仪行为在获得信息的同时,也在传递信息。(3)联络感情。表达和联络感情是社交礼仪的重要目的,礼仪行为必须以感情为基础,最终达到感情相通、相融。(4)增进友谊。社交礼仪

3、在个人社交圈中能为个人交往架设友谊的桥梁,在组织的交往中能为彼此之间互相了解、增进友谊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简述在交谈中遵循的双向共感原则。这一原则具有两重含义。一、双向。它要求人们在交谈中要注意双向交流,并且在可能的前提下,要尽量使交谈围绕交谈对象进行,无论如何都不能妄自尊大、忽略对方的存在。二、共感。它要求在交谈中谈论的中心内容应使彼此各方都感兴趣,并能够愉快地接受,积极地参与。绝对不能只顾自己,而不看对方的反应。人际交往中礼貌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遵守公德;(2)真诚守信;(3)谦虚随和;(4)理解宽容;(5)互尊互助;(6)平等适度。何谓“电话形象”?指的是人们在使用电话时的种种表

4、现,能使通话对象如见其人,给对方以及其他在场之人留下完整的、深刻的印象。由使用电话时的语言、态度、表情、时间感等几部分组成。请解释正装的“三色原则” 。要求正装色彩以少为佳,最好将其控制在三种色彩之内,以保持庄重。一般应为单色、深色,并且无图案,最标准的套装色彩是蓝、灰、黑、棕。握手的时候应如何决定伸出手的先后次序?“尊者决定” ,尊者先伸手。请简要说明得体的行姿有哪些要求。上体正直,头端目平,手臂摆动,走直线等。接递名片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双手进行,正面朝向他人,接过后过目,语言辅助。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礼貌修养?(1)加强道德修养;(2)学习礼貌、礼节、礼仪知识;(3)提高文化素养;(4)

5、积极参加社交活动;(5)从小事做起。日常交往中礼貌修养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仪容焕发,服饰得体;(2)举止文雅,仪态端庄;(3)遵时守信;(4)尊重老人、妇女。什么是礼貌语言?礼貌用语的特点是什么?礼貌语言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能简洁、明快地畅通信息传播,取得最佳的心理效应,引起满意的反馈,形成良好的交际情感氛围的规范的有声语言形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1)言辞的礼貌性;(2)措辞的修饰性;(3)语言的规范性;(4)使用的灵活性。怎样善于倾听?每个人都希望把自己“心中的千言万语”一吐为快,但无论你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富有才气的演讲家,也不要忘记他人。在交谈中,一个人滔滔 不绝,说个没完,这是不好

6、的,应该给别人说话的机会。善于聆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诀,据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在成年人用于交流思想的时间里,高达 45%的时间用于听。可见,听对思想交流是多么重要。但光听别人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应该思考你听到的东西,也就是积极地去听,这样你一下子就能得到两样好处吸取别人的新思想和新信息,同时理所当然地获得对方的好感。握手是交际场合最自然而常见的一种礼节,请谈谈握手的有关礼节。第一,适当的握手应时间短暂,有些人习惯性地握着别人的手不放,甚至猛摇,实在令人无所适从。第二,握手应有适当力度,过轻或过重均非适宜。太轻表示冷淡或傲慢,太重会使人感到疼痛。第三,握手时要精神集中,注视对方,微笑致意,

7、千万不要一面握手,一面斜视他处,握手时左顾右盼是最不礼貌的。第四,握手时,男士以脱去手套为原则,手套不易脱去或不便脱去,须申明原因,请求原谅。女士虽可戴手套握手,但遇地位高的人,仍应先脱去手套。第五,多人同时握手注意不要交叉,可待别人握完再握。到朋友家中,可只与主人及熟识的人握手,向其他人点头示意即可。在和异性交往的过程中,个人的礼貌修养体现在哪些方面?(1)举止得体,不出现失礼和无礼的言行。(2)时间和场合得当,为双方都乐意接受。(3)交往默契、和谐,了解、尊重对方的情趣、爱好和禁忌。(4)尊重女士,对女士恭谦礼让。交际障碍中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哪些?(1),性格的因素,如过于内向等;(2),情

8、绪方面的因素,如痛苦、愤怒、抑郁、恐惧等;(3),认识方面的因素,如语言表达等。简要说明公关礼仪和谐适度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谐适度的原则是要求作用礼仪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恰当处理;要做到把握分寸,认真得体,不卑不亢,热情大方,有理、有利、有节;必须注意技巧,合乎规范,避免过犹而不及。从礼仪的角度谈谈日常人际交往的方法和艺术。(1)从思想上重视人际关系;(2)关心自己周围的人;(3)时刻牢记别人对自己的恩典;(4)求人帮忙时,要选好时机;(5)当别人求助时,要热情对待;(6)注重信誉;(7)保持距离;(8)选好朋友;(9)求大同存小异,取长补短;(10)把握好初次相识。社

9、交禁忌有哪些?(1)忌开玩笑过度; (2)忌随便发怒;(3)忌恶语伤人;( 4)忌飞短流长; (5)忌言而无信;(6)忌忘恩负义。怎样才能改善(或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1)保留意见;(2)认识自己;(3)决不夸张;(4)适应环境;(5)取长补短;(6)言简意赅;(7)决不自高自大;(8)决不抱怨;(9)不要说谎、失信;(10)目光远大。做客为什么要讲究有约在先?有约在先,是做客礼仪之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它的基本含义是:拜访他人,一般均应提前有所约定。不提倡随意进行顺访,尤其是对待一般关系的交往对象不宜充当不邀而至、打乱对方计划的不速之客。从某种意义上讲,做客需要有约在先,这样做既体现了个人教养

10、,更是对主人的尊重,对此,绝对不可省略。简述有关座位安排的餐桌礼仪。举行宴会,座位的安排是一个牵涉到餐桌礼仪的大问题。对男宾,排座次考虑的因素有二:一是地位高低,二是年龄大小。对于妇女,过去按年龄分,现在区分的标准是,先分清没有个人地位的妇女和因其职业可以给予优先地位的妇女。对于前者,根据她们的丈夫的礼宾次序来决定座次;对于后者,可根据她们个人的地位来安排。女主人凭此安排座位卡。客人除了要知道自己当天所扮演的角色外,也要了解男、女主人在餐桌上的位置,男、女主宾的位置,以及其他男女陪客的位置,然后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入座,才不致失礼。简述在餐饮礼仪中,应当掌握的餐饮礼仪的两条基本原则。餐饮礼仪的第

11、一条基本原则,叫做“六 M 原则” 。 这一原则的主要含义,指的就是在安排或者参与餐饮活动时,必须优先对费用、会见、菜单、举止、音乐、环境六个方面的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并应力求使自己在这些方面的所作所为符合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第二条基本原则,叫做“餐饮适量原则” 。它的主要含义则是,在餐饮活动中,不论活动的规模、参与的人数、用餐的档次,还是餐饮的具体数量,都要量力而行。在中餐礼仪中,以圆桌安排宴请时如何确定桌次的尊卑次序?排列圆桌的尊卑次序,大致有两种情况:第一,由两桌组成的小型宴请。此种情况又分为两种情形,一为两桌横排,一为两桌竖排。当两桌横排时,以右为上,以左为下。这里的左右由面对正门的位

12、置来确定。当两桌竖排时,以远为上,以近为下,这里的远近是以距离正门的远近而言的。第二,由三桌或三桌以上的桌数组成的宴请时,除了要注意以右为尊,以远为上,面门定位的原则外,还应兼顾各桌与距离主桌的远近,通常,距离主桌越近,桌次越高;距离主桌越远,则桌次越底。请结合实例分析礼仪的功能。当前,礼仪之所以被提倡,之所以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主要是因为它具有许多重重要的功能,既有助于个人,又有助于社会。礼仪的功能之一,在于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在人际交往中,礼仪往往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准绳。它不仅反映着一个人的交际技巧与应变能力,而且还反映着一个人的气质风度、阅历见识、道德情操、精神风貌。因此

13、,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说礼仪即教养,而有道德才能高尚,有教养才能文明。这也就是说,通过一个人对礼仪运用的程度,可以察知其教养的高低、文明的程度和道德的水准。由此可见,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有助于提高个人的修养,有助于“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真正提高个人的文明程度。礼仪的功能之二,在于它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个人形象,是一个人仪容、表情、举止、服饰、谈吐、教养的集合,而礼仪在上述诸方面都有自己详尽的规范。因此学习礼仪,运用礼仪,无疑将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更规范地设计个人形象、维护个人形象,更好地、更充分地展示个人的良好教养与优雅的风度,这种礼仪美化自身的功能,人和人都难以否定。当个人重视

14、了美化自身,大家个个以礼待人时,人际关系将会更和睦,生活将变得更加温馨,这时,美化自身便会发展为美化生活。这也是礼仪的运用所发挥的作用。礼仪的功能之三,在于它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 古人认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这句话,讲的其实就是交际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同其他人打交道,就不能不讲究礼仪。运用礼仪,除了可以使个人在交际活动中充满自信、胸有成竹、处变不惊之外,其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帮助人们规范彼此的交际活动,更好地向交往对象表达自己的尊重、敬佩、友好与善意,增进大家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信任,假如人皆如此,长此以往,必将促进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帮助人们更

15、好地取得交际成功,进而造就和谐、完美的人际关系,取得事业的成功。礼仪的功能之四,在于它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一般而言,人们的教养反映其素质,而素质又体现于细节。细节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反映个人教养的礼仪,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的礼仪水准如何,往往反映着这个人、这个单位、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整体素质,整体教养。古人曾经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 ,将礼仪列为立国的精神要素之本。而在日常交往之中,诚如英国大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言:“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的一切成就都会被人看成骄傲、字符、无用和愚蠢。 ”荀子也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

16、无礼则不宁。 ”反过来说,遵守礼仪,应用礼仪,将有助于净化社会的空气,提升个人乃至全社会的精神文明方面的品味。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这些内容与礼仪完全吻合。因此,完全可以说,提倡礼仪的学习、运用,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殊途同归、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这种社会主义的礼治,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简述我国古代礼仪的两重性。结合实际,回答如何学习礼仪。学习礼仪,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应当在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和学习重点这三个方面多加注意,而不可敷衍应付,只走过场。对一般人来讲,学习礼仪主要有三大途径:其一,进行理论学习。利用图书资料、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教学函授,系统的、全面地学习礼仪。其二,向全社会实践学习。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同时也是学习礼仪最好的教师。交往的成功,往往有赖于必要的经验。交际实践作为学习礼仪的一个具体过程,不仅可以使人加深对它的了解,强化对它的印象,而且还会检验其作用,并且据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