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的漆器文化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23021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国的漆器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楚国的漆器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楚国的漆器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楚国的漆器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楚国的漆器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国的漆器文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买椟还珠”新解-楚国的漆器文化邵学海(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我们对楚人有一个重表面的印象,对郑人有一个轻实质的看法,那是来自成语“买椟还珠”的影响。故事说:有一楚人到郑国去出售珍珠,售前,他用名贵的楠木做了一匣子,并用香料熏烤,再用光闪闪的珍珠镶嵌,用漂亮的玫瑰宝石装饰,继而衬托在五光十色的翡翠羽毛上。宝珠盛在瑰丽的匣子里,既有夺目的看相,又有宜人的味道,真可谓美不胜收。不料郑国人看中了匣子,故买了匣子,还给楚人宝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讥讽这位楚人说:“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意思是说:这个楚人善于卖盒子,却不善于做珠宝的交易啊。如果稍加推敲,便可发现这则故事对盒子外观

2、的描述不够全面,因为珍珠和宝石不可能直接镶嵌、装饰在木质面上,而须一媒介使之固定。根据当时的材料和技术能力,这一粘合剂只能是生漆,而且盒子的整体髹饰,可能属于类似后来的“衬色鈿嵌”或“描漆错鈿”工艺。年湖北荆门包山楚墓出土一件髹漆彩绘的凤鸟双连杯,其鸟首、腹、翼均有嵌银装饰,根据墓主楚国“第一副总理”之身份,凤鸟双连杯在当时恐怕属于高档商品。可以想象,楚人刻意制作的,以漆色髹饰并镶嵌了红色宝石的楠木盒子,衬之于翡翠羽毛上,该是如何美仑美奂。假如这个推断没有问题,那么楚人所制之“椟”,从功用的角度,今天称“漆盒”;从工艺的角度,今天统称“木胎漆器”;若按考古学分类,则归之为“漆木器”。韩非子外储

3、说左上借“买椟还珠”及“秦伯嫁女”的故事,批评“今世之谈士”,往往“以文害用”不实在,不实际,还很花哨。用今天的话说,即重了包装,轻了内容。多年中我们都用这一成语讽刺本末倒置的人,这位楚人就成了搞形式主义的老祖宗。但是,为什么韩非子独独把漆盒髹饰与楚人挂上钩,而不是与齐人、晋人、吴人、越人相联系呢?这个成语用例应该有一深厚的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在这个背景上发掘一点楚人正面的东西,譬如楚国漆器工艺成就,或者南方楚人审美情趣以及价值观念的某些信息等等。中国漆器制造业可以追溯到距今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一件朱漆碗,是已知中国使用自然生漆的最早例子,续后良渚文化发现漆器;商代墓葬里也发现漆棺彩绘,但

4、棺木已朽,漆皮完好,可见漆的化学稳定性是惊人的。距今千年以来,中国古代漆器的发现不绝如缕,但从未形成高潮,直至战国大为改观。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说:这个时期产量之多,品种之备,制作之精,分布之广,都远远超过前代,成为中国漆器发展的第一个繁盛期。他根据出土文物还说:楚国是战国时期幅员最大的国家,战国漆器大多出自楚墓,故而漆器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之,中国漆器第一个繁盛期,是由楚国漆器所构成的。我们曾经说,欲全面了解中国先秦文化,则不能忽视楚文化;欲全面了解中国青铜时代,则不能忽视楚国青铜器。我们还应该说:欲了解中国漆器的发展,则必须了解楚国的漆器。这是历史事实留给今天的结论。这里所说的漆,又

5、称大漆,因产自中国,又称国漆。具体地讲,漆液由漆树所分泌,收获漆液叫“割漆”,即在漆树上割一豁口,让漆液流入预先置放的容器中。漆树生长以及漆器髹饰,适宜在年平均气温上下,年平均降雨量毫米左右的地区。相对于中原列国,楚地湿热,雨量充沛,无疑是漆树生长与漆器生产的理想之地。楚国漆器能够开创中国漆器的新气象,首先是拥有这个最基本的条件。楚国漆器出土数量很多,说明漆器在楚国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战国时,漆器的使用已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构成“漆器文化”。如日常生活所用的奁(古代妇女梳妆所用镜匣)、盒、几、床、衣箱等;饮食中的杯、盘、豆、俎(音组。古代祭祀承放祭品的几案,或者为割肉用的砧板)、

6、勺等;武器类的盾、甲胄等;乐器中的琴、鼓、瑟等。出土的楚国漆器中,饮食用具占了很大比例,如耳杯、盒、盘、勺等。有学者认为,楚人之所以在生活中大量使用漆制品,是因为他们对天然漆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有深刻的认识。譬如,将漆器比之于陶器,陶器制作简单,成本低,但易碎,且粗糙;将漆器比之于铜器,铜器高贵典雅,但成本高,且结构复杂不易清洗,时间长了还要生锈。漆器兼有陶器和铜器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两者的缺点。一是漆膜具有耐腐蚀性,亦不会污染食物;二是轻巧,不似陶器和铜器笨重,使用方便;三是装饰精美,斑斓的文饰悦目、悦意、悦心。古代漆器不论实用器,或者丧葬的冥器,都属于古代的艺术品。楚国漆器的造型和纹饰,反映

7、了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民族的文化心理及审美风尚。具有典型楚文化特点的漆器,是虎座飞鸟一种可能用于丧葬,或者生时用于室内陈设的摆件,和镇墓兽一种可能完全用于丧葬的某种灵物的象征。虎座飞鸟由凤鸟、猛虎、鹿角上下构成,由于凤鸟昂首嘶鸣,和斜插在鸟背上一对鹿角之视觉意象,令人产生升腾的欲念。镇墓兽的造型也以四向伸展的鹿角为基本形态,其意恐怕也是指向上苍的。据学问家研究,虎座飞鸟类似后世道教中,用以搭载仙人升天的“蹻”,一种可以搭载灵魂遨游天际的灵物。曾侯乙墓所出的铜铸鹿角立鹤,与文献记载的引魂升天的飞廉形象一致,与漆器虎座飞鸟的形态也大体一致,出土时它矗立在主棺的小门旁。小门是方便灵魂出入的,鹿角立鹤的作

8、用,很大可能相当于今天的“私家车”,待墓主有兴致时,便要驾鹤,“抟扶摇而上九万里”。远古时,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崇拜物,生息在东亚大陆的不同民族经过十几个世纪的融合,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不同民族的灵物经过整合,至春秋战国时,构成中华民族以龙、凤、鹿、虎为主体的吉祥物,楚国的虎座飞鸟就是其中一种组合形式。虎、凤、鹿除了吉祥、长生的意义,还体现了楚人对“蹻”上天入地之速度的要求。后世道教中,蹻分“龙蹻”、“虎蹻”、“鹿蹻”等,其中“龙蹻”最迅捷,“虎蹻”次之,“鹿蹻”再次之。按道教的观念,仙界也有等级的划分,身份高的乘“龙蹻”,身份次的御“虎蹻”。而虎座飞鸟三合一则更胜一筹单个虎的“排量”可能是,而

9、虎、凤、鹿同构的“排量”,可能达到。到上帝哪儿取得旨意,或者到昆仑仙境的西王母哪儿求得芝草与醴泉,的“排量”不是要快得多吗?楚国漆器文化的主要特点,是保存了丰富的原始文化精神,虎座飞鸟的色彩要淡薄一些,它的构成要素,为我们提供了解释其意义的路径。但镇墓兽的原始思维色彩则浓重得多,这个神秘谲诡的雕刻作品,拉起了厚厚的面纱,拒绝提供哪怕粗略的线索,给我们的只是一个神秘的无可言传的意味。所以考古学家对它的定名五花八门,有说“山神”、“辟邪”、“土伯”、“战神”或“兵主”,也有说是引魂升天的龙、灵魂的看守者,冥府守护者和灵魂的化身等等,至今没有取得共识。镇墓兽出现的时间比虎座飞鸟要早,春秋末年就有了,

10、分布的区域也大,今鄂、豫、湘三省楚墓都有出土。无疑,楚人虎座飞鸟、镇墓兽的使用时间之早迟,流行地域之广狭,对我们认识东周时期,中国南方宗教观念的演变有重要意义。浓郁的原始色彩在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一件辟邪上有鲜明的表现,它体现了楚人审美意识的初原形态。由于辟邪为树根雕成,据说今天中国根雕协会就以此为会徽了。辟邪乍出土,尚无人识其功用,故暂拟其名。今有学者认为,辟邪实际是古代的凭几,即古人坐时靠腰、扶手的家具,近年湖北枣阳九连墩楚墓发掘,又出有一件凭几与马山的相似,可以证明,所谓辟邪很可能是一件实用器,而不是一件纯艺术品,只不过楚人把它深度艺术化了。马山辟邪用一根委蛇纠曲的树根雕成,主根的一端

11、雕成虎头,头上昂,嘴微张而露齿。另一端雕成蛇尾,蛇尾卷曲。虎头蛇尾合为一体分外奇妙,而且四根分支作为足部,本有兽类游走、扑腾之状,却被雕刻家雕成了竹节。动物与植物合于一体,恐怕还不多见。四根竹节上又分别镂刻了蜿蜒的蛇、鸣叫的蝉、噬雀的蜥蜴等等,这就更奇妙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事物,却被和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所造成的感觉难以言表,你说它是什么?它什么都不是。你说它不是什么?它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又什么都是,大概就是道家所谓“浑全至一”的大道吧。楚国漆器工艺,较之古代有很大进展,如镶嵌、脱胎技术在此时出现,而雕刻技艺呈现出更加成熟精湛的面貌,这应该与铁工具的出现有关。年出土于江陵望山楚墓的木

12、雕座屏,是楚国漆器雕刻艺术中的荦荦大者。楚人超拔的才智与精湛的技能,在这件漆木雕刻上得到充分的展现。木雕座屏通高、横长厘米,由一扁平的底座和长方形的框架构成,它大概是纯粹的艺术品了。木雕座屏体积很小,但是雕刻家用透雕、圆雕、浮雕相结合的综合工艺,刻出凤、鸟、鹿、蛙、蛇等个生动活泼的动物。有凤只,鸾只,凤鸾分布在屏面主要的位置上,两两相对。鹿只两两相对,小蛇条,也是用透雕的手法制成。屏面上共有动物只(头、条),都是通过厮咬,争斗而相互联系起来。这些动物用整木雕成,每一局部都是单个可爱的圆雕作品,合拢来则是一组生机盎然的童话世界。横长的屏面以对称而富于形式感的格局,将这些动物相互重叠交错,屏面玲珑

13、剔透,气氛热烈,情绪奔放。屏座两端着地,中间悬空,艺术创意与屏面呼应。其底部和周边满布浮雕的蟒蛇,计有条,蟒蛇盘绕蠕动之态,极其逼真。屏座上另有两只立雕青蛙,被蜿蜒而上的蟒蛇咬住。木雕座屏通身髹黑漆,用朱红、灰绿、金、银等彩色描绘纹饰。楚人的雕刻作品并非都有宗教的意义,除了虎座飞鸟、镇墓兽等冥器具有象征性,有些作品,或是他们对原始时期人兽共处之情境的追忆和缅怀,或是对动物世界真切的记述。虽然屏面似乎反复描绘了激烈的争斗,但丝毫没有震撼人心的血腥气,倒像一个打逗嬉闹的乐园。这些动物或追逐,或喙咬,或虬结,或奔驰,洋溢着欢快的情绪。楚人身上原始的情感没有褪尽,初民的思维往往影响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所

14、以他们才具有人类童年的情怀,创造出人类童年的心像,年后的今天,他们的作品给了我们无尽的遐想,和犹如面对儿童般温馨的情感。倘若把文心雕龙赞屈原离骚的“惊采绝艳”,用来评价楚国漆器的装饰,是非常适合的。楚国漆器纹饰色彩斑斓,构成多样,线条婉转曲折,大多为吉祥的灵物或纹饰,总不离登仙与长寿的意义。还有些漆器纹饰中,穿插有主题性的绘画,有的甚至十分完整,揭示了中国绘画在战国时期的一个重要转折。楚地杜衡、芝兰劲长,辛夷、芙蓉怒,缤纷的自然陶冶了楚人花俏的情怀,而官能的品味,就像喜好辛辣的山椒一样够味。加之楚地巫风炽盛,好淫祀,荒远之世的情感,在他们身上没有褪尽,人类童年的心像在他们的诗歌和漆器艺术上必有发挥。鲁迅说南方文化是有特色的“固有文化”,那么,“固有文化”是根藤,楚辞之章句与百工之巧技就是藤上的两个瓜,一个“瓜”美人香草,一个“瓜”穷绘极镂,都是惊采绝艳的。可见,由于“固有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之影响,“买椟还珠”中的楚人当然也有“铺锦列绣,雕缋满眼”的审美追求一种类似“艺术家”的追求。但是,既然“艺术家”去做珠宝生意,哪能不讲究“包装”呢?只是过头了点而已。而韩非子论人短,弃人长,也忒哪个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